查看原文
其他

雷鼎鳴:回歸25週年,香港住房土地發展檢討 |中環一筆

雷鼎鳴 獨家 2022-07-19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回歸25年以來,樓價一直是左右香港政治經濟生態的一個重要指標。香港的住宅樓宇又貴又細,已是不爭的事實。根據Demographia的數據,2021年第三季度,一個位處中位價錢的住宅單位,價格等於一個有中位數收入人士23.3年的總收入。若論住宅的大小,港人居住的人均樓面面積是16平方米,比起內地城市人均面積的40平方米,是小得太多了。


圖:香港商報


高樓價會造成社會各種矛盾,不易解決。高樓價也非今天才有。1997年第三季香港剛回歸時,樓價也是高於天上,從那時到去年第三季,樓價還增加了90%。幸好香港收入中位數也上升了100%。如此說來,今天樓價與收入的比例,或是所謂的樓宇負擔指數,還不至於比1997年惡劣,為何高樓價依然是民怨的重要來源?


圖:作者提供


這是因為97年的起高樓宇負擔指數只維持了幾個月。從那年第三季的頂峰開始,收入無甚變化,但到了2003年的第二季,樓價指數竟共跌掉65%。不少人陷於負資產陷阱中,樓宇變得頗為可負擔,再無多少人埋怨樓價昂貴。不過,從那時起,樓價上升的速度便快於收入上升的速度,甚至到了2008年金融海嘯之時,樓價也只短暫下降半年,接著又沖天而起。大約從10年前開始,樓宇再普遍地被認為難以負擔。這次時間比較長,不是幾個月,而是10年以上,甚至連黑暴與疫情也無法把樓價遏制住,積累起來的民怨能量也難以化解。


特區政府也不是沒有試圖抑制樓價,但大多是從管控需求著手,並非對症下藥,作用有限,有時還會有反效果。舉個例子:為了壓縮需求,特區政府把1000萬元以上樓宇的借貸率限制在50%以下,700萬至1,000萬的,則在40%以下。換言之,買1,000萬的,要拿得出500萬首期才有資格買;700萬的,則要付得起280萬才可入市。金管局這樣要求,據說除了使到多些買家在樓市望門興歎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怕樓市一旦崩盤,若沒有足夠高的首期,業主或會放棄償還按揭,乾脆讓銀行沒收物業成為銀主盤,這樣便會衝擊到銀行的穩健性;但殊不知這卻鞏固了地產商的市場壟斷力。



地產商聰明,眼見買家無法付出高額首期,便自己提供信貸,借出的錢可達樓價九成。這樣一來,若要買樓,便只能向地產商買一手新樓,否則在銀行借不到足夠的信貸,入不了市。在過去,香港樓市交易一手市場只佔總交易量一兩成,其他的八九成都是買賣二手樓的。如此一來,地產商控制市場的力量十分有限,訂價一高,買家便轉向二手市場的小業主買樓。但金管局對信貸額的設限改變了這局面,二手市場萎縮,小業主與地產商的競爭能力削弱,地產商便有底氣抬價,樓價升勢得以持續。

圖:香港01


真正能夠有力抑制樓價的方法是大量增加土地供應,市場的競爭力量自會導引出樓宇供應量上升這一效果。香港從前有填海及發展新市鎮,曾建立過土地儲備,政府不斷有地可賣,董建華推出8萬5政策時,找尋土地並無現在捉襟見肘的困境。但今天土地儲備幾乎消耗殆盡,尋尋覓覓,找到的地也冷冷清清,大家都知道,中短期內樓宇的供應有限,樓價自然跌不下來。所以要解決樓價高企問題,不斷建立土地儲備十分重要。為何土地儲備會被消耗掉?


現位於置地廣場的填海前海岸線紀念碑

主要原因是香港的填海造地在2004年以後幾乎完全停頓。在1984年,香港歷年積累到的填海造地面積總共是3,170公頃,中環、灣仔的主要舊街道都是那以前便填出來的。從1984至2005年間,又多填了3,600公頃。但2005後,卻只填了約200公頃,其中115公頃還是無人居住的港珠澳大橋的人工島。這些填海所得土地,容納著27%的香港人口與70%的商業活動,但從上述數字上看來,近10多年的填海步伐劇跌,過去的儲備自然會消耗掉,減少填海的主因恐怕是維港不能及不應填海後,特區政府在別的地方填海也變得畏首畏尾,況且10多年前政府的主導房屋政策思維是減少而不是增加建屋,所以對填海不會太積極主動。


夜晚的將軍澳 圖:佳能香港


失去了土地儲備後,特區政府公共決策的一些缺陷便顯露了出來。據「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報告,在1990年以前開展的計劃新市鎮項目從首次提出到第一批人口遷入,平均只需7.5年。例如將軍澳新市鎮,1982年開始規劃,1988年便有人遷入,東涌1989年開始規劃,1997年開始有屋入夥。不過,在1990年以後所開始的規劃,速度卻急劇下降,若進展「順利」,也只能希望平均17年才可初步完成,古洞北、洪水橋、元朗南、明日大嶼、新界北等一早已順利展開規劃及工程,但有些項目還是要等10年才可入夥。實際上,發展時間可能遠超17年,例如洪水橋的「初步規劃」其實早在1990年開始,但蹉跎歲月了21年才開始真正進入程序,2024年或許有人可遷入,但到項目完全完成,估計要到2038年,整個項目用時共48年!


洪水橋新發展區環保運輸研究三方案 圖:官網

假如有龐大的土地儲備在手,速度就算慢如蝸牛也無甚問題,可先使用土地儲備建樓。但沒有儲備的話,整個社會便都要焦急等待。等待什麼?大部分時間其實不在工程的進行,而在走公民參與與咨詢、環評、法律等程序。有程序不是壞事,但架床疊屋的程序有時與官僚主義往往不易分得清,漫長的程序也對最後定案有貢獻,但浪費了這麼多時間或企盼可以買得起房子,都不必要地要經歷漫漫長夜的等待。

圖:橙新聞


據「團結香港基金」對大型發展項目一般流程所作出的統計,項目需走過的流程及監管,起碼要經過14個政府部門,怪不得要這麼多時間。在殖民地沒有民主的年代,很多程序根本不存在,否則新市鎮怎能這麼快便發展起來?但香港引入形式主義的民主後,延誤戰機的官僚主義反而應運而生。李家超似乎主張政策要重視結果,不是程序。我也相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便是好貓。為了重建土地儲備,壓抑樓價,從而化解深層次社會矛盾,新一屆政府實有責任檢視香港公務員的心態,他們需要把注意力從程序轉到解決問題之上,「一國兩制」才能行穩致遠。


本文作者:雷鼎鳴


(作者是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一九九一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助香港算算賬》等十三本作品。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1997-2022:回歸25週年

「獨家」評論

(更多精彩內容,您可點擊下文鏈接)

01

何漢權

回歸25週年,香港兩文三語政策所為何由?

02

陳祖光

從法治權威到服務型公務員,香港警察25年的變與不變

03

顧敏康

回歸25週年:香港法律環境之變與不變

04

阮紀宏

錯綜複雜的香港身份認同只是曇花一現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首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