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夜經濟我們在談論什麼 |看家
為什麼説到夜經濟我從女生視角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酒吧、夜總會和所有帶有聲色犬馬,甚至旺角黑夜風格,又刺激又香艷,甚至游走在法律邊緣的人與事。
那是不是政府其實也正是希望為「夜經濟」正名,也許這是帶有很强女生視角的觀感,但大衆並不這麼認為。
如果說這種觀感是女性視角,那是否想出夜經濟也是一種男性主導的社會所產生的思維決策,剛才提到的一些消費和娛樂好像大部分是為了男性服務,以男性為主導的產業。
我明白可能部分女生有這樣的觀感,從深圳、東莞等地上世紀發展至今的娛樂產業,泰國等地遠近聞名甚至近期越南興起,某種意義上確實也有貢獻不可小覷的GDP,但是這不是香港的定位,也沒必要和東南亞城市的夜經濟有重複性。
所以香港夜經濟給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什麼?
前面你提到的「服務」,這個概念是我個人認同的,就是夜經濟在我看來,是經驗大於貨品, 比如去酒吧不是為了購買啤酒,而是更多為了那一刻喝啤酒的環境、氛圍給個人帶來的體驗,比如去卡拉OK唱歌也是消費獲得愉快的經驗,而非購買商品。這一點是很明顯區別於日間的消費行爲模式,也能夠解釋為何大家在討論當前環境下,如果大家購物/消費意欲降低,所謂「消費降級」的情況下,為何夜經濟可以成為另外一個思路。
説起消費降級確實我很久沒有下班後去逛Z啊H啊那些服裝實體店了,一方面確實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習慣,想買什麼就到電商,另一方面確實以前一季度買10件衣服的,可能現在一季度可以1-2件衣服甚至完全不買衣服。
你說的快消服裝這些可能男生不太瞭解,香港男生偏愛的手錶、玩具、波鞋、模型這些還是能夠支撐實體店和實物采購的,但這些和平民化的攤位銷售又不在一個消費圈層。所以夜經濟如果繼續是擺攤賣貨的模式,我覺得不太能夠帶來很興旺的場景,購買力的兩極化夜經濟這邊我個人感覺政府這次是下沉的,而對普通市民而言大家現在不太希望買貨品堆在家裏了,而是更嚮往補回因爲疫情而失去的體驗, 比如大家愛説的「報復性出游」。
之前看到新聞說那些攤位4顆燒賣20塊,真的覺得沒什麼人會買吧,不能打著夜經濟的名義就賣貴這麼多。
所以把單純的商品變成沉浸式體驗是關鍵,附加值是看不到的東西,也可以說就是大家之前討論的「賣情懷」。
我記得之前有一個夜間體驗旅行團收費帶人走舊街區講都市傳説還有靈異故事什麼的,好像很多人報名,這算是買賣體驗的成功案例吧。我個人其實挺喜歡前些年提出的地攤經濟,有人間煙火氣的感覺,也能幫到小微企業主,但是比如賣燒賣也不容易,要食環等等各種審批,成本變相就會變高。
對,最近也看到一些KOL拍的一些影片,是到香港一些俗稱「死場」(人流不旺的商場)尋寶或者走訪其沒落的原因,我是覺得救這些「死場」也可以和夜經濟結合在一起,比如我記得像小時候游園會的撈金魚,釣蝦,一些帶有懷舊的活動體驗其實可以補足單純賣貨的單一性,以購買體驗的消費讓人群在那一片攤位停留的時間延長,也可以再帶動購買其他商品的可能性。
比如最近某樂園被顧客投訴丟金幣引發的新聞,其實我一直不太明白怎麼去樂園丟金幣這種活動也有人願意花幾千塊,但剛這麼説起來,確實大家希望花錢買「快樂」,而更少希望花錢買「實物」了。
之前有人提過的夜間旅行團我覺得不是不可以做,帶人夜間到山上看夜景,到海邊露營,組織夜間馬拉松,包括之前在某街市舉辦啤酒節這種,都是些能夠給游客和本地居民帶來開心體驗的策劃。夜經濟在我看來是一個很好玩的籃子,有很多内容可以裝進去,也可以為很多不同行業,也就是B端,帶來收益,同時也為C端帶來愉快經驗體驗的好事。而且我覺得這件事很香港,就是你在歐美大多數城市,可能唯一的晚上活動就是餐聚和CLUBBING,泰國紅燈區、日本歌舞伎町就是傳統你最開始提到的情色產業相關的印象,但香港我希望未來有更多可能性,能夠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到來,更多本地居民下班后有收穫快樂的機會。
(圖片来源於網絡)
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喜迎杭州亞運開幕,説説那些香港和亞運的故事 |看家
新學年的縮班 「颱風」 | 看家
日本民間反核人士的吶喊 |看家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