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社会

是誰把荒漠變仙境? |中環一筆

屈穎妍 獨家 2024年10月30日 10:42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今日新疆地靈人傑、物產豐富,除了本身擁有的天然資源,更重要是有一代人默默犧牲與奉獻,他們的名字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兵團成員本是鎮守邊疆的17萬解放軍及家眷,1954年國家一聲令下,他們立即卸下武裝,拿起鋤頭、捋起衣袖,在最惡劣環境,成為最艱苦的農民和工人,把新疆從無到有建設成今日的碩果纍纍。

這支隊伍最特殊處,是他們不拿軍餉,不穿軍裝,而且,永不換防。


一個名叫付華的小兵,卸下軍服後就地當上兵團民兵,在邊界哨站放牧。他天天在哨所升國旗,每日帶著羊群在邊境巡邏,這戍邊工作,一幹就是41年,由小兵做到老兵。

另一位兵團戰士叫朱靈杰,他的任務是在南疆的沙漠種樹,他和妻子帶著兩歲兒子住進大漠,辛辛苦苦栽種了一片小樹林。

有日傍晚,沙塵暴來了,兒子沒了蹤影,夫婦倆四處找,終於在樹林找到孩子,只見他死死抱住一棵小樹苗,半個身已經被流沙掩埋了。


新疆幅圓廣濶,佔中國六分一國土,要把荒漠變甘泉,17萬軍人絕對不足夠,於是國家提出「支邊」(支援邊疆)號召,在全國徵集不同專業,尤其大學畢業的青年人到新疆參與建設。

大量知青響應國家號召,奔赴萬里荒漠,成為兵團新血,單是上海來的青年就有9萬多。

大家抱著獻身國家的心,把青春及生命留在大西北,不只一代,而是兩代、三代,當日帶領我們遊新疆的導遊,正是兵團第三代,她帶我們參觀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時,指著展板,說歷史也是說家族故事。


博物館入口有一座大型雕塑,名為「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簡單十個字,卻道出當年260萬知青奔赴新疆加入兵團的義無反顧。

博物館其中一件鎮館之寶是第一代軍墾戰士王德明的軍大衣,那是國家一級革命文物。

這件1950年國家配發給每名軍人的短皮大衣,獨特處,是大衣裡裡外外共有296塊補丁,已看不出大衣原貌,卻看得出當年生活的匱乏與艱苦。


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有段「世界第一條沙漠綠色走廊」,從空中鳥瞰,一邊是沙丘,一邊是綠洲。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要在流動的沙漠建公路是世界級難題,因為建成的公路好快會被流沙吞噬,除非把公路兩旁變成綠洲。


三代兵團人前仆後繼,用了近60年的時間,先在沙漠邊緣以胡楊林和沙棗樹種植出一片綠帶,築成一道生態防護林,再在流動沙漠上修築公路。如今,沙漠公路兩旁種了防風固沙林木2080萬株,是沙漠中的一條「生命綠」。

在這段「生命綠」盡頭,有個代表生命終結的特殊連隊「十三連」,根據編制,每個團只得十二個連,何來「十三連」呢?

原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每個團都會有「十三連」,是犧牲的兵團人埋骨之地,因為大家不忍說誰誰離世了,只會說,他們調到了「十三連」。


「十三連」沒有房屋、沒有炊煙,只有墳頭和胡楊樹,一塊塊石碑寫著逝者的出生地——上海、天津、山東、河南、安徽……莊嚴而悲涼。

兵團建設者最初只是希望讓荒漠變得能生活、可自給自足。但隨著引來水源、修建河道、種植莊稼果樹棉花,戈壁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今日新疆,早已超越了兵團人最初的目標與夢想,不單宜居,更成了旅遊名片、農業基地、工業重鎮、甚至資源寶庫。

「十三連」的英魂們看到今日豐饒絕美的新疆,相信不只含笑九泉,而是笑得燦爛。


本文作者:屈穎妍



(作者是作家、時評人。曾任《壹週刊》副總編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現為香港電台教育節目主持及《頭條日報》、《大公報》、《經濟通》、《港人講地》、《HKGPao》等報刊及網站專欄作家。)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發布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周八駿:新加坡給香港的啟迪 |中環一筆

楊志剛:本港大學為何不研究美國?|中環一筆

屈穎妍:地雷教育 |中環一筆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中環一筆 · 目录
上一篇周八駿:新加坡給香港的啟迪 |中環一筆下一篇《中國的奇迹》揭秘 突破諾獎盲點 |中環一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獨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