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十年忆密缘 | 王斯旻:在人生游戏中打怪升级

请回答2006 交大密西根学院 2021-11-02


还记得2006年九月那次的初见吗?

曾经总觉得时间走得慢,

有好多的时间可以朝夕相伴,

不过转眼之间,已毕业十年。

十年前的毕业典礼上,

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

如今又成长为什么模样?


近期,我们将推出【毕业十年忆密缘】系列校友访谈,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共忆交大校园的青春往事。


王斯旻


人物白描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拥有康奈尔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密西根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毕业设计双料大奖,在行业一线期刊曾多次发表关于设计材料和设计数字化的论文。他参与的研究项目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他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实际建筑项目和品牌项目的设计,设计作品多次获奖并在世界多地展出和出版。


2013年,创立“凯诺空中设计课”,对接世界一线设计师的碎片化时间,为国人带来高质量的设计教育。创业四年来,由凯诺校友组成的凯诺圈已遍布世界各地,2016年,集结凯诺校友优秀作品、王斯旻主编的《奇想·建筑景观城市创意设计选集1》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成功出版。


王斯旻曾任职于世界获奖数最多的建筑事务所SOM(纽约),参与了多个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设计项目,并受邀加入了公司核心的新技术研发团队。2015年底,王斯旻辞职回国全职创业。


精于设计项目成立于2016年9月,通过组织世界设计师竞赛,为企业提供可期待设计服务。在采访之后半年,精于设计品牌升级为琢磨琢磨,除了提供设计服务,王斯旻已经开始挑战对企业端的完整解决方案。他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好创意,好设计,而且是在合理成本和可控时间内,将好项目落地的完整服务。这正是品牌转向整合项目管理、创意、艺术、工程人才,体系化创新化地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初心。


截止目前,琢磨琢磨已经服务了11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许多影响力品牌,其中包括华润、华为、万科、中粮、京东、爱奇艺、凯悦、凯德、耐克、京东方、中科院、泡泡玛特、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等。琢磨琢磨的使命是标准化商业设计领域,让中国创造用上世界好设计。


2017年,王斯旻被评选为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

"

当学生的时候觉得毕业后的世界是无限可能的,所以在当年选择尝试一个没有学长的无限可能的学院。毕业十年,看看自己,看看老同学们的精彩人生,觉得世界的确是无限可能的。


在这个尤其无限可能的2020年,感谢给予可能性和选择权利的学院和老师们,和那段难忘的大学时光。祝愿你们,我的学弟学妹们,在不断发展的密院里享受确定的不确定性,迎接不收敛的人生。"

冬季。异乡。伊萨卡,漫天大雪。


少年伶仃一人,受伤的拇指裹着石膏,在面前的皑皑雪坡下显得羸弱而渺小。抬眼,轮廓分明的脸庞上有着风雨雕琢的痕迹,眉目间尽是坚定。


没有犹豫,没有退却,只背着名为梦想的利刃,在身后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前路漫漫,未来不知落在何处。但纵使成王败寇,他也做好了败的准备,剑指沧澜。


他是王斯旻。


初冬的北京,高大的梧桐无力地伸展着光秃的枝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一见到王斯旻学长,我们便好似接触到一团火焰,重新燃起了被寒风吹灭的热情。


坚毅的目光,幽默诙谐中带着北京人“儿话音”的语调,王斯旻好像慢慢走下了我们心中“2017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康奈尔全奖优秀硕士毕业生的神坛,作为十年前的“老学长”向闵大荒的学弟学妹们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他告诉我们,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我们要做的便只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他告诉我们,历史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若是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做好成为败寇的准备。


他告诉我们,人生便是一场最有意思的游戏,只要一路捡金币、捡经验值,便能一直在逆境中“打怪升级”。


“不务正业”的学霸


缘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一些起初看来的不甚圆满,可能恰恰成为了生命中的契机。


似乎有些难以想象,作为康奈尔大学全额奖学金的优秀硕士毕业生的王斯旻在密院并不是天天泡图书馆熬夜爆肝学习的顶级GPA玩家。相反,他有着“偷渡”去对门华师大摘草莓的“生活感”;也是把“名不见经传”的天文社带成当年交大社团评比排名前三的传奇社长大人。


 “我在密院的时候算是一个挺‘不务正业’的人,大一学的ECE(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到大二因为成绩不够转到了ME(机械工程)。申请密大2+2双学位的时候很想读CS(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但要求太高申请不上,最后阴差阳错地学了‘又土又木’的土木工程。在密大接触到建筑设计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才是我真正喜欢的东西。”面对在同一片荒郊野地里成长起来的密院学弟学妹们,王斯旻的记忆又重新溯回“闵大荒”,“我从小就喜欢天文,高中拿过全国天文奥赛冠军,进了交大就加入了交大的天文社,后来还当了社长。当时做社长这一年的经历对我后来的发展还是挺重要的。”天文社像是王斯旻学长经营的第一家小公司。从接手时小规模的“兴趣小组”到一年之后的“五星社团”,从资金募集到活动组织,从沟通上层到获取资源,这个二十多人的社团干事团队被他打理得井然而又团结,确有几分创业公司的雏形了。


王斯旻毕业设计渲染图


“我要是再活一遍,可能还是会挺‘不务正业’的。我在康奈尔的时候,就经常跑出去找研究项目,找助教机会,找其他学院的朋友交流,可能也使我比那些整天泡在studio里,做时间与GPA的‘看得见的交换’的同学们有了一些更长远的裨益吧。大家考试结束之后,也要多做一些学习以外的事,说不定哪天那颗种子就开花了。你看我吧,要是当时成绩再好些,要是能自己选专业,倒是可能做不成建筑设计了。”


王斯旻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脸上洋溢着对曾经的坦然,不悔与对未来的憧憬。


范晔说“文学是我人生中的一场事故”,建筑对王斯旻来说可能也是一次“事故”,他倒也甘之如饴。


此处逢君是偶然。落花时节,愿能在甬道的岔路口遇见单纯而努力的自己,过关斩将,打怪升级,人生路上,殊途同归。


密缘人团队成员采访王斯旻


三重角色的RPG玩家


 “我可能是设计师朋友里最会编程的,也是工程师朋友里最会设计的。”


当被问起从密院的机械工程专业转到密大的土木工程,再到康奈尔的建筑设计专业的个中艰辛,王斯旻这一句自我评价简单而又略带自嘲,背后却承载着难以言说的困顿与坚忍。若人生如游戏,他便是有着三重角色的RPG玩家,每次在刷到较高段位后却要卸下高级装备,经验值归零。


仅凭着小学开始“画板报”的美术基础与对建筑设计的一腔热血,王斯旻在密西根大学开始了主修土木工程同时在建筑系蹭课的漫漫征程。“一般申请建筑系的同学是有了作品,但是没有作品集,但是我既没有作品,也没有作品集。所以要比别人更花些功夫了。”带着工程师背景的王斯旻在修习两份课业的同时为了寻求科研机会,一个接一个给教授打电话,发邮件,从建筑领域的“新手玩家”一点一点积累经验,一步一步提升自己。“最后申康奈尔硕士的时候我其实是在waiting list被录取的,当时可能就是看中了我的科研背景吧。”王斯旻,康奈尔建筑系硕士,晋级成功。


然而,拿到康奈尔的入场券并不意味着坦途,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进入下一级别所需的经验值显然只会越来越高。“到了入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身边的同学有的已经是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有的是知名设计院校的讲师,还有的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我比班级的平均年龄小了五岁,和他们都不在一个水平层次上,起跑线就比他们落后了许多。”像是突然闯入一片陌生的丛林,头半个学期的王斯旻显得有些迷茫。“一大半的建筑史和理论课都是睡过去的,不是不想听,是真的听不懂。而且同学之间说的一些专业术语也根本听不懂,好像无法融入这样的生活,过的挺艰难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一次制作模型的课程上,因为学校机器故障,钢板意外弹出,王斯旻右手大拇指意外骨折。“那次之后我才知道右手大拇指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没有了它早上穿衣服大概要一个钟头,光系个鞋带都要十五分钟。当然,之后我就买了没有鞋带的鞋。”表面上仍然是云淡风轻,但是可想而知,对独在异乡的王斯旻来说,那是怎样困顿的处境。伊萨卡的寒冬,大雪积满了山坡,未来也仿佛被大雪深深埋住,难以追寻。“怕家里担心,也没把这件事情告诉家人。功课本来就落后,手又受了伤,当时有老师建议休学一年。但是当时比较独立吧,不想多花家里的钱,就想咬咬牙坚持一下,看能不能挺过去。”


剑客真正令人佩服的不是天生的好功夫,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与坚毅。王斯旻说,正是这次右手大拇指骨折的意外,成为了他在康奈尔求学过程中的转折点。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做设计,逆境反而成了他拼搏的信念,帮助他完成破茧成蝶的蜕变。“医生都觉得我是个奇迹,本来至少要两个月才能拆绷带,三个月才能痊愈,我一个半月就拆了绷带,差不多能正常活动了。经历过那次之后,平时熬个夜画个图什么的,真的都不算什么。”


走过了大风大浪,之后的路似乎平稳了许多。王斯旻在第三个学期便成功申请到了助教和助研的机会,拿到了康奈尔硕士全额奖学金;跟着有经验的教授做了许多设计与研究,多次发表了有关设计与材料方面的论文;设计项目也得到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的资助,完成了优秀毕业设计,作为优秀毕业生从康奈尔毕业。毕业之后,王斯旻就被全美获奖最多的建筑事务所SOM录取,从“半路出家”学建筑的工程师,成为了建筑设计行业的“顶级年轻玩家”。


 “我一向都是一个比较冷静的人,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当你为了你喜欢的事而折腾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累,也不觉得太折腾。在这个旅程中,你会一点一点捡金币,捡经验值,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升级了,就是你没有感觉到你换了装备。所以人生和游戏也差不多,只是没有这么及时反馈,没有这么明显而已。其实作为一个RPG来说,人生这场游戏,比什么都好玩。”


对于王斯旻来说,对梦想的热情便是他最高级的装备。纵使荆棘丛生,纵使大雪封山,生命值也永远不会耗尽,最终方能杀出重围,成功升级。


搭棚子的人


人何时才真正区别于动物而为人?哲学家说,是在建立了道德约束的时候;历史学家说,是出现了语言文字的时候;社会学家说,是出现了社会属性的时候。但是设计家们普遍认同的是,人走出山洞,开始搭棚子生活了,这也就意味着人开始有意识地改造周围的环境,追求基本生存之外的美的享受了。


这便是“Canopy Institute of Design”即“凯诺空中设计课”名称的涵义。王斯旻创立“Canopy”是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暑假,带出的第一届20余个学生便战果累累——两个去了哈佛,六个去了其他的常春藤联校,几年后的今天,十五个成为了世界一线事务所的设计师。然而这并不是他心目中的“棚子”。“‘Canopy’应该是设计的基本形式,我们想要教的是设计思维,而不是一个出国留学的想法。”在SOM事务所任职时,王斯旻仍然“远程遥控”着国内凯诺空中设计课的运营状况,虽然规模与质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如愿进入常春藤深造与进入世界一线事务所的学生越来越多,但这给他带来的却是更多的困扰与反思。


凯诺空中设计课学生作品展示


 “我创立凯诺空中设计课的初心是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的设计师,给中国产出更多更好的设计。后来发现过来上课的中国学生要不已经出了国,要不就是在出国的路上。很多求职的设计师后来拿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会想着要出国。这个事情就不太对了,我就开始琢磨为什么。”欧洲的设计史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之前,美国的设计圈也有着百年以上的发展历程,中国的设计圈子在近二十年来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几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


王斯旻意识到,缺少了时间的积淀,原本脆弱的设计评价体系就显现出了更多的问题。“欧美的设计师靠的是作品和名声,而国内靠的是销售能力和关系。开发商的儿子当建筑设计师就比较靠谱,这就导致了国内设计圈竞争环境的恶化,好的设计无法脱颖而出,‘辣眼睛’的设计反倒层出不穷,优秀的设计师自然就只能往国门外面跑了。”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个人的力量必定是渺小的,但王斯旻的目标却从此发生了转变。“全中国1700多万设计师,不缺我一个,但缺的是一个竞争环境和体制,让好的设计被认可,而不是好的口才和裙带关系被认可。”


他果断向SOM递了辞呈,拒绝了这所曾经将无数优秀设计师拒之门外的世界顶级事务所,回到国内,走出纽约的大厦丛林,去做一个“搭棚子的人”。


“设计本来就是很抽象的东西,是没有一定标准化的。对于需求方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买到好的设计,之所以选择有关系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没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只能选择相对信任或者看上去有一定经验的人。但是大家想一想,游戏中对玩家实力的评定同样是非标准化的,却从来没有这样的困扰。为什么呢?很简单,段位越高,游戏能力就越强嘛。”王斯旻敏锐地发现,这样一种评价体系同样适用于设计师圈:好的设计师能够用自己的设计作品说话,真正凭本事打到靠前的段位。“琢磨琢磨”的初步构想便这样在王斯旻的脑海中逐渐成型:做一个第三方服务商及裁判的身份,在企业和设计师之间打造一个相对公平透明的合作平台,来筛选设计师和设计创意,设计师通过参加设计竞赛“打怪升级”,赢得奖金的同时获得相应的经验和等级的提升。下一步,就是动手搭棚子了。


王斯旻与琢磨琢磨团队


想要吸引设计师入驻平台做项目,首先得有企业甲方的项目。在美国待了将近十年,王斯旻在国内并没有很好的人脉资源,公司起步初期也只能靠一家一家企业敲门拜访,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提供服务。


“项目启动以后一年里,主要靠第一次创业的盈利输血,当时还真有把凯诺赚来的钱全部砸进去的势头。”今年年初正逢国内经济下行,资本寒冬,确如当年伊萨卡的大雪一样难捱,但最终也同样成了琢磨琢磨转型的契机。“经济下行导致中小企业首先缩减的就是设计吧,于是我们下狠心做了一个转变,就是试图面向大企业客户。因为之前客户的口碑很不错,所以做的还比较顺利。华润,万科,中粮,红衫,万象城,上海交大,优客工厂,长江商学院,联合国教科文都是我们的长期客户了。后来虽然处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我们的成长速度还是非常惊人的。”


现在,王斯旻带领的琢磨琢磨团队正在为他的母校密院设计“教工小家”,看来率先能享受到学长设计的,是我们的老师们了。


 “有钱,有趣,有原则”是王斯旻与琢磨琢磨一向秉持的理念。


拿着鱼叉的老人说:“你可以打死我,但你永远打不败我。”


王斯旻说:“设计师的理想可以被打磨,但绝不可以被打败。”


一路走来,他都是那个手指缠着绷带在雪地行走的少年,目光中的倔强与坚毅从未被磨灭。


木心先生说,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王斯旻便是这样一位人物吧。“如果我知道创业这么难,我可能还是会来。”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此间少年


之前采访王雨舟学长时,他曾经提到当年在密院的工程导论老师Jason Daida教授:“他是一位非常有热情,并且用心于教学和实践的导师。”


王斯旻在回忆在密院的经历时也特别提到了他:“Daida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激情的老师,讲到有意思的地方甚至会站到桌子上讲课。”Jason Daida教授是密院建院时的第一批老师之一,也是无数密院人工程思维的启蒙导师,其中也包括王斯旻。“在密院的学习可以说是打下了我工程学的基础,看起来我后来是从工程转行到了建筑,但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可以用工程建模和编程的方法来解决的。而且做出琢磨琢磨这样一套游戏化的体系出来肯定是一个非常理性化的过程。如何设定等级,如何去做产品,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这些都是工程学的思维所带给我的。”


从2006到2018,密西根学院也已走过了十二个年头。莘莘学子于此相识、碰撞,带着工程学的思维走向AI,走向机械,走向建筑,走向商科,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在各行各业绽放着闪亮的光彩。密院愿意教给学生的,亦不是一成不变的计算机理论,或是框定的走向湾区码农的道路,而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与思考,还有更多的选择梦想与事业的勇气,在人生游戏中去尝试各种不一样的角色。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苍茫的雪地上,王斯旻前方的路仍然很长,而他的身后,又有了更多如同他一样的密院学子们踏过他的脚印,带着对理想的执着与工程师思维一路“打怪升级”。


人生确如游戏,只愿我们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


密缘人团队与王斯旻合影留念

来源:密缘人访谈组


 往期回顾
 

毕业十年忆密缘 | 陈媛:带一颗真诚勇敢的心上路

合作 | 密院联手密大举办线上院长见面会 双方携手保障密院学生秋季学业安排

高考加油 | 你只管努力,我们在密院等你凯旋!

毕业十年忆密缘 | 石承志:脚踏实地,踩好每一步


 更多精彩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