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 | 交大密西根学院与牛津大学研究团队联合开发全固态钠电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副教授薄首行与牛津大学Wolfson讲席教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Peter Bruce教授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双方将合作开展为期两年的全固态钠电池的研发工作。
全固态钠电池有望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与锂离子电池相当的能量密度,在大规模储能、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中国,低速电动车与电动自行车市场巨大,相关车辆目前主要采用污染较为严重的铅酸电池,或成本较高的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钠电池技术的采用将会有效降低电池的成本,以及由电池生产和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然而,由于固体电极与固体电解质间的界面稳定性问题,目前全固态钠电池的性能仍然较差。
中英双方合作团队将从新材料,新表征方法,新型电池体系三个层面开展科学研究,开发高循环稳定性的全固态钠电池器件。此次合作将为未来两校间在全固态电池方面的深度合作,以及中英联合全固态电池项目的申请奠定基础。
自2017年加入密西根学院以来,薄首行的研究团队围绕全固态电池开展超快离子导体,表界面表征以及成像诊断等相关研究(https://sites.ji.sjtu.edu.cn/abmc-lab/)。迄今为止,他已在顶级学术期刊(包括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le,Chemical Reviews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2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5篇。薄首行曾提出全固态钠电池设计的新思路,指出水和物的引入会大大提高全固态钠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https://www.ji.sjtu.edu.cn/off-the-press/2019-01-24/31639/)。
教师介绍密院宣传办公室综合整理
往期回顾
聚焦 |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喜迎十五周年院庆
聚焦 | 上海交大吴炯校董聘任仪式举行
敢于归零 未来可期 | 交大密西根学院“对话密缘人”首期活动举行毕业生
更多精彩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