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不要把会开成了形式主义!

2017-12-22 清廉平阳

       近日,浙江日报刊发了一系列“作风建设基层调查”系列报道,《通宵做台账,到底为哪般?》《调研“套路化”,效果打折扣》等文章引起全省各地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


  省委书记车俊18日在报道上作出批示:

       这一报道反映的是在年终考核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问题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说明有的考核不科学,不能从实际出发。当前正值年终岁末,各种工作总结和考核最集中之时,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能举一反三,体谅基层,坚持从效果出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使考核更科学、更真实、更有效。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务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对照“十种表现”,深入查找问题,扎实进行整改,以好的作风展示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



        今天,浙江日报又推出了《 会议为什么越开越多》一文,在文中,记者提到:


       有的地方文山会海变着花样重出江湖,用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依然存在。


        那么哪些会议行为要不得呢?


不要把会开成形式主义


重复开会

       嘉兴某位副区长粗粗梳理了一下,今年以来参加的各种会议,看似很多很杂,其实重复率很高。有的会议,同一内容同一主题省里开完市里开,到他这一级已经连续开了三次,大同小异的内容听了三遍。


随便扩大开会范围

        瑞安的一位机关干部说,当前推行的“互联网+政务”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开会成本和时间,改用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减少舟车劳顿,起初效果不错,但“方便”也带来了“烦恼”,为了第一时间传达会议精神、推动工作,上级的会议经常扩大部门范围,并点名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现在开会跑得少了,但屁股坐得久了”。


不开会就是不重视

        近年来,许多地方提倡开短会、讲短话。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有的地方推行“多会合一”,力求会议高效务实,有的地方还提出了“无会日”。但这几天记者调查发现,真正执行起来,不少地方又陷入“抓一抓,好一阵;松一松,又反弹”的怪圈。丽水地区一位区委书记认为,这说到底还是思想上的问题,连开好几个专项会议就表明这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开会总觉得不足以体现重视。


用会议落实会议

        基层干部有苦衷。台州的一位李姓街道干部说,上级部门在制定考核清单时,往往把“有没有开过会”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比如他正在抓的一项平安创建工作,考核项目里明确要求会议签到单、现场照片、会议记录等都要纳入到台账。


抓落实才是关键


       会议要不要开?当然要,其实,会议诞生的初衷,正式为了提高效率,把原本要一对一交流的内容,让相关人员都能够参与,节约时间,同时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讨论和反馈。


      开会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关键是会议怎么开,如何提高开会的实效?重要的话需要反复讲,但要精简有干货,而更重要的是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真正把会议精神落到实际工作中。


        要破解文山会海的局面,关键还在于要以上率下改会风。会议是部署落实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环节,该开的会必须开而且要开好,但会议精神再重要,如果不落实,还是一场空。


        正如许多基层干部呼吁的:少些层层重复开会,多把会议直接开到基层;少开一些务虚会,多开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会;少开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多让干部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

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察委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