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系列解读之—分区防控措施分析
下文是由西安煤科院刘晓宇提供,在此对其表示感谢,一是感谢其对地下水环境的热爱,通过阅读该文可以发现其对地下水导则的独特见解;二是感谢其对本平台的支持,感谢其为我们提供素材。如果您也有想法或不同的观点,我们非常期待你的来稿,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一人明白,自能孤芳自赏;一群人学会,当能茶余饭后;所有人皆知,平添无限商机。下面附上原文。
地下水导则分区防控措施分析
以下均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西安煤科院 刘晓宇
根据本人接触的环评项目,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场地区主要分为生产厂区和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等)的贮存、处置场地。
对于贮存、处置场地的地下水防渗措施,国家已经颁布了专业的防渗技术规范,如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场)、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场)、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等。上述规范中,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置场地应采取的防渗措施做了具体的要求,该类场地区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上述规范进行实施;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和处置场地区不需要进行防渗,但应该满足一些基本的环境要求;GB18599对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场地应采取的防渗措施做了具体的要求,该类场地区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上述规范进行实施。
对于生产厂区,GB/T50934给出了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工程防渗要求,给出了污染防渗分区划分情况以及具体的防渗技术要求。但对于大多数项目的生产厂区并没有相应的防渗技术规范。导则对于这类项目的防渗要求:(1)是根据预测结果和包气带特征及防污性能,提出防渗要求;(2)根据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染物特征三方面按给定的表提出技术要求(参照GB/T50934执行)。(1)对评价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评价人员需要通过影响预测结果给出环保措施,并对提出的措施进行合理性论证;因此一般情况下,地下水防渗措施提出应主要根据导则给出的防治分区防渗要求参照表进行。根据表7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识别地下水污染源。识别厂区内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主要为污废水产生、集、贮设施),并识别各个污染源产生的污废水的特征因子,分区防渗一定是给污染源防渗,不是把厂址区内的每一寸土地都进行防渗。曾经评审会上,专家说厂区内的空地应为简单防渗区,一般地面硬化即可,但拿这块空地来说,假如包气带防污性能弱,至少是一般防渗区,而不是凭感觉确定的简单防渗区,因此防渗一定是要针对污染源。
(二)根据污染源相对地面的位置关系,判定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一般位于地下或者半地下水的装置和设施,在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渗漏不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控制程度难。当污染源位于地面之上,污染物渗漏容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控制程度易。
(三)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新导则给出的分级表与旧导则判定等级所用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表一样,因此该处包气带指的是地表基础之下未受扰动过的天然包气带,渗透系数指的是垂向饱和渗透系数。以本人接触的项目,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的项目居多,“中”次之,“强”极少。
(四)防渗分区。根据前面三条的识别与判定,可分出重点、一般和其它防渗区,并在地下水措施中给出各防渗分区具体应该达到的防渗技术要求,但做为环评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所限一般很难给出相应分区内的污染源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何种具体的防渗措施(例如池体采用何种抗渗等级的水泥,池体外壁是否要涂刷防渗水泥砂浆,是否要在池内壁要涂刷抗腐蚀材料)。
本人总结了一些关于水泥防渗方面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学习。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相应表示能抵抗0.4、0.6、0.8、1.0及1.2MPa的静水压力而不渗水,换而言之就是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压力。等级≥P6的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
混凝土抗渗标号与渗透系数的换算关系
抗渗标号 | 渗透系数K(cm/s) | 抗渗标号 | 渗透系数K(cm/s) |
S6(P6) | 0.419×10-8 | S10(P10) | 0.177×10-8 |
S8(P8) | 0.261×10-8 | S12(P12) | 0.129×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