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五大湖”生态环境“转势”艰难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五大淡水湖,本应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景象。
记者今年在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四省采访发现,按照“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思路,国家和地方对“五大湖”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很大。
然而,受夺湖造陆、工业入侵、人为阻水、酷捕滥捞和农村污染等多向威胁,加上一些地方限制开发性条款少、“开发性条款”多,基层政府对污染新源头管控不力,“五大湖”富营养化等问题痼疾难除,“五大湖”生态向好“大拐点”尚未出现,环境恶化的状况仍未“转势”。
“千亿工程”、“百亿项目”投入污染治理
钟有国是江西省靖安县双溪镇副镇长,也是鄱阳湖五大河流之一修河支流北潦河的“副河段长”,负责辖区内7.5公里河道的水质和污染源调查。“我每天要巡查河道和河堤,如果发现排放污染物、非法捕捞等情况,要马上制止,或者向县里反映。”
据了解,江西有多位“省级河长”、近百名“市河长”、800多名“县河长”和上万名“乡、村河长”,他们负责包干了流入鄱阳湖的大小河流干支流。
在“蓝藻大暴发”后全面治污已持续10年的太湖流域,记者了解到,相关地方正按照江苏省的部署,一边明察暗访,一边关停无力落实安全、环保生产责任的企业。洪泽湖区湿地在被列为江苏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后,“退渔还湿”、植物群落复建、截污带建设、鸟类栖息地保护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在推进。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勇说,江苏每年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地方新增财力10%~20%用于太湖治理,带动全社会资金1000多亿元。2008年以来,太湖流域共关停化工生产企业5336家,太湖流域重点区域已经基本清空化工生产企业。
记者从湖南省有关部门了解到,湖南整治洞庭湖污染,财政出资用于污染企业改造,还曾一次性砍掉234家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近年来,环洞庭湖地区加快推进工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强化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湘江保护和治理重点工程已累计实施污染整治项目1740个,淘汰关闭涉重金属污染企业1182家,退出规模畜禽养殖场2273个。
安徽省环保厅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些年在治理巢湖流域水污染项目方面,国家和地方投入了上百亿元。按照“西北区域以污染治理为主、西南区域以污染预防为主、东部区域防治并重”思路,巢湖湖区加强生态修复、削减总磷污染负荷和减轻富营养化水平正在落实。
“五大湖”治污的五大隐忧
“五大湖”所在省份的多位受访专家、基层干部和群众认为,得益于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近些年“五大湖”区GDP和人口总量大幅增长,但湖体水质大体稳定,局部湖区以及部分指标还有改善。但谈及对“大湖生态”的总体评价,多位受访者感到,仍存五大隐忧。
一忧夺湖造陆。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推行的“退田还湖”政策,曾让一些大湖重现“浩浩汤汤”。但近年来,侵占湖泊湿地建园区、盖住宅、办旅游等新一轮市场开发或“政府发展计划”,导致一些水生态良好的湖泊水域萎缩。
位于安徽环巢湖旅游板块的中庙半岛,现在是重点打造的3A级景区。一家企业开发的楼盘,位于滨湖观光大道一侧,总用地面积数十万平方米。“省会后花园巢湖最中央”成了广告语。小区物业人员说,业主来自合肥的居多。
有入驻项目,就可能有烂尾项目。在与中庙半岛的渔船避风港相连的巢湖“假日水镇”项目工地,施工塔吊锈迹斑斑,入口处荒草没膝。该项目由广东一家企业开发,2008年动工,已建成各类别墅5.4万平方米。中庙街道分管建工的党委委员张平介绍,项目因股东纠纷,已停建两年。按最新规定,环巢湖1公里范围内为禁建区域,不得再有新增项目。
位于巢湖中庙半岛的一个大楼盘,入住居民5000多户,小区内有一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去年11月7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曾看到,污浊的黑水直通巢湖。当时,物业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设计日处理污水5000吨的处理厂,已停用许久。
在鄱阳湖畔一家化纤厂附近,数百米的湖床呈现白色。深褐色污水流经处寸草不生,离此不远的碑石上,标注着地方政府批复的“候鸟保护小区”。
二忧工业入侵。
“污水腐蚀性和毒性太强,沾染数日后脚还痒。”据多位环保人士介绍,鄱阳湖部分水体化工污染问题严重,有些村的村民多年因体检不过关,无人能当兵。在一些水域,每年有污水的时候鱼虾要死两次。不少企业在汛期通过河流集中排污,有的地方化工企业偷排偷放等突出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
“五大湖”区及相关流域一些地方,如今有工业园区隐身滨湖“生态经济区”。但有的园区或企业看中的其实是大湖的“生态承载能力”、“污染扩散能力”。
在“五大湖”区一些地方,湖面上或入湖河流中,成群结队的挖沙船滥采乱挖,将湖床、河道破坏得千疮百孔。堆起的沙丘围成的死水坑里,臭烘烘的绿藻疯长。湖边上,一些企业恶意超排、偷排。有的将暗管布设在环保部门的自动监测点位前方,再引干净的水往监测点位流过;有的将排污暗管从水下伸向河湖中,把污水“注射”进河湖肌体;更有甚者,有地方在入湖河流边耗资数十亿元建了众多污水处理厂,但因管网配套不到位收集不到污水,沦为了摆设。
三忧人为阻水。
“五大湖”的多条入湖河流特别是支流上,电站、大坝林立,近些年还出现了非法利用风电和光电侵占岸线甚至水面的现象。
水量“收不抵支”加上气候变化因素,洞庭湖、鄱阳湖枯水季面积能急剧萎缩三分之二。有受访群众担心,如此下去,就会大湖变草原、大江变河沟,船舶搁浅,航道堵塞。
相关权威研究显示,大坝会改变河流形态和径流基本特征,将河流生态环境变成梯级水库生态环境。如设计规划不科学,水温变化、下泄水含氮量增加、水体透明度变化、淹没和河流自然水位消失、阻隔、环境破碎等,对下游湖泊存在生态负面影响。
四忧酷捕滥捞。
电鱼、炸鱼、迷魂阵、船罾乃至筑坝、筑围“竭湖而渔”等违法渔业生产,让“五大湖”“毛鱼小虾”难有生路。受访专家介绍,“五大湖”水生动物灭绝或大量减少是一个严酷现实。需要警惕的是,随着一些地方部分物种特别是水生哺乳动物、大型鱼类等标志物种面临灭顶之灾,五大湖“生物完整性指数”有可能沦入最差等级。
五忧“农村污染”。
“五大湖”区是传统意义上的鱼米之乡。但农村点源(生活污水、垃圾)和面源(农业生产污染)构成的“农村污染”问题严重。
洪泽湖不少湖面被围网养殖,圈圩密布湖边。记者坐快艇调研时,时常迷路,不得不依赖导航。据洪泽湖相关管理部门介绍,养殖总面积按规划应为20多万亩,但实有70多万亩。在洞庭湖一些水域,多地圈圩导致“哑河”遍布,河内一汪死水,水质有的沦为劣Ⅴ类。
中央环保督查组在督查时指出,太湖流域内9000余家畜禽养殖企业,无治污设施的约占三分之一,一级保护区内约80%无治污设施。截至2016年7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就有1961家养殖厂,一些湖泊大面积草洲被犁成四方田块露出沙土,草洲边缘还筑有高大的围堰,经营者有水时在围堰里养鱼,没水时就围垦种植。
有研究显示,“五大湖”区一些耕地偏施氮肥导致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土壤物理性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而滥用劣质磷肥则会带来砷、镉、氟、汞、铅、三氯乙醛等污染。日益增多的农村和集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让充当“接纳者”的大湖不堪重负。
“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
上述问题,对“五大湖”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
首先,必须警惕富营养化渐趋“病入膏肓”。
受访专家谈到,对于“五大湖”这类“温暖的浅水湖泊”来说,富营养化是一种会最终可能演变成“癌症”的水体“肥胖症”,不仅导致饮用水源受到严重威胁,水域生态功能如鱼类产卵场、生物栖息地、游泳或娱乐功能也面临丧失威胁。
据了解,目前“五大湖”沉积物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盐,内源污染负荷很大。风浪扰动使湖体沉积物与水体的营养盐交换十分频繁,能够迅速补偿水华暴发期间的营养盐需求。
随着湖水变浅、水域变小,“五大湖”上述问题若得不到应有重视,就可能面临日益恶化的危险。从目前情况看,“五大湖”代表富营养化的浮游藻型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稳定,也越来越顽固。
有受访专家认为,目前太湖已进入了中富营养状态。虽然治理力度大,但沉积物营养盐还在增加。2016年卫星遥感监测信息显示,太湖一遇水文、气象异动,蓝藻水华就可能随时暴发。
巢湖直追太湖进入了中度富营养行列。其中,西半湖问题突出,从空中俯瞰有时湖水如刷了“绿漆”。
“五大湖”中,洞庭湖、鄱阳湖情况稍好些。但洞庭湖依然受总磷、总氮、粪大肠杆菌等污染问题困扰,一些水域狭窄、水交换不畅的水域水质还在恶化。东洞庭湖近年来已达到中富营养化状态并出现局部蓝藻水华,存在大面积暴发蓝藻水华的风险;鄱阳湖水质总体尚未完全摆脱下降趋势,水系一些河流Ⅰ、Ⅱ类水所占河流长度有下降苗头。
其次,必须重视湖泊加速退化难以遏制问题。
相关权威研究指出,长江中游以湖泊为代表的湿地受人类生产活动长期影响,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历史上看,昔日的云梦泽早已不见踪迹。曾“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支离破碎,一些曾经繁盛的物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湖泊的环境净化功能、水量调蓄功能等都在不断降低。
受访专家认为,湖泊退化会导致其所在地区水文格局和区域气候变化,进而导致这些地方生态承载能力、抗干扰能力、可恢复能力降低,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乃至丧失、多样性基因和各种化学元素灭绝、生物多样性相互作用永远消失等生态灾难。
对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湖区多位受访干部群众和业内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五大湖”面临的生态问题,“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
其一,开发性条款多,限制性条款少。
多位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新侵湖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是当前仍未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相关地方的制度设计和实际执法依然单一从“促进发展”出发。例如,违法超标排污,环保部门只能一次性处以应征收排污费的数倍罚款,涉湖建设项目不经环评审批擅自建设,往往依法“责令补办”,而“责令恢复原状”缺乏强制措施。
其二,水域无序开放,缺乏监管。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走水路,奔小康”成了洪泽湖沿湖村镇的致富口号,鼓励圈圩和围网养殖。“有的农民借款投资搞养殖。一旦遇到清理整治,就坐在挖掘机爪子里,甚至还威胁要‘喝农药’。”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一位干部说,长期以来,水域的无序开发,缺乏基层组织的有效监管。甚至有的镇、村一级的组织还鼓励农民搞开发。江西省林业厅一位干部认为,一些乡镇政府虽在承包合同上注明了不能从事破坏行为,但出于利益考量,往往不会对农民的无序开发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其三,对控污的认知仍不到位。
“在有的地方,公检法等机关对民间环保诉讼案件,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有的甚至认为是‘小题大做’。当地群众也不了解应如何依法依规处理农业污染问题。种养业者尚未树立起绿色生产的理念,有的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湖南、江苏及江西等地多位受访基层干部这样认为。
编辑:毛超
来源:中国环境网
-----------------------------------------------
推荐阅读
【政策】国务院今日发布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排污许可)实施方案 (附全文)
【前沿】未来十年水工环学科发展战略之重点发展方向和优先发展领域
【解读】优化评价内容 严控新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解读
-END-
注:加下图小编微信入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