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美国最新的环保技术资讯?关注我们,和美国环保行业大咖直接沟通,定期答疑哦。
本期讨论主题:中美雨水处理设备比较
参与讨论人数:76人
主持人:李博 徐博骏
原文:【技术聚焦】中美雨水处理设备比较
主持人介绍
李博 (美方研究员)
现美国华盛顿州环保局项目经理,负责雨水排放许可证管理和水质模型项目管理。华盛顿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加州和华盛顿州工程师,LEED认证师。
徐博骏 (中方研究员)
法国SUEZ(苏伊士)北美地区分公司工业系统销售工程师,负责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销售,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硕士。
加个微信认识下?
李博(左) 徐博骏(右)
主持人发言
大家好!欢迎参加中美雨水处理设备比较的讨论! 我先总结一下美国这边雨水设备的特点和趋势。
美国的设备中越来越多针对水质处理,主要针对的污染物为TSS和重金属。这与美国雨水排放许可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有关。从最开始只是要求雨量控制,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州的雨水排放许可证有水质监测的要求。我们华盛顿州在雨水管理里算是走在前列,主要也是因为雨水很多。很多河道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于雨水污染,所以雨水排放许可证里都有很严格的水质要求(TSS和重金属),并且对于有些重点企业,还有有机物含量的要求。这也导致现在的设备发展趋势越来越重视水质去除率,同时各种设备都采用各种不同的过滤介质,来达到水质去除的要求。从技术本身的发展来看,开发新的,成本低的介质,也是各个厂商和咨询公司的热点。
另外美国的雨水处理设备还有一个趋势为设备集成化。从最开始大家自己根据雨水处理指南来设计LID,现在越来越多厂家直接提供集成化的方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另外,大家也发现分散的那种LID装置维护起来很麻烦啊,针对于市政雨水,现在各个地区都在实验区域性的雨水处理方案,也就是说把一片区域的雨水都集中到一个区域来,建造一个大的雨水处理厂,或者生态滞留池来集中处理,管理和监控。这种做法同时方便安装在线监控设施,专人取样。因为很多雨水处理设备,其实需要很多的人工来维护,没有维护是没有作用,毕竟不像污水处理设备那么自动化。其实一般雨水处理设备的原理和构建都很简单,设备运维是雨水处理设备能长期工作的关键,区域集中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优势了。
——李博
”主持人发言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中美雨水设备的异同。跟美国相比,中国的雨水处理设备相对来说要“简单”很多。由于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设备的种类少,构造也比较简单。其中主要的应用目的还处于拦截雨水中大型污染物。或者只是简单的用于存储雨水。在雨水水质处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白。
据我了解,国内也有设备厂商有雨水一体化处理的设备,但是目前来说还不清楚有多少应用的实例。目前绝大多数雨水处理应用的实例中,都是PP材料雨水存储模块。能找到的数据资料不多,接触过雨水处理工程实例的朋友,或者对此有所了解的朋友,欢迎你们分享更多的信息。
——徐博骏
”自由讨论时间
★
孙永利-中国市政华北院
国内某城市几年前就在做雨水管道旋流沉砂器了,但国内应用不多,设备比较百花齐放。其实最虚假的概念是初期雨水的收集,初期雨水收集系统都没有,总是谈处理。
李明-松辽水环境实验室
整个雨水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 这是一个系统体系 仅仅拿出一块儿来意义不大。
王思莹-NJIT环境工程学生
雨水排放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我的理解总是雨水进入catch basin顺着管道一路到了处理厂或者CSO了直接进入自然水域。
李博-华盛顿州环保局
雨水为前端处理,中端处理,末端处理,前端就是catch basin insert之内的,那种雨水井收集的也算,还有生态滞留池,也算前端。中间就有储存池啊,地下储水模块啊。末端就是排放前再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就很多了,一般都passive treatment,介质过滤之类的。还有高级处理方式,化学絮凝之类的。
苏雨明-美水资源工程师
污染物:还有营养物(NP)在东岸及五大湖流域是及其重要指标。
孙永利-中国市政华北院
国内其实降雨期间合流制溢流问题比初雨问题更严重,雨水管道里面的问题比地面的问题突出。
郑书海-内布拉斯加州自然资源厅
我也认为应先控制洪水总量,对暴雨洪水进行预处理后再考虑用设备处理。对雨洪水全面设备处理是不大可行的。
李博-华盛顿州环保局
嗯,这个也听几位国内专家提起过。现在CSO问题更严重。等到雨污分流了,雨水处理才有针对性。这边也是一个过程。雨污没有分流,光谈雨水处理是没有意义的。
刘雨佳-高能环境
雨水,雨污合流,这个问题国内采用CSO调蓄池的解决方案,国外采用深邃的解决方案。
孙永利-中国市政华北院
引用原城建司张悦司长一句话,污水和雨水管道常年都是满的,你讲什么深邃和调蓄池啊,国内流域治理现在需要的是问题导向。
刘雨佳-高能环境
国内这两年做黑臭水普遍采用调蓄池的措施 据我了解,美国芝加哥的深隧做的效果不错。
苏雨明-美水资源工程师
cso没解决,依然需要有一些必要做雨水水质的考虑和设计。cso没解决,更需要、才需要、正需要、必需要很多雨水量的考虑和设计。
李博-华盛顿州环保局
我们西雅图这边正在做一个试点项目,就是对一个区域的雨水进行集中处理。我觉得对雨水的处理还是要看水质要求,我的理解是对水质要求高,就需要尽量多的进行处理。
孙永利-中国市政华北院
美国降雨的瞬时浓度不高吧?
李博-华盛顿州环保局
这个也看什么地方,我接触的主要是工业区的雨水,TSS或者重金属的含量很高的。重金属总锌总铜有到1000ug/L的,TSS几百的。
刘雨佳-高能环境
不同区域排水现状背景,针对不同微小中大雨,根据水质目标管理,容量做出合适的措施选择。
黄文章-深水集团
各种源的贡献率有无调查分析经验和数据?
李博-华盛顿州环保局
要的,我们叫source tracing。通过收集雨水井的里的沉积物来分析,哪个区域有哪些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之类的。来分析哪个区域污染最严重。可能的源头是哪些。
苏雨明-美水资源工程师
诸多TMDL 诸多水质模型,要没这个能怎么做下去呢?
郑书海-内布拉斯加州自然资源厅
最好是对流域内的各个集水区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的污染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孙永利-中国市政华北院
如果说很多城市真正的污水处理率只有60%-70%,污水管道没有不渗漏的,那么我们到底该干什么。行业专家该引导决策者做什么工作。
刘雨佳-高能环境
感觉北方是渗漏,南方是淤堵,主要是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同影响,不知是不是这个情况
孙永利-中国市政华北院
北方是往外渗漏,南方是往里渗漏。我们这两年发现的最大问题其实是管道流速普遍太低了。
李博-华盛顿州环保局
大家觉得现在国内的雨水处理设备的趋势是什么呢?大家的工程经验,或者看到好的案例可以分享一下吗?
许可-中国市政华北院
国内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体制。一个城市光管管道的就有三四家(政府算一家,10个区也算一家),这还不算很多管道没移交的。
尹海龙-同济大学
根据我们在南方地区的研究,降雨期间管道沉积物的负荷贡献可达60%以上,导致初期效应不明显,尤其是小雨和中雨情形。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雨水处理设备如何应对连续高浓度溢流,并非初期雨水。
黄文章-深水集团
南方的雨水回用还不是很必要,也很不经济,有些许示范,闲置弃用的结局难以避免。
李博-华盛顿州环保局
那管道清理呢?我们这边的规定是所有管道都需要被清理,并监测管道中的沉积物。
许可-中国市政华北院
我见过管得好的,有清理的规范和要求。根据不同管径不同时间进行清理。但更多的城市第一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第二管道维护经费不落实。
李博-华盛顿州环保局
我们是按雨水排放许可证来,市政的雨水排放许可证,谁管管道,谁清理。工业区的一样,谁是排放许可证的负责人,就要清理管道。也不是每年,我们也是最近才开始的。所有工业区的企业是去年底要清理管道,并收集管道里的沉积物,进行污染物分析,帮助我们分析污染物分布。
许可-中国市政华北院
某城市暗渠(盖起来的河道)是区政府管,管道是排水公司管,未移交的支管是开发商建的没人管(移交给排水公司,排水公司不收,因为收了要管有责任)。支管接干管接暗渠再接河道,你说许可证发给谁?
尹海龙-同济大学
这个比调蓄等等措施,应该也是优先选项。清淤后的泥如何处理?
李博-华盛顿州环保局
作为固废专门处理吧,一般企业都付费让专门的公司拉走。有很多公司专门做这个生意的。
徐博骏-SUEZ苏伊士水处理
泥应该是送走填埋或者拿去做脱水然后焚烧处理的吧。
许可-中国市政华北院
完善了体制,保障了经费,清理什么怎么清理都不是问题,自然有专业的人找上门的。国内是我没钱建管道,开放商你买了地赶紧帮我把管道建了吧(至少前十年这种情况很明显)。国内和国外阶段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所以说从现在起梳理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完善体制,才能避免走弯路。完善体制最重要的是市长要重视,主管部门要敢创新。目前来看,领导的重视程度、主管部门的专业度还差的很远。
段妍-Michael Baker
不得不说,不仅是国内,美国这边也会有这样的情况……
尹海龙-同济大学
混接的问题国外也有,美国EPA就发布了两部技术指南。1993版的序言部分特别提到了美国、加拿大等部分调查城市的雨水管道混接也是严重的。
徐博骏-SUEZ苏伊士水处理
纽约市的污水处理厂的水里每隔一段时间能发现人...
紫檀-Tetra Tech
好像还发现过鳄鱼。。。
从雨水聊到鳄鱼,是不是很精彩?更多专家点评、精辟言论,尽在专题微论坛~小伙伴们快来踊跃参加!
想要参加群讨论?
想要收看直播?
想要成为专题文章作者?
扫码加水基因平台负责人李博微信吧~
李博
现美国华盛顿州环保局项目经理,负责雨水排放许可证管理和水质模型项目管理。华盛顿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加州和华盛顿州工程师,LEED认证师。
关注我们
拒绝无效社交
中美环保专家深入探讨
干货技术项目直接对接
都在水基因平台
公众号ID
WaterDNA
编辑:李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