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当我们坐着双层巴士,穿梭于香港的大街小巷,看见各种各样的地名,或者会感到好奇,为什么香港会叫香港?尖沙咀、弥顿道呢?在香港华洋共处、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地名亦多姿多彩,体现着香港多元的文化和历史。

 


香港地名

第一站

香港地名与文化多元


      香港文化的多样性之一,是其多元的种族和语言,包括本地的广府人(粤语)、客家人(客家话),外国人(英语)和中国内地人(普通话)。体现在地名上,不同的语言文化色彩也是十分明显。

首先是以粤语和客语为代表的本土文化,这一类多为传统地名。例如,“尖沙咀”、“大埔”、“菠萝輋”等。其中,“沙”和“咀”是典型的粤语地名,分别意为“由泥沙等沉积物形成的土地”和“向江海中突出的部分”。“埔”和“輋”是客家话地名,意思是“山脚平坦开阔的土地”和“山地”。这一类地名,和其他粤语区和客语区的地名是相通的,例如佛山有鹰咀沙,广东亦有大埔县,大埔县下有五家輋村。而通过分析粤语和客语地名的分布,可以进一步勾勒出历史上香港广府人和客家人的分布状况,是为香港本土文化的底色。


尖沙咀地铁站


第二,香港开埠与外国文化的进入,使得香港地名更为复杂。在九龙有两条路,分别叫牛津道(Oxford Road)和剑桥道(Cambridge Road)。英国人最初可能是想将这一区建设成教育区,因而直接用本土最著名的两所高校来命名。与尖沙咀、大埔这类传统地名相比,英式地名多是现代化建筑,实际上反映的是香港在城市化过程中所融入的英国文化。

除了英国,还有少数族裔。在港岛有一个地方叫做“摩罗街”(Moro Street)。这一区域原为印度人聚居区,葡萄牙人称之为“Moro”,故称此名。由此可见香港多元文化中,印度和葡萄牙等少数族裔的色彩。


地图上的剑桥道、牛津道

     

        第三,如前所述,香港地名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的多元,但事实上,多元文化互相的交融,在地名上亦能得到充分体现。这一现象,我将其称为更高层次的文化多元。香港有很多英语地名是通过对应的粤语发音而音译成中文的,例如Wilmer Street(威利蔴街), Chatham Road (漆咸道)等。但回归20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话使用者进入到香港,普通话亦成为香港的法定语言之一。这就使得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得以发生,当地铁或巴士报站的时候,会用普通话去读由粤语音译而成的英语地名,变成“wei li ma”和“qi xian”。尽管经过两次翻译后,普通话的发音已经与原本的英文发音相距甚远,听感上亦略有怪异,但也正是在地名这一平台,让三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时空去表达和融合。这一现象,也很好地体现了香港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引人入胜之处。


香港西环威利蔴街


电影《十年》剧照


香港地名

第二站

香港地名与历史多元


除了多元的文化,香港地名还是反映其多元历史的一条线索,去体现这座城市独特的发展历程。香港历史可以大致上分为三大时期——殖民地前,殖民地时,殖民地后,我们选取几个具体的例子,直观地看看不同时期香港历史的特征。

在割让成为殖民地前,香港地区在中国海洋贸易体系中已占有一定地位,为数不少的地名证明了这段历史,例如屯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为了扼守珠江口而设立的一个军事驻地。例如西贡,较为流行的说法是由于明代朝贡贸易发达,这个码头为很多西方和东南亚朝贡国船只提供补给,故称为西贡。再例如“香港”本名,就是运送东莞出产的莞香的码头。可见,香港地区最原始的功能就是海洋贸易。这与大部分因政治或军事因素而发展成大都会的中国城市不同,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民间商业,尤其是海洋贸易。


香港科技大学对出的西贡海面


殖民地时代,地名记录历史的功能更为明显。最为突出的是以英国皇室成员或港督名来命名的地名,例如耳熟能详的皇后码头(Queen's Pier)、皇后大道(Queen's Road)、维多利亚港(Victoria Harbour)就以英女皇维多利亚来命名。坚尼地城(Kennedy Town)、轩尼诗道(Hennessy Road)、德辅道(Des Voeux Road)、弥顿道(Nathan Road),分别是以第7、8、10、13任港督名来命名。28位港督中,有26位在香港留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地名。这类地名的出现,反映的是在殖民地时代的早期,香港的开发程度较低,尤其是在本地人较少的港岛和九龙。而殖民地政府主导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待命名的道路和其他现代化设施,就以皇室成员或港督名来命名。因此,我们可以对比港督的顺序和这些地名的所在地,大致上看出香港的城市化历程。但另一方面,这类地名的出现,本质上是对英国主权和英国文化的宣示。以致于二战的日占时期,日本人将英文地名全部改为日文地名,例如皇后大道改为明治通,亦是同一逻辑。


皇后大道中


九七回归,香港历史揭开新一页。这一时期的地名,虽然没有大规模地变更,但仍有几个案例可以体现出回归后的中国主权。例如香港特区的新地标,金紫荆广场,就以中央政府赠送给特区的金紫荆来命名。The Governor House,殖民地时代翻译为港督府,回归后英文名称不变,但中文翻译改为“礼宾府”,作为行政长官的居住地。还有一个较具争议性的例子,就是清拆皇后码头。如前所述,这是一个以英女皇名字来命名的地名,亦是英国皇室成员和港督登陆香港的地点,是英治香港的象征。尽管不少人反对,但皇后码头仍在2008年被完全清拆,这一标志性的地名,亦随建筑物而消失。


皇后码头



无论这一决定对与否,殖民地时代地名的消失,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这也正是地名能带给我们,对这座城市历史的一份唏嘘与感慨。





文:萧何(翻译自个人硕士课程作业Case Study of Hong Kong Toponymic Culture ——a reflection of the diversified culture and history,有删改)

图:萧何、网络

编辑:霍丫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