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学术志(ID:xueshuzhi001)
文 | 梆博士
人社部:
2018年大学、
公立医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
教育是天底下的良心活,
很多教师唯一求的就是个稳定,
但是随着《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革新实施方案》出台,
2018年已经快到半年,
全国高校和医院将中止事业单位革新,
保留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的属性,但是取消其编制。
很多老师的指望就是编制的稳定性和未来的退休金,
方案一出,很多老师都慌了。
此处取消教师编制指的是高校取消教师编制,
不纳入事业单位编制,改成各大高校自主聘用。
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增加高校的灵活性,
教师职称评定也将打破学历、资历、论文、
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统一的要求,以品德、能力、业绩为主要导向。
也会逐步完善津贴补贴制度,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收入标准,
让教师的平均工资不再低于公务员。
除此之外,医院也是如此。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其实从当初自缴养老保险开始,
编制存在的意义就不是太大了。
尤其是近年新入职的老师原则上早就不是“国编”,
而是“合同制”。
“合同制”的普遍实行即宣告编制时代的终结。
也就是说目前的国情是国编与合同制“双轨”并存,
造成的后果是“同工不同酬”。
解决双轨制的问题便是彻底取消编制。
那么教师编制取消后,
是否意识着教师的“铁饭碗”被打破?
教师又当何去何从呢?
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一个国家高校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科研的水平。
取消高校教师编制的好处是:
编制内外凭本事说话。
教师队伍中的事业编制,
就是教师职业的终身工作保证,
是铁饭碗的标志,
只要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就会永远留在政府统编的教师队伍之中,
全面享受党和政府给予教师队伍的各项福利和待遇,
也称为各个单位招聘时候,必须提到的一项福利,
就是“我有事业编”,
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
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
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而之所以要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
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
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
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图解编制与非编制
▽
目前高校在编教师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
事业单位编制一般由人事局编制办公室根据事业发展以及单位既往的人员结构来科学核定,一般情况下会适度给与较多数量,也就是指标较多,而单位发展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人情况下,可能会有空余。
1、在编教师,也称A岗
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
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
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
可以调动,退休后享有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
一般的入职时间比较长的职工都是这种情况,
而且教师个人的档案关系等也在单位。
2、非在编教师,也称B岗,有希望转为A岗
有些学校虽然编制已经满员,
但还是缺少教师,于是会公开招聘一批教师,
虽然不能及时给这些教师入编,
不过地方教育部门承诺等到有空编之后,
会给这些教师办理入编手续。
这些教师在教学期间的教龄,转正入编后会算入教龄,正常评定职称。
这些教师的工资,和在编教师差不多,甚至由于五险一金扣的少,
实发工资比在编教师还要多点。
但是至于什么时候有编制就不好说了,
所以非在编教师的心总是悬着。
很多院校改变了招聘策略,
新进入学校的年轻教师,刚去的时候都不给编制,
要看你三年的表现,比如要发表什么级别的论文,申请什么级别的课题,
三年后综合评定,
是否给与事业编制,
一些学校也称为B岗。
3、合同制教师
这类教师没有编制,而且永远不会入编。
教师的工资,参照在编教师发放,也不影响职称评定,
但五险一金是按企业险缴纳,而不是事业单位保险,
目前来看,这一点主要是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额度相差较大。
除此之外,合同制教师的稳定性也还可以,
如果不出现重大教学事故,基本不存在被解聘的风险。
4、代课教师或者外聘教师
有的学校,由于教师休产假或其他原因,
出现临时性教师短缺,又无法通过教师招聘的方式统一调配,
就只好雇佣代课教师。需要注意的是,
非在编教师和合同制教师都是通过教育局组织的统一教师招聘考试录用的,
与教育局签订聘用合同,工资由财政支付。
而代课教师是由学校自己组织招聘的,工资由学校自己发放。
一般情况下,代课教师的工资要远低于非在编教师和合同制教师,
而且代课教师一般不缴纳五险一金,
在原有教师回来之后,还会面临被解雇的危险,很不稳定。
取消编制后,又会给高校带来哪些影响?
有人认为,最明显的是会激励工作人员更加努力工作,
最重要的是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将不再有编内编外之分,
大家同工同酬,在待遇特别是离退休待遇上更加公平。
“退休金将按照目前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养老金制度交纳,
退休金的高低与交纳养老保险时间长短、数量高低相关,
多交多得,长交长得,这是非常公平的制度。”
但是也有不同的观点:
激流勇进型
有能力、有自信、有成果、有成绩、有抱负的老师自然可以不必留恋及原有的编制。
相反没有了编制的束缚,
此类老师当仁不让地“人往高处走”,
哪待遇好去哪。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保守折中型
对于只想好好干,
“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相对保守点的老师而言,
工作中不求作出太大的成绩,
只想在退休前安稳渡过,力争不犯错,每年考核通过足矣。
消极逃避型
有些老师占着炕不作为,甚至吃着“空饷”不上班,
或者干的差还“骂娘”,亦或是“禽兽行为”、
踩着红线什么的,这类老师极有可能因为“师德师风”问题而讨苦头吃。
“师德师风”的考评会成为一个关键。
高校取消事业编制已成定局,
对于过五关斩六将的事业编制员工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
如果全面进行改革,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一大批
原本拥有编制的员工不再拥有编制,身份也不再特殊,
成为货真价实的“劳动者”,瞬间等同于合同工,
这会不会导致他们跳槽,选择福利待遇更高的私立院校任职?
可能出现大家都朝发达地区的大学去挤,
反正没有编制了,那就是哪里钱多哪里去,
哪里平台大机会多,就去哪里,
试想西部地区的广大高校和三四线城市的高校靠什么留住人才,
势必会导致更多的教育不均衡。
编制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竞争力和活力,
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稳定局面,
如果全面取消编制,
有多少优秀人才继续在三四线城市或者西部偏远地区任教,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高校教师,曾经的高尚职业
稳定、受人尊敬,有退休,有假期,
一度成为年轻人追逐的理想职业。
但是,随着不断的改革,
这个职业也正在失去她的吸引力。
2018年,北京市部分高校就会彻底取消编制,
这份高校教师的工作会不会成为鸡肋呢?
首先,未来有保障的退休并轨进入社保,
老师们以前不缴社会养老保险金,现在也要缴,
以前的视同缴费。
但是,社会养老的问题是根据个人的缴费水平
来保障你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而大学一直是清水部门,
老师们缴费少,那注定了退休后很难保持不错的收入,
也无法达到现在教师们退休达到的水平,
于是国家推出来年金计划,但是还是很难保障达到现在退休的收入水平。
其次,医保也并入了社会总体医保,
取消了公费医疗,整体的保障水平与社会平齐,
原来的医疗保障水平有所下降,
再次,收入水平无法跟上社会发展,
北航一位老师找院长辞职,
抱怨每月6000元收入过低,
从而暴露了北京高校的收入水平,
甚至比不上我们自己带出来的本科生,
高校教师的整体收入水平在社会大潮流中整体偏低,
进一步影响很多优秀人才的选择。
最后,连稳定性也没有了,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
这真的不是一份好工作,
有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你是正在找工作的朋友,
你会怎么选择呢?
经过一系列改革,
你还会继续选择高校教师职业吗?
本文转自:学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