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煤三代”李建章与上湾煤矿的“四个第一”

神东煤炭 图说神东 2023-02-21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今天起,图说神东推出“神东创业故事”系列

第一篇推出的主人公叫“李建章”

他与上湾煤矿有“四个第一”

一起来看吧



2003年,携着“煤三代”身份的李建章从老矿务局“转战”到了刚建成投产不久的上湾煤矿,成为上湾煤矿组建的第一支综采队中的一员。2009年,李建章调离上湾煤矿。2018年,调任寸草塔二矿党委书记、矿长。在上湾煤矿的六年间,李建章参与并见证了上湾煤矿创建了第一支综采队,世界第一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国内第一个300米加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国内乃至世界首个6.3米大采高重型加长工作面,与上湾煤矿一同书写了一段快速发展的传奇。

李建章的第一个“第一”

第一支50人的综采队


2003年5月,上湾煤矿第一支综采队正式组建,全队只有50人,平均年龄27岁,是当时神东最年轻的一支综采队伍。当年,29岁的李建章幸运的成为了这支队伍中的一员。而且,李建章还接到了个重任:担任采煤班班长。

“刚刚组建的综采队人员短缺,队员除了原来上湾煤矿干连采的一部分人和新分来的复转军人以外,剩下的就是和我一起从老矿务局综采队‘转战’来的。这也意味着,唯一干过综采且有经验的只有我们从老矿务局来的这一部分人,而这一部分人在全队中只占三分之一。”对于当年刚组建队伍时的人员情况,李建章记忆犹新。

怎么办?只能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钻研,当好其他人的好榜样、好师傅。“虽然,我有综采队的经验,但当时上的都是进口设备,说明书、标识都是英文,我只能抱着字典和说明书在设备旁边对照着学习,跟在安装师傅后面仔细看,不懂就追着问。”


李建章夜以继日地与时间展开了赛跑。白天,他翻英语字典、认真研究进口设备的操作方法,查找工艺流程中的隐患点。晚上,他在蚊虫叮咬中研究和翻译进口设备说明书。

终于,一本厚厚的进口设备说明书被李建章翻译成了通俗易懂的中文说明书。在生产初期,对生产和检修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队里也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的奋斗目标,以“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为主攻内容,制定了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做到学习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浓厚的学习风气,使每一人做到了一专多能。

生产初期,人员短缺,设备故障多。李建章至今记得,有一次,由于支架配套存在问题,在推移机头时造成运输机过渡槽定位销、哑铃销耳座均被推断。故障发生时,检修班班长曹文龙刚下班不久,正要吃饭,接到电话,他放下碗筷,带着几名工友不到半小时就来到井下。故障部位正处于没膝深的水坑中,如果等排完水再检修要耽误很长时间,曹文龙二话不说,俯身钻进又黑又冷的水坑。一个销子30多斤重,人钻进机器底部,泡在泥水里吃不上劲,曹文龙咬牙坚持,又卸又安,足足一个多小时,终于换好新的部件。当曹文龙从机器底下钻出来时,黑稠的泥浆从他的头上、身上往下淌,可他并没有马上升井,而是盯着设备重新运转,一切正常了才离开,那又湿又冷的棉衣在他身上贴了七八个小时。

后来,大家处理机械故障的时间越来越短,比如处理断链故障,由最初的十几个小时缩短到四五个小时,大大降低了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在克服了一些短期的困难之后,10月份,上湾煤矿综采队正式开始生产,当月产量就达到了七十万吨。“一开始,许多人怕我们担不起这项硬任务,没想到我们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当时每一个人都憋着一股子劲,大家的势头很足。”李建章回忆道。

到了2004年的4月份,上湾煤矿综采队平均每个月的产量都保持到了八九十万吨。取得了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们提出了一个铿锵响亮的口号,“永争第一,不当第二”,至此上湾煤矿综采队真正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李建章的第二个“第一”

世界第一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


从2004年开始,连续几个月综采队的产量达到了八九十万吨,上湾煤矿领导算了一笔账,照这个势头下去,年底就能实现千万吨。上湾煤矿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了建设世界第一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

此消息一传出,得到了综采队广大员工的热烈响应,一时间,综采队成为上湾煤矿增产创产的主战场。




此时的李建章被任命为上湾煤矿综采队副队长。一边是产量的压力,另一边是安全的压力,双重压力,让他倍感责任重大。“老矿务局工作的经验告诉我,必须从基本做起,从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安全意识抓起,我们每天利用下班后的1个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还有采煤技术员负责监督。那年,我们不是在产煤,就是在学习。

安全是高效生产的保证。那个时候,每天检修和更换大型设备及配件,是安全最薄弱的环节。于是,李建章就带领大家根据总结出来的经验,实行了开机前、停机后的“手指确认法”,即在每次开机前,开机人都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确认,并通知附近工作人员,等得到回复、确认安全后再发送开机命令。停机后,停机人必须对自己已发送的命令进行口头复述,确保做到万无一失。此外,安排专人对一班两次检查设备各部的温度、震动及运行状况,对查出的问题作好记录并及时维修,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生产时,有着多年老矿务局井下工作经验的李建章带头垂范,为年轻的矿工做榜样。一次,工作面机尾处遇到大面积沉积构造,将几台支架压死,对生产造成了影响,李建章临危不乱,边与领导商议解决办法边带班排险,在井下一干就是20几个小时,由于工作面水大,升井后他与很多矿工兄弟身体都被泡白了。“当时,生产正值困难时期,一些员工感冒发烧,都坚持下井,下班后再去输液。”当年艰苦奋斗的经历,至今都被李建章认为是制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当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一切工作稳步推进时,大家利用改革与创新,及时化解生产实践中遇见的各种问题的热情空前高涨。比如,针对工作面开采初期运输机频繁过载的情况,他们想出了在运输机底链及链轮上加水润滑的妙招;针对大块煤经常堵塞运输机机头的问题,他们将机头段输送机滞后推移,提高了生产能力;针对煤层起伏较大时转载机被压死的现象,他们加高转载机与马蒂尔的绞结位置,抬高转载机的漏料口高度,使问题迎刃而解......

这些改革与创新,来源于综采队员们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源自于他们对大采高设备的深入学习和全面了解。队里曾先后成功组织了煤机左右滚筒、煤机、运输机和转载机链轮等多个大型设备及其配件的回撤和更换工作,从未发生过一起人身伤害事故。

2004年年底,上湾煤矿综队在建队的第二年,不负众望,创造了世界第一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

李建章的第三个“第一”

国内第一个300米加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2005年,随着综采工艺日益成熟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回采率,上湾煤矿在原来240米长的综采工作面基础上,延伸了60米,建成了国内第一个300米加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对于这一次采煤生涯上的重大变革,李建章深感自豪,“当时传统煤矿综采工作面布置的平均都是150米长的工作面,神东的基本是200米到240米长,而我们一下子建成了300米加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使整个采煤效率大幅度提升了,感觉特别牛。”

改革创新可以推动采煤效率大幅度提升。然而,工作面加长,矿压显现变化大,安全压力也更大,这也意味着每一个人的责任更加重大,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

“工作面长了,影响最大的就是片帮。我们在检修中,尤其是更换截齿时必须进溜槽,就靠近煤帮了,为了保证作业安全,我们就在护帮板上挂一些防护设施;还有就是片帮下来,大块煤比较多,容易堵塞运输机溜槽,一堵就影响了工作效率,于是,我们又制作了压碎大块煤的装置,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另外,矿压大了,顶板就会漏顶,我们割煤时,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留顶煤……”李建章回忆起当年的困难仍感慨不已,也睿智地洞察到“创新”的重要性。

正因为有了多项创新,采煤才能实现革命性变化。而在这一场场关于创新持久而有深意的现实和历史的对话中,除基础创新外,上湾煤矿还充分发挥从上到下示范引领作用。

在工作面开采的困难期,几名队干每天轮流盯在井下,有时井下出现情况,要在井下连续指挥作业8个小时以上,升井后顾不上洗澡换衣,就赶到会议室参加下一班的班前会,而后在更衣室长椅上休息片刻就又投入工作。

检修班的员工虽然上白班,但他们除了正常跟班作业外,一旦设备出现状况,半小时之内必会赶到现场。遇到搬家倒面、新上设备,他们都要夜以继日地盯在现场。

“虽然压力大,但是大家的势头很足。那个时候,我们差不多一个人会干所有的工种,煤机司机去吃班中餐了,别的人就顶上去继续采煤,生怕浪费一点时间。”那年的情形,让李建章记忆深刻。

“那时,我们有很多正向的激励措施,比如一个班干够8刀煤,个人就会得到矿上的实物奖品,我还得过一个印有‘上湾煤矿’几个字的水杯。再到后来,我们奖励的是饭。只要一个班干完或者是超出了任务量,升井了矿上就会在大食堂摆下一桌子庆功宴请我们吃大餐,很多时候管安全、管生产的领导也会参与其中,我们边吃边讨论工作经验,大餐宴在一定意义上其实是一个特殊的交流宴席。”

据李建章介绍,到了后来,大家变压力为动力,势头越干越足。有时候,一个班来接班,另一个班的煤机司机还不愿意交付遥控器,下一班怕影响他们班的生产进度,就相互抢遥控器。

重任前,综采队团结、务实、进取、创新的精神和作风始终没有变,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李建章带领全队战胜地质构造变化大及大采高带来的种种困难,让当年的原煤产量达到1160万吨,再次创造了纪录。

李建章的第四个“第一”国内乃至世界首个6.3米大采高重型加长工作面

2007年,对于上湾煤矿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上湾煤矿发生了两件大喜事,一件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原神华集团联合立项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开始在上湾煤矿试点,在全国仅有两个试点煤矿中,上湾煤矿就是其中一个;另一件是,建成了国内乃至世界首个6.3米大采高重型加长工作面这两件大事不论哪一件都与上湾煤矿综采队息息相关。2007年4月,上湾煤矿51202综采工作面顺利贯通神东第一个6.3米重型大采高工作面。由于覆盖层比较厚,在末采及贯通期间压力显现比较大,李建章合理安排煤机司机,根据地测站给出的数据科学合理地调整工作面,为工作面设备的顺利回撤打下良好基础。


“到了2008年,51203综采工作面遇到沿推进方向约350米、落差有3米的大构造及冲刷体时,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那个时候我们差不多每天的入井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大采高工作面运转中,有很多令李建章难忘的困难。

“为了减少对构造的截割量,结合底板的岩性比构造的硬度小的现状,我当时建议实施了‘割底甩构造’的回采工艺,不仅减少了对设备的冲击损坏,而且加快了推进度,大大降低了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可随着割底深度的增加,工作面中间段与机尾段的落差达到了10米左右,机尾与工作面过渡段的角度过大,对设备及生产带来威胁。”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李建章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为了寻找解决办法,他连续跟了3个生产班,仔细观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30多个小时的不间断观察、分析,最终找到了割回风顺槽底板以减少过渡段角度,保证了工作面底板的平缓过渡,找到了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有力地加快了割构造的推进度,缩短了过构造时间,为该矿全年生产任务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另一边,综采队成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重点试点区队。在推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基础上,2008年,李建章又自主创建并在全队推行了“综采队员工安全绩效考核储蓄(JC)管理办法”,坚持日检查、周考核、月评比制度,将安全结构工资占总工资的比例调高到了50%,当月兑现,奖罚严明。

为了方便于考核和统计,李建章又积极沟通协调与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教授,开发了考核软件。不仅为全国煤炭行业班组建设管理提供了范本,而且填补了班组建设缺乏硬件支持的空白。该管理办法分《职责范围及扣分标准》《现金罚款处罚标准》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工作质量、工作态度、本质安全体系四方面159个条款。其中安全方面主要内容为:三大规程的遵守情况、安全防护用品的佩戴、危险源的掌握与应用情况、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情况、自保互保意识、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最显著的优势是现场操作时进行的考核,对煤机司机、支架工、刮板运输机司机、控制台司机、马蒂尔司机、超前维护工、检修工等工种岗位实现“人、机、物、环境”和管理的统一,强化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严格管理流程、操作程序和操作标准,推行精细化管理,把风险管理技术和人的行为管理纳入了安全管理体系之中,使员工职业健康、环境保护、全面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得到了紧密结合。

科学发展、安全高效的生产局面是靠创新得来的。李建章与全队员工通过创新,自主完成了综采工作面控制台的集中控制、综采工作面机尾自动挡风帘的制作及应用、马蒂尔自动扫煤器、综采机头红绿灯等多项小改小革。为了更好地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队里还自建了一个小型维修厂,对日常设备的小故障进行维修,为矿里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

在全体人员的艰苦奋斗下,2008年,上湾煤矿综采队打破了本队2007年年产原煤1160万吨,月产原煤109.5万吨的中国企业新纪录,创年产原煤为1204万吨,月产原煤为116.4万吨新纪录,成为全国首个年产1200万吨的综采队,创造了一个综采队连续5年超千万吨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综采队的“大哥大”。

到2009年,李建章调离上湾煤矿时,上湾煤矿取得连续10年生产煤炭7600万吨,全矿10年安全生产无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机电事故,综采队历来安全生产未发生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机电事故的巨大成绩。这其中,凝聚着像李建章这样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勇于创新的甘于奉献与对煤矿的深深热爱之情。



来源 | 图说神东(ID:tushuoshendong)

作者 | 神东全媒体记者 梁小燕
通讯员 | 神东寸草塔二矿李庆伟 李彦荣

编辑 | 惠小图

校对 | 霞小图


猜你喜欢 

「神东名片」在央视露脸的自动化割煤技术,揭秘背后的明星团队!

恭喜!神东煤炭集团“七一"表彰名单来了!快去@你认识的人!

总招27073人!2020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

厉害!锦界煤矿对面彩票店里,30多人合买彩票中了1031万元!


看完记得点“在看”&点“赞”

给小图一朵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