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神东|国内首个!就在神东!
神东发展变迁,你我一起见证!
2021年,神东煤炭集团新闻中心特别推出《见证神东》栏目,以神东矿区3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为主线,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展示神东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党建引领、民生工程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与大家一起重温历史、见证变迁、展望未来。
神东发展变迁 你我一起见证
本期一起见证
全国首个2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全国每产20吨煤
就有1吨
来自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
截至目前
神东已累计为国家生产清洁煤炭超30.94亿吨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能源安全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里的故事
是中国煤炭工业“蜕变”发展的故事
也是中国煤炭人开拓进取的故事……
塞北高原一列列满载着“乌金”的火车飞驰而过商品煤装车外运列车2900万米的总长度
超过明长城+长江+长征的总长这长度不仅是一年的数据记载更是一个煤炭企业激流勇进的历史篇章
无论走到哪里
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神东煤”
他们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等地的“免检产品”
享誉全球
这个地方叫神东全国首个2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30多年的发展
以千万吨矿井群为特征的神东模式
创造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奇迹
成为世界煤炭行业
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煤炭生产的典范
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
建成了千万吨级矿井群
13个矿井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
12个矿井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
6个煤矿单位安全生产十周年以上
所属13个矿井全部入选
中国煤炭企业科学产能百强矿井
一分钟,煤机产量41吨煤
一分钟,洗选加工376吨煤
一分钟,剪板机下料4到5块
一分钟,8.8米超大采高割煤50吨
一天,自产煤日均装车达100多列……
这里
2020年产量完成18879万吨
全力确保了国家煤炭生产和供应
不折不扣落实“春节”“五一”“国庆”
及全国“两会”等关键时期煤炭保供
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中
发挥了顶梁柱作用
抬头是荒山,低头是河滩
有风沙一片,无风一片沙
这是上世纪80年代
神东拉开了煤田开发的序幕
卯足了劲儿准备全力起跑的建设者们
在必须要解决的发展课题前加快了步子
要把地下的黑色宝库挖出来
把地上的绿色宝库建起来
这里累计为国家生产优质煤超30亿吨如果装满一节节C80的火车车厢
首尾相连可绕地球十圈之多
画卷展开
这是令世界惊叹的神东故事……
一起来见证
齐大兴
1988年任华能精煤公司办公室主任
当时非常艰苦。没有自来水,每天用塑料桶打一桶浑浊的井水,沉淀一下,就是一天用的水。遇到停电、停水,好几天就只能吃泡子里面的水。 吃饭没有青菜,连咸菜都得去包头买。神东发展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大柳塔煤矿在设备、技术等方面
大胆探索
形成了一井一面年产1000万吨的生产模式
2003年大柳塔煤矿一矿两井年产2076万吨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煤矿
大柳塔煤矿具备3300万吨生产能力
再次跃升为世界第一大井工煤矿
这只是神东千万吨矿井的缩影
以大柳塔煤矿为“摇篮”
神东千万吨矿井群惊艳亮相
神东不仅使中国煤炭行业
从小规模往大规模、规模化发展
更驶向更高效、更智能的领域
2005年
神东成为世界首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2010年神东原煤产量突破2亿吨
成为国内首个2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2011年
神东商品煤产量突破2亿吨在这里成为一个个现实
一起来见证
韩伟
补连塔煤矿 培训组主任
“我上世纪90年代进入补连塔煤矿,从普通矿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很感慨。建矿初期我是炮工,下井要背着30多公斤重的炸药,步行四五公里才到工作面,期间还要上390多米的长坡。采煤方式和辅助运输都以人工手动为主。现在智能化的采煤以前想都不敢想,我觉得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塞上风景换新颜却成为最美的延伸
从开发建设初期到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神东人善始善终,久久为功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
不断创新治理技术与模式
走出了一条主动型绿色发展之路
在这里
植被覆盖率从3%-11%上升到65%以上三百多平方公里环保绿化面积生动讲述了发展与保护的动人故事成为横贯黄河流域的“生命之绿”
一起来见证
何镇
大柳塔镇敏盖兔村支部原书记
“那会的风沙一刮开天昏地暗。矿区全是沙土路,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下雨天路上全是泥,只能走河槽。以前光想着种地,自从神东把村里居住环境改善后,我们才想起种树。现在神东的绿化做得真是好啊!和以前对比真是天壤之别。”
惊艳世界的成就铸就未来
在这里
煤炭生产坚持安全为天向着“零伤害”迈进
成为国内首家
仅“十三五”时期
创出连续生产975天、产煤超过5亿吨
的安全生产新水平
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贡献了神东力量
我们一起见证
作者 | 神东全媒体记者 何芳部分素材来源 | 神东全媒体记者 张小艳 梁小燕 刘娜 杨斌 张凯 大柳塔煤矿 刘会祥 著名摄影家 李卫等编辑 | 何小图校对 | 惠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