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二线城市如今放大招留人,当初是怎么“赶人”的?

2017-08-19 陆家嘴金融圈

来源:说钱(iShuoqian)  作者:钱哥


最近几个月,城市的人才竞争大战显得格外火爆,其中几个二线城市在这场大战中最是求贤若渴。


武汉、长沙、西安、成都等二线城市里的排头兵们,为了引入人才,留住人才,甚至推出了送户口送房子又送钱的“抢人计划”。


这些诱人的人才政策经过媒体的鼓吹,的确让很多身在北上广的年轻人开始考虑择一座新城而居。


然而,当很多人都在蠢蠢欲动时,我的一位同事小张,却对这类新闻毫不动心,甚至嗤之以鼻。


为何他会对二线城市有如此印象呢?曾在武汉上学,如今在北京工作的他,讲出了他的经历和感受……



以下是小张的叙述:


多少个黄昏周末,我打江滩走过,又望着滚滚长江心潮起落。



1



 很多毕业生都对武汉有一种怨。



2014年6月,我带着未知和惶恐走出了校门,回想起近几个月找工作的经历,我对这个城市早已没有了半分喜爱,甚至有些憎恨。


武汉是全国著名的大学城,算上高职高专有69所高校,985两所,211七所,普通一本两所,二本十二所,还有几十所高职高专。


这里有一条按学历高低、学校排名形成的高校鄙视链和求职鄙视链,它如一道命运审判,时刻敲打着无数毕业生有限的自信和尊严。


唯一的例外,是当初我在新东方面试老师的时候,第一个上台的985高校硕士被当场淘汰,这或许是我第一次在武汉看到理性对待学历与能力的问题。



有一次在一个大型招聘会上,我发现了武汉某知名地产公司现场招聘。我把招聘简章认真看了一遍,“985/211重点高校优先”,我心里顿时泄了一口气,无奈地走了。


走了一阵,我又不甘心:985/211优先,没说其他不要啊,何不拿作品去试试呢?就绕了回去。


“您好,我是武汉**大学广告专业的应届生,我对您这边的文案职位很感兴趣,这是我的简历作品。”我一边说,一边递交上一纸简历和十几张个人作品。


翻了几页,招聘人员说,“嗯,作品不错,回头我会把它交给我们总监的。”


但是我走开不远漫不经心回首之间,我看见她们两个交头接耳,然后我的简历和作品被扔进了垃圾桶。


后来听一个做HR的同学说,最开始工作的时候筛选简历,基本上就是以学历来检索,有些公司在查看邮箱时,非211高校即便投了简历也不下载或者查阅。



2



每个在武汉读书的人,不能说对它没有感情,一旦毕业却都会有逃离的迫切。


正如那句歌词:


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用心良苦》


近代武汉,在清末、在民国,都是中国响当当的一线大城市。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武汉的经济发展与沿海地区就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可以说,在产业结构上,武汉是个严重偏科的优等生——总成绩貌似不错,实则有着不堪一击的软肋。



武汉有汉阳造、楚天181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却在商业和文化之间失衡,汉阳造更是沦为影楼、酒吧、餐厅汇集之地;


武汉有位列全国十大报业集团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新媒体浪潮席卷大潮下,却没有亮眼的成绩;


武汉有光谷这样全国知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却在互联网版图中没有一席之地。



英雄无用武之地,大学生不逃离武汉另谋出路,难道要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吗?


比如说,武汉没有什么像样的广告传媒公司,就让大量相关专业大学生被迫出走。


因为没有大型企业有广告公关服务外包,所以就没有能够产生比较正规大型的广告公关公司。除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服务一些小客户,更多的是作坊式的广告物料制作部,比如制作个“麻辣小龙虾”的灯箱。


在武汉的国际会展中心、丁字桥人才市场和洪山体育馆,每年有几十场、上百场招聘会,却从来看不到一个知名企业。



鲜为人知的企业知名度,工资待遇还低的惊人。不少人从丁字桥人才市场出来,就在傅家坡长途汽车站买好了去往远方的车票。


一个毕业后在武汉呆了一年半,后来又南下深圳的同学这样评价武汉:“人脉和技术是武汉的硬通货,武汉不尊重文化知识,所谓的注重文化也仅仅是体现在文凭和学历上。”


当初,他在武汉某公司提了很多次的点子,都被上司枪毙了,部门里面没有人敢对这位211高材生的决定提出异议。后来他把这些点子从武汉带到深圳,得到了现任老板的赏识。



3



汉口在1858年成为通商口岸,但武汉至今也不是个开放的城市。


如果说北京的普通话可以畅行中国,广东的粤语也能根据影视印象听懂一二,那么武汉话在外人眼中就完全听不懂,甚至有些粗鲁。



“搞么斯唦”“跟老子牵远点”。这两句话,第一句话听着刺耳,第二句以为是让你把什么动物牵走。其实并不是,仅仅就是想说“你想干什么”和“离我远一点儿”。


语言上的障碍,在生活中经常会闹误会。我曾在公交上目睹一个外地人跟本地人发生口角冲突,外地人听武汉人说话像骂人,就动起手来,其实武汉人只是吵吵了几句。但是武汉话独特的发音和语气,就给人一种强烈的火药味。


一些公交车报站名的时候,也会用武汉话来报,这会让不少听不懂武汉话的经常坐错站。


武汉话就是一种城市间的暗号,懂的人粗口回应,不懂的人呆立无语。


武汉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很多事情不通过关系是无法搞定的。


我在毕业前找了一份实习,是国内某大型公交车传媒公司与湖北电信合办的部门,工作内容就是提供原创内容和编辑稿件。但是在任何渠道都查阅不到有招聘信息,我看到招聘信息来源还是在班干群某老师发布的。


遇到投递简历无门的情况,也是稀松平常的。很多公司的官网,或者在招聘网站,常年没有任何招聘信息的。



通过熟人渠道招聘的,还算有开放性,还有一些特定渠道招聘的。考研的时候在武汉大学文学院网站翻阅,很多出版社、报社的招聘信息也挂在网页上,而在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


在你的顺与不顺之间,有时万事俱备,就欠一个熟人,或者一层关系。


得到好处的沉浸于武汉浓厚的人情味,感到不公平竞争的痛骂武汉落后闭塞。它横跨长江,展开双臂,拥抱的却是熟人,对于陌生的面孔,是很少会正视一眼的。



4



没有人讨厌人民币,但是大多数大学生都憎恶武汉的工资。


武汉是中部六省最大的城市,有着最发达的商业,物价几乎接近一线城市水平。



武汉又是个每年会输出大约25万大学生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个典型的僧多粥少的买方市场。


2014年城市GDP,武汉比杭州多七百多亿,可人均工资水平反而低一千块。到了2016年,武汉GDP和成都几乎相当,但人均工资水平却比成都低一百块,成都比武汉还多五百多万人,人均工资比武汉多发了五个亿。


并非武汉的公司给不起高工资,而是人才市场的供过于求和相互竞争,让公司打起了收购原料式招聘人才的坏主意——能便宜尽量便宜。


工资低——人才流失——低水平应聘者浮出——进一步降薪招聘——更大规模人才流失——企业发展受阻,武汉的人才市场和企业发展就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武汉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远不及政府主持的各种建设。


在这一波城市发展红利中,提前囤积房子和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受益最大,城市的扩张和房价的猛涨,往往一夜之间就让他们轻松积累起上千万的财富。这些人往往是维护高物价水平的不可或缺者。


在武汉,你能看到大学生下班后的疲惫,却看不到领完工资时的喜悦。你能感受到工资所代表的数字,却体会不到它给你带来生活上的辛福感。



5



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到底有多大的差别,我曾经对朋友这样说:一线城市的人,是为人生而苟且,即便当前没有出人头地,蛰伏之中却斗志不减;二线城市的人,是为生活而苟且,即便知道没有出类拔萃的机遇,疲于奔命之中往往自我安慰。


每每有朋友规劝早日回武汉相聚,我都会首先想到两个城市之间的差距和实现梦想的空间,难道又要回去面对那一堆糟心的事儿?


我所面对的,是武汉的问题。还有更多的年轻人,在毕业之后奔向北上广深,他们的内心深处,何尝没有一种当初的记忆之痛?


现在,武汉、南京、成都、长沙等城市,纷纷抛出橄榄枝,放出送户口、买房优惠等大招来吸引毕业生留在当地发展。



但是,它们似乎更应该反思一下,这么多年以来,毕业生为何都离开他们生活学习四年的地方。中国人都有怀恋故土的情结,能够让人舍弃这份情感,到底是怎样一种无奈!


一套房子加户口,能撑得起年轻人的梦想吗?如果这些暂时留下的年轻人,追寻不到自己的梦想,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又何尝不会再次投奔北上广深,成为二线城市的短暂过客。

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说明: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读者群持续开放、入群规定动作:

1,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并截图;

2,加微信 wk2848780872 并出示截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