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 产 2000 吨 !又 一 科 技 成 果 落 地 !


日前

我校贾传坤教授团队

将废旧沥青“变”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成果产业化

被媒体广泛关注

科技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报等

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



科技日报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学报


中国教育报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湖南省教育厅官网








日前

我校储能研究所

贾传坤教授团队

浙江八咏新型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就团队自主研发的

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油石高效分离沥青回收

及资源化利用等领域设备和材料

签署1400万元专利许可使用合作


贾传坤展示其团队制备的高性能低成本锂/钠/钾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

标志着我校此项

既能高效油石分离

又能资源化利用废旧沥青

大幅降低电池负极材料成本的

重大颠覆性技术成果成功转化落地

启动产业化进程






创新开发油石分离技术 

实现废旧沥青高资源化利用

据了解

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每年养护产生的

废旧沥青混合料2亿吨

但循环利用率较低

造成了严重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

推动废旧路面、沥青等材料的

高资源化利用

成为当亟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

主要通过

新旧料直接掺拌使用的方式

但制造出的再生混合料品质和

旧料利用率均较低


贾传坤团队正在进行实验

此外,我国也有尝试利用油石分离技术

对旧料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方式

但存在油石分离不完全

小粒径石料提取难度大

石料损伤大等主要技术难题

因此,油石分离技术

一直未被广泛用于实际工程


贾传坤团队开发出了

更经济、高效、简便的

油石分离技术

解决上述难题的同时

还能利用其开发来源广泛

成本低廉的负极材料原料








年产2000吨 预计今年底实现投产

贾传坤教授团队这一研究

全球首次实现了

以废旧沥青为碳源

制备高性能低成本

锂/钠/钾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

以及固废道路垃圾的“变废为宝”


突破了传统交通领域

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瓶颈

为深化废旧交通材料循环利用

构建绿色交通提供了新途径

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团队油石分离技术完全分离不同粒径的石料


贾传坤透露

目前油石分离设备已完成

年处理10万吨/台设计

年产2000吨沥青基电池负极材料

生产线已在生产制造


预计今年年底

油石分离设备和负极生产线实现投产


间隔不足半年

这已是贾传坤团队

第二项落地转化的重大科研成果

此前,贾传坤团队

将其发明的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

10项核心专利技术进行转让

携手企业共同致力于

超高性能大规模储能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关键材料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此前,贾传坤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深耕电化学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的研发,开发了世界首款液流电池用大尺寸石墨烯电极低成本隔膜和双极板等关键材料。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

近年来,学校加大力度

持续推进科研供给端

与市场产业需求端深度对接融合

通过培育产学研用畅通对接的科研生态

强化科技成果质量提升的科研氛围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对接平台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科研机制

一揽子政策


团队油石分离技术技术链:废料-分离剂-分离出石料和沥青-负极材料


让科研工作者兼具

“科学家+工程师”双身份

真正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

“最后一公里”


仅2022年,学校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项目数566项

合同总额超2亿元





END

来源:材料学院

文字记者:叶正芳

摄影:李泰儒

编辑:罗楚燕

责编:晏宇轩

审核:伍佩桢

终审:黄婧 任志祥


▼往期精彩回顾▼

冠军 + 一等奖 + 唯一最佳 !

稳就业!

长沙理工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1 2 3 3 9 !

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1609634344@qq.com


打造长沙理工大学

 最有影响力的校园传播平台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为贾传坤教授团队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