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他们竟然在路边做这件事!
凌晨时分,城市开始酣眠
有一群人却悄然出没
或侧耳俯身
或趴在冰冷的地面上
用他们的耳朵去给这个城市“听诊”
这群“举止怪异”的人
你可否在深夜的街头见过他们的身影呢?
“听漏工”是他们的名字。他们通过一系列听音设备发现可疑的漏水点,并进行维修,城市的水脉安全和他们密不可分。
△车流旁辛勤工作的“听漏人”
01
一天的工作从晚安开始
冯凯是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汉口供水部漏控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从事听漏工作已有15年,目前是该区域检漏三队的队长。
晚上8点,吃过晚饭之后,来不及向爱人和孩子多几句呢喃和叮嘱,他准时来到供水部和其他3位同事集合,开着抢修工程车便出发了。
△俯身侧耳的冯凯
到达检漏区域的起点后,冯凯从后备箱拿出一个听音机。把听音机的探头放在地上,挪几步,听一听,再挪几步,再听一听,只为检测出漏水的可疑点,必要的时候,还是要靠耳朵去听才行。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他们会首先去一些背街小巷的漏水点来听,等晚上10点、11点的样子,路上的人和车都更少了,再去听大马路上的漏水管道。
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夜色下的武汉
△悄然出动的“听漏者”
02
存在耳朵里的“记忆宫殿”
对于工作,他们认真得近乎严苛。在冯凯看来,每一个漏水点都要反复地听、反复地对比,才能准确找到。确定漏水点之后,就意味着要对管道进行及时地维修。听得越准确,定位的漏水点就越精准,维修时需要开挖的范围就越小,才能尽可能减少扰民的情况。
△“管道医生”在仔细检查
在外行看来,他们的工作好像只是听听声音罢了,但此中艰辛,也只有冯凯和队友们才知晓,没有3到5年经验,根本难以把握。
听音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必须高度集中在一只耳朵上,听久了,是颇为伤神的。
△精神集中的“听漏人”们
有时候每100米就要听上几十次,一个晚上听上千次也实属家常便饭,凌晨3、4点下班已是常态。
03
“温柔”夜色中的管道医生
3月的武汉,半夜的温度仍旧很低,空旷的马路上除了他们几个之外,几乎没有行人,只有风一阵又一阵的吹。
△寒夜里岿然不动的“听漏人”
但这样的天气,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勉强算得上是“温柔的夜”了。冬天时,夜晚零下十几度,寒风大雪,武水集团的听漏工们仍旧是365天在岗,守护武汉这座城市的供水系统。
业内将这个职业称为管道医生,职业带来的使命感,正是冯凯他们可以坚持从事这样日夜颠倒的工作的原因。除了工作以外,冯凯对于国家也有着同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20年的火神山项目建设,他都有参与,利用自己职业所长,对现场听漏保供工作尽职尽责”。
△“火神山”项目现场的武水人
△参与疫情时期志愿服务的“听漏人”
每天都是深夜上班,冯凯家里人最开始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理解,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但是队友张磊的孩子才2岁,他家里也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还有二队的陈队长,他和爱人都上夜班,他儿子正在上初三,成绩不是很好,他也很自责。相对于自己,冯凯更操心队友们生活上的难处。
04
地上、地下的“两个世界”
由于城市道路多次更新,路面厚度不断加厚,钻孔的难度也在日益增加。有时,为了找到准确的漏水点,会在几米之内钻多个孔。即使是在寒冷的午夜,几个孔钻下来,汗流浃背也是常态。
△寒风中的检漏工们
在冯凯和队友们的心中,一座城市有地上和地下两个世界,地面上的世界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高楼林立、热闹繁华;地面下的世界是日常不会看见的,管道交错,川流不息。
△“管道医生”在管道间游走
无论是热烈的夏,还是刺骨的冬,一年四季,他们日复一日,用双脚丈量着武汉这座城市,用耳朵倾听城市的“地下世界”,找寻管道漏水的蛛丝马迹,才能保证地下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地上生活的井然有序。
2020年武水集团汉口供水部有一线听漏人员41人,在汉口区域内,全年准确查出漏水点3909余处,全年保守估计节水300余万吨。
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吃水不忘挖井人,而这些城市的夜行者,也理应被我们所铭记。
THE END
出品: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策划:Mount Water、 言身寸、Ton
校编:Mr.Z、雪、heuyond
排版:饭
设计:Pan、Dary.熊
点击下方图片,访问武水在线
获取更多用水相关信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