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震惊 | 《芳华》背后

2017-12-25 淡水 四季美文

《芳华》背后 

作者:淡水


《芳华》上映,好评如潮,口碑票房俱佳。然而我却如鲠在喉,有不吐不快之感。


严歌苓有过在部队跳舞的经历,冯导在部队文工团干过舞美,这两个行当在部队,与金戈铁马相比,都是偏门僻科,因此,我不太认为他们能写出、导出真正反映军旅生活、军人情怀的伟大作品。写些顾影自怜、自期自艾的东西,倒是有可能的。


闫肃老师说过,军人也有”风花雪月”,不过那是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我认为这才是英雄的浪漫主义精神、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因此,闫肃老师的作品,脍炙人口,久久流传。



我不认为《芳华》能成为久映不衰的佳作。


无论《芳华》也好,《集结号》也罢,反映出来的,似乎都是人性的自私、冷漠,还有,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故事都是在军营的背景,而且,还隐隐透露出个人在组织体系中的挣扎和无奈。


指向不是很明确吗?


军人是最讲情义的,因为战场上要生命相托;军人是最为宽容大度的,是最有大爱情怀的,为了国家民族,他们可以牺牲生命。前些年有个段子,什么几大铁之类,其中就有‘’一铁”叫“一起扛过枪”,可见军人之间的感情融洽紧密到了各种程度。可是,《芳华》里的军人呢?


有人说,《芳华》在抹黑我们的军队,在抹黑我们最可爱的人,我觉得讲得很对。



一片树叶,有人只是看到了叶从枝落,有人却预感到秋天将至。《芳华》也是如此。有人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人性,有人从这部电影里却看出了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队要练军备战。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芳华》描写的军人、军队呢?


看《芳华》,没有阳光明媚、扬眉吐气之感,除了压抑还是压抑,除了阴暗还是阴暗。这样的电影,主创人员想达到什么目的?


好莱坞拍过很多战争片,看了总有荡气回肠的感觉,电影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好莱坞的军旅片,好像还没有《芳华》这样的。美国大街上也有很多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老兵啊,怎么不拍拍他们的人性呢?怎么不抨击政府的无能呢?不行!这就是好莱坞讲政治的地方,而且国防部会对战争、军队题材的影片严格审查,任何有可能影响美国大兵形象的镜头都会“咔嚓”一声剪掉。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有尚武精神的民族。春秋君子六艺中,两项与军事活动相关:御、射;秦更是依靠军功制建设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从而打败六国而统一天下;汉武大帝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昭示垂宇,驱赶匈奴于漠北;左宗棠抬棺入疆收复伊犁,多么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人民军队更是战无不胜,打出了一个新中国,甚至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都打得俯首称臣,多么令人骄傲和自豪啊。


《芳华》里根本没有这些,一点一丝都没有!相反,它还似乎用完全相反的故事、用负能量、用阴暗来抵消正面、消解积极、驱赶阳光!


这样的电影,不看也罢。



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权利,那些个人内心的阴暗和吐槽,躲在小屋子里写写日记也就罢了。电影是舆论宣传的工具,是社会教化的手段,是愉悦大众身心的平台。把个人的哀怨放在电影上晒,还鼓动大家围观,要大家击掌叫好,还是省省吧。


冯导有没有绿卡不知道,严歌苓可是嫁给了美国的外交官喔,严歌苓可是要对着西方人的胃口来写作喔。


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和手段,西方人的胃口,你懂的!

本文系文友原创作品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版权信息

编辑:乔建武

欢迎投稿,请将文字及作者简介发送到 sijiwx@163.com

或直接加微信 qq272548948


往期精彩

方明朗诵 | 《对衰老的回答》,这才是最最震撼的声音!

最温情的冬至诗词送给你

悼念丨余光中最美诗31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