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伊朗导演太敢拍了!观感奇特 大C度!
乌托邦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
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
"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即为"空想的国家"。
而反乌托邦,
与乌托邦相对,指充满丑恶与不幸之地。
这种社会表面上充满和平,内在却充斥着无法控制的各种弊病:
阶级矛盾、资源紧缺、犯罪、迫害等。
这也使对“反乌托邦”的建构也成为众多导演所钟爱的题材。
然而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
以“乌托邦”命名,实为“反乌托邦”的杰作。
《乌托邦》
这是一部由伊朗导演苏赫拉布·沙希德·萨利斯执导的电影。
提到萨利斯,或许很多人对其一无所知。
这就要引出另一位著名的伊朗导演——阿巴斯。
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是影坛鲜有的大师级人物。
他曾凭《樱桃的滋味》获得1997年的戛纳金棕榈。
黑泽明说曾说,
阿巴斯是继伊朗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后,
上帝派来人间的又一位电影巨匠。
戈达尔也曾在观赏完《生生长流》后,
发出“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的喟叹。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阿巴斯属于伊朗电影史上被称为创造了“新浪潮”的那一代人。
这一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繁荣发展,止于1979年革命。
其中今天这部电影《乌托邦》的导演,
苏赫拉布·沙希德·萨利斯,正是这一运动的先驱。
他们拍摄创新的艺术电影,兼具极强的政治与哲学论调和诗意的语言。
他们的中的一些人,比如萨利斯,引入了一种现实主义的风格。
他热衷于极简的情节,以及去戏剧化的表达。
比如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部《乌托邦》。
而萨利斯本人的命运也十分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他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银行职员。
小时候他生活在德黑兰,据说很擅长讲故事,而且富有想象力,十几岁就跟朋友一起创作表演戏剧。
读高中时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影梦想。
当时有许多伊朗导演从国外留学归来,于是沙希德·萨利斯也想效仿他们,去国外学习电影。
1963年,在亲戚赞助下他得以赴维也纳留学,后来还在巴黎学习了一段时间。
1968年他回到德黑兰,开始为伊朗文化艺术部工作,拍摄了一系列短片,主要是纪录片,还有两部学生作业式的实验习作。
之后他先后拍摄了《简单的事》和《静谧的生活》。
其中《静谧的生活》算是在伊朗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中占据一席之地。
该片获得第2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提名,及最终斩获当年银熊奖。
而这仅仅是萨利斯拍摄的第二部长片。
在参加“柏林电影节”之后,萨雷斯留在德国。
他在这里生活到1995年后离德赴美,
最终在1998年逝世,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电影。
而他在80年代拍摄的两部电影,《秩序》和《乌托邦》反响均十分不错。
前者曾出现在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后者曾提名1983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萨利斯的最大特色是实时本土化——
在伊朗拍片时像伊朗导演,在欧洲拍片时像欧洲导演,而在德国,自然十分像德国本土导演。
这便要将话题重归电影《乌托邦》本身。
这是萨利斯在德国拍摄的电影中,最出名的一部,也被认为是他的杰作。
电影讲述了柏林一家高级妓院中,
皮条客和他手下五个性工作者之间的故事。
皮条客经常使用肢体暴力,盘剥女人的工作并操控她们彼此仇视,而女人们则抱着对未来的期许,却永远逃不开妓院的四围。
这像是一部观感奇特的“舞台剧电影”,节奏很慢,画面精美。
逻辑上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混乱。
而人物也各有特色。
五个女人一个男人,男人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何况五个女人都生活在这个男人的压迫之下。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于是她们反抗,用剪刀、凳子、枪支杀死男人。
然而在杀死管理员后,妓女们经历了短暂的快乐、释然和轻松,随即迎来长时间的茫然。
最终,她们打开门,迎接新的客人。
在这部电影中,萨利斯像法斯宾德一样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伦理问题,包含暴力与情色,以及政治隐喻。
五名妓女是被控制及被剥削的对象,对内在秩序心怀不满地顺从,可最终还是与之同归于尽。
有人说电影层面本片有无数地方值得称赞,
但整个架构的空洞和挥之不去的自以为是论调把片子最终架空成了一个美学的乌托邦。
他们认为影片的核心是以资本主义逻辑为基础的“画大饼”式社会范式。
乌托邦是妓院外的日子,
皮条客的剥削和暴力则因此有了合理性。
但也有人认为以上论断实则不然。
当五名妓女杀死管理员后,重开大门迎客。
内心秩序更像是将最后的乌托邦覆灭殆尽。
导演: 苏赫拉布·沙希德·萨利斯
编剧: 苏赫拉布·沙希德·萨利斯
主演: 曼弗莱德·扎帕卡
豆瓣 8.5 IMDb 7.5
进下方小程序,观看完整影片↓
每天都会为大家推荐精彩影片,避免走失迷路,请点击文末的“赞”和“在看”,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