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限制级影片斩获多项大奖,无缘大银幕 年轻人不讲武德!
1,这部电影的后劲很大,就算过去再长的时间,一提起还是让人有些话要说。
当张震用刀捅向小明,鲜血染满了他的白衣服,那是属于他的世界的崩坏。从各种意义来讲,张震都是一个标准意义的乖乖子,尽管周围的少年用帮派组织维护起自己的脆弱,但他始终不同流合污,坚守着自己做人的道理。他就是那个混乱时代中筑起城墙的人!
杨德昌导演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塑造出张震的内心世界,在那个混乱时代看起来唯一有灵魂的世界。但小明的出现,默默撬开了张震的世界,谎言一次次冲击着他的世界,直到那个世界最终倒塌,少年持起了刀还是没能逃避现实。
迷惘、青春,这两个词总是挂钩,并且在不同时代下总是能撞出不一样的能量。既然说起时代,我们应该看看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故事发生在国民党逃到台湾之后,数百万人的迷茫、困惑、焦虑结合在一起,本地人与外来人的冲突也在持续,父辈人在社会中挣扎的活着。少年们为了掩盖自己的脆弱,组织起帮派守护自己。再加上美国文化的冲击,来自大陆的传统文化与台湾本地的本土文化,这三种文化在同一个地方对抗融合,形成了一个无论在文化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异常混乱的台湾。虽然我不属于那个时代,也并不在台湾,但是可以想象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活是多么挣扎,那个时期的少年脑中是多么的混乱。
回到电影中,小四对小明的爱是懵懂的,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他想让小明变得和自己一样单纯,一样的充满理想,不要随这个混乱的时代一起混乱。小四想要改变小明,当这种想法成为泡影就出现了影片结尾的杀人片段,小明不接受改变的拒绝,让小四陷入绝望,他抓起刀捅向小明,同时他也是在捅向自己。小四有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这也是能让他一直坚守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脆弱的,小明的谎言背叛,让他陷入了癫狂,伴随着生命的逝去,他一直坚守的精神世界也失去了意义。
哈尼曾向小四说起《战争与和平》的故事“有一个叫老包的独自去和拿破仑战斗“,这是所有少年向往的,独自一人守护住自己心爱的东西,这是少年心中的侠。可能这也是哈尼独自一人来面对217帮的原因,同时也是让小四走上自我毁灭的原因。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无法保护住任何东西,他们之前塑造起的世界就会倒塌,本身也会走向混沌。
小四的故事结束在那个被扔掉的磁带中,那段历史的故事浓缩在这四个小时的电影中。时代的混乱,少年的混乱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淡忘在记忆中。这并不是一段简单的剧情片,它更像是杨德昌导演写给时代的记忆。真实事件改编更是让这个电影充满了真实感和历史感,也会让每一个看过的人低头沉思!
我们内心的魔鬼将这个世界变成了地狱。
那个年代,空气都好像是灰色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混杂着不安与躁动,大人们的世界也同样如此,小四的父亲就是随着国民党大军逃难到台湾的知识分子,当时政治氛围严肃,人人各怀鬼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堪一击,整部电影看下去小四的父亲转变最大,于是像小四这样一个原本“纯洁无瑕”,只知道学习的“好学生”,他的迷茫与无助带他走向无尽深渊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四是不善言辞的,更多的时候很多想法他都是藏在自己心里,他给自己上了把锁,别人进不来,他也不想出去。直到他遇见小明,那个周旋于几个男孩子之间,被生活压迫的喘不过气的女孩。
跟小四温馨氛围的家庭相比,小明被生活无情的打击,她妈妈每次对她说“你要快点长大”,像是一道道咒语,饱含生活的不易与对她深切的期望,因此她比小四更老练和成熟。但有时她又有着少女的青涩,我觉得正是她的这一抹少女的青涩才使小四动心,但她因为生活,矛盾着,一次次拒绝小四对她的承诺。
小四从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好学生慢慢的开始变化,他的青春由明变暗。他见过哈尼,哈尼死后他参加那场为哈尼复仇的行动,他就是在一次次这样的“历练”中耳濡目染,骨子里也有了些许血腥的味道。他想保护一个人的感觉如此强烈,但他似乎又没有保护她的权利。
他的痛苦与挣扎是可见的,直到后来他知道自己的朋友小马与小明在一起了,他变得愤怒,与小马反目,并扬言要在校门口堵他,很难想象曾经单纯的大男孩儿也会变成这样。
最后在牯岭街,他再次向小明表明心迹,被小明拒绝后,他将手中的刀捅向小明,足足七刀。小明当场死亡。他曾是小明灰暗生活中的一道光,她是他青春由明转暗的一抹底色。他最终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我常常在想,他杀人时在想什么?他杀完人在想什么?杀死自己最爱的女孩儿是为了什么?他说,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你。那个年代,一个女子与多个男孩儿纠缠,名声自然不好,也会让人觉得这女孩很轻贱。而小明呢,她非常清楚这些,她也很聪明,她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也很清楚别人对他的感情。她在寻找安全感,她像浮萍漂无所依,又想叶落归根寻找依靠。但她最终还是背叛了小四和小马在一起。因此,爱情与友情的双重背叛也是小明走向极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没有谁对谁错,我们不能强迫小四不喜欢小明,也不能强迫小马收起少年心性,不能强迫小明坚定地选择小四,发生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旁人无权干涉。
其实小马是我喜欢的角色,重义气,主动。小四被人拉出去恐吓的时候,他孤身一人去救他,当时他们才刚认识不久,甚至说不上认识吧,他霸气的对那群人说,我走到哪里就混到哪里;他在演唱会上看见喜欢的女孩子,敢于主动;看见小明向小四开枪,他一巴掌打向小明;他还带小四泡妹子……他是真的把小四当做朋友的。小四杀人后,他也失声痛哭,很喜欢他这种敢爱敢恨的性格,这种性格,多少个小四也比不上。
整部电影还有很多深刻的寓意。比如小四在邻居喝醉后本来拿了一块砖,但最终还是救了邻居一命,这可以看出小四本心是善良的,他救了邻居后,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由剑拔弩张被和睦所取代。所以,有些时候争吵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人要懂得知恩图报。
外界都传哈尼如何凶狠,可是我看到的哈尼,其实是有些理想主义的,他一个人去演唱会,多么不自量力的行为,最终的结局是被人推下火车道,在他身上,我没有看到一点狠辣。
小猫王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寄给猫王,猫王居然给他回信了,他给小四的录音被被扔进垃圾桶,也有些悲凉的意味在里面。
还有滑头,他本是哈尼的手下,后来因为利益出卖了朋友,刚开始他还说,出卖朋友的事儿,我才不干。所以在利益面前,人的一些道德准则不值一提。
电影给人的感觉有些压抑,就像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样让人喘不过气,这世界本无所谓天堂或地狱,但是我们内心的魔鬼足以将这世界变成地狱。
3
最伟大的电影杰作之一——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公映之路非常曲折,这一过程和电影本身一样复杂而具有史诗气质。自影片于1991年上映以来,除了在城市艺术影院或博物馆的零星放映外,观众很少有机会看到它。
由标准收藏出品的豪华套装所提供的背景文本十分受欢迎。《牯街街少年杀人事件》涉及多个层面:青春片、成长故事、帮派/战争电影、社会批评,以及二战后的台湾的社会学研究。
当然,即使观众不知道二十世纪初日本占领了台湾、中国儒家教育体系的遗产,或蒋介石的军事统治下的压抑气氛,他们也能享受这部电影,但这样的话,就很难掌握影片全部的复杂性,或人物的情感基础的动作了。(《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故事》讲述了新台湾电影的崛起,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纪录长片。)
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电影,隐藏在对一个十几岁男孩和他周围环境的小规模研究之中。它的灵感来自杨德昌十几岁时看过的一个新闻故事,故事中,一个男孩谋杀了他的女朋友。杨德昌试图从那一刻开始回想,试图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起谋杀,从而引出了故事的核心。
通过几次引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们可以看出杨德昌在叙述故事和以散文式的方式研究历史的意图。而当我们得知他曾想过把这个故事拍成电视剧时,也就不足为奇了——它拥有庞大的演员阵容、对角色的热爱以及对时间和地点的痴迷,这些都与当今许多电视剧的「黄金时代」相似。
影片设置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以十几岁的男孩小四(张震 饰)开场,他被迫去上夜校,这让家人感到难堪,因为去上夜校被认为是宣判了死刑,让其再无可能过上成功的生活,而这一行为,在本质上也加速了随后所有事情的到来。
小四进入夜校的故事衍生出了几条不同的线索。他和他最好的朋友小猫王(由演技出众的王启赞饰演)卷入了教室里的帮派内斗,最终又在社区里卷入了更大的帮派暴力。
小猫王在当地的一支小队里从事歌唱事业,试图为猫王的《今夜你寂寞吗?》的歌词赋予某种意义。(片名来源于一句被误解的歌词。[译者注:该片英文片名为A Brighter Summer Day])
小四与一位知名将领的儿子——被宠坏的、傲慢的小马成了朋友,并与隐藏的黑帮头目Honey的女友小明(杨静怡 饰)开始了一段尴尬的恋情。小四的父亲(张国柱 饰)试图通过卷入政治阴谋来让他重返走读学校,而小四在政治阴谋中既无奈又无所适从。
虽然《无因的叛逆》影响了这部电影及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但杨德昌在刻画青少年犯罪方面比尼古拉斯·雷走得更远。青少年是笨拙的,喜欢装腔作势,容易被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到来吓倒,但他们的天真、冲动也能够带来真正的暴力,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严肃和成熟。
杨德昌在两位年轻演员之间达成了一种难以置信的自然融洽的关系,导致了人物在群像场景中复杂的相互作用。这是张震的第一部电影(他成年后星途坦荡);在一次收录于光盘的采访中,他说在拍摄过程中,他很少感觉自己是在拍电影、在真正地表演或融入他的角色里。
然而,杨德昌利用了他那张坦诚而敏感的脸,这是一种投射出一个学业平庸的十几岁男孩半觉醒状态的能力,他更多时候是在附和,而不是坚持自己。
所有的这些精心编排的叙事线索都导致了小四逐渐崩溃,并最终杀害了小明,虽然这一点并不是很明显。就像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崩溃一样,崩溃的那一刻「几乎是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但你却会突然意识到」。
当我第二次看这部电影时,谋杀,或者其他同样悲惨的事情,似乎几乎是命中注定而不可避免的。军事统治下的恐惧和压迫的气氛,通过青年帮派的形成和暴力,在潜意识中得到反映和发泄。
他们的「游戏」变得更加军事化,打斗从拳头到棍棒再到枪炮反映了台湾本地人、日本人和外省人之间紧张的阶级关系。通过成年角色(主要是小四的父亲),我们看到了他们在专制政权的冲动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和胆怯。有时,角色会对着站在摄影机后面的人说话,再加上精心设计的群像场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微妙的纪实动态。
男孩们既是暴力的受害者,也是施暴者,而女孩们则在他们的圈子里努力定义自己。在帮派的世界里,她们被降级为情妇或荡妇的角色,在男孩之间交易,受人嘲笑,甚至是虐待。她们唯一能发挥作用的机会就是故意从一个男孩身边去到另一个男孩身边,玩弄他们的感情,她们也因此受到攻击,并被指责为帮派冲突的根源。
小明显然是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最模糊的人物。她很害羞,杨静怡是一位普通话都说不流利的新演员,这让这个角色与其他角色,以及她与他们的关系都拥有一种自然的距离。
小四和她的最后一次爆发,可能是这两个角色之间最令人痛苦、最具讽刺意味的「真实」表现,当时他抨击她是一个「又哭又笑,一切都显得很自然」的女演员。但她在表演或表现上并没有给我留下那种印象,我也不知道这是电影的错,还是一个十几岁男孩的狂热幻想。
杨德昌的观点当然很复杂。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这位导演充分利用了他的电影的细节,他与摄影师张惠恭和李龙禹巧妙地使用光线作为主题技巧。光线不停地忽明忽暗,在重要的帮派争斗中会暗下来,以表现出夜校和白天的对比。
电影一开始,小四就偷了一个手电筒,这成了男孩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他抱怨夜校让他的视野变得模糊,夜校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了一个社会被困在黑暗中的隐喻。
电影是通过将光线照射到胶片上而创造出来的,这使得电影本身,以及制作电影的行为,成为照亮世界的一种表现,进入「更明媚的夏日」,这是角色们努力追求的。
这次的套装宣传册中收录了杨德昌1991年的一篇随笔,文中他表示,这部电影「是献给我的父亲和他那一代人的,他们受了那么多苦,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人少受些苦。」他说,艺术可以帮助「某种程度上重建真相,恢复我们对人性的信心。」
这部电影以史诗般的笔调,异常细腻、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上世纪中叶的台湾,是电影对难以捉摸的真相的一次伟大摸索。
还有一部媲美这部片子
国内市场的电影产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但被称为经典,或者说能够给人留下强烈印象的电影,说实话并不多,而《春江水暖》就是这样一部,会在你脑中,留下强烈中国风印记的电影。
这是一部比较冷门的剧情电影,电影的豆瓣评分在7.4,四星和五星的评分,占了整体的60%,可见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都是极高的。
法国著名影评人夏尔·泰松,特别看好这部电影,将这部电影选为2019年影评人周的闭幕影片,并将它比作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称这是一部“你们从来未曾见过的中国电影”。并在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包揽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长片」两个最重要的大奖。
而且在去年法国《电影手册》评选中,《春江水暖》也被评为十佳电影。32岁的导演顾晓刚,也成为了第十位入选手册十佳的华人导演,也是第一位85后中国导演入选该榜单,被圈内人誉为2019年度最好的导演处女作,特别值得鼓励。
在这里还要提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这是别的电影当中没有的,我们说了电影是顾晓刚的“处女作品”投资肯定有限,为了节约经费,很多都是导演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最后算下来,角色中居然有90%都是友情出演和非专业人员,甚至演员的角色关系,也来源于生活中,我开始就非常好奇,这些演员组成的电影,会是什么模样,看过后被惊艳了。
其实,这部电影导演是准备做三部曲的,不得不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啊!而《春江水暖》的故事发生在杭州富阳。
故事的开头是顾家母亲做70大寿的场景,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祝福声,但是突然的停电,让顾家母亲忽然中风了,以后的生活需要别人照顾,整个故事的关键主题“赡养老人”就在这时候展开了。
顾母有四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难处,相比较而言,老大开了一家饭店,经济条件和时间充裕一点,所以即便自己的妻子不乐意,老大一开始,也是将母亲带到了家中进行照顾陪伴。
过了一段时间后,轮到老二时,老二也以困难为理由,只负责支付赡养费,却不愿意照顾老人,几个孩子商量后没有结果,只能将母亲送到养老院。
最后反而是口碑不太好的老三,不愿意母亲在养老院孤孤单单,将她接回自己的家进行赡养,老人没有多久就过世了。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因为赡养问题出现的各种争论,让人们看得十分压抑,但整个电影并没有刻意宣扬这份压抑,而是用唯美的地区美景进行缓解。
我们可以看到片子中既有富阳新兴城市的背景,又有传统山水的场景,并进行四季的变化,看起来十分唯美,宛如童话一般。
导演为了体现电影中时间的真实变化,用了两年时间做素材的积累,选择真实季节来拍摄影片相应的时间段,特别的用心,所以感官特别好。
唯一遗憾的是主题并不受宠,电影受众面比较小,没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它,好在总算线上播出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相当不错。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