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七月的西安,如蒸如煮,空气中满是汗水的黏腻,路面的炙烤甚至让人难以站立。
此时的暑气嚣张跋扈,我们站在杨凌,怔怔的望着这座毕业季的小城,远远看到的,仿佛是初来时的慌张和憧憬,梦想中的大学生活,就在这有序的朝夕中开始上演,你还是那个学霸,他也还会每天赶在上课铃响起的最后一秒赶去实验楼……
还记得,刚到西农读书那会,最怕亲戚们问出那些不知该如何作答的问题。
▲ 没错每一届西农的新生都要在这片麦地上进行神圣的农训
“学习这么好,怎么去学种地了”
“我们专业主要是关于土壤问题的分析”
“那还不是出来当农民吗?”
“听说你大学学的是养鸡、养猪?”
“我们学习的是动物生产与管理”
“奥,那就是还有养鸭子那些?”
”听说你读了个农业大学“
”嗯嗯“
”那上学可能会吃点苦头了“
”……额。“
“听说你学的是兽医 ,还整天拿牛羊做实验?”
“我们学习动物科学与管理的~”
……诸如此类,种种。
但其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由高校和科研单位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承担着为西部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的重任。目前,学校拥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70个,各类科研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7月10日,李克强总理更是顶着39℃的高温来到西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潮中,嘱托了关于未来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期许。
虽然,每个来到西农的学生都经历过语言上的绝望,也感受过不一样的吐槽,可当漫长的大学时光,临近暴晒的毕业季时,总感觉”时间太短,回忆太长“。
这大概就是“初来乍到,以为世外桃源;去日弥久,看作偏僻樊笼;时至今日,又觉绿草茵茵,钟灵毓秀。”这样的感觉啦~
一路向西去杨凌
小城故事多
▼
从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到今天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杨凌成了很多异乡求学人的第二故乡。
不过,杨凌一定是座人格分裂的城市,她的可爱之处,也最招人烦。在这里求学多年,爱她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也嫌弃她的市井、混乱和吵闹,喜欢她的远离市区、安静踏实,也讨厌她的略有些偏僻,不爱张扬。
在西农学子眼中,从来没有哪个地方,像杨凌一样,这样让人爱恨交杂。
提到西农我们总会不自觉的想到杨凌,一座很小的城市,只有20万左右的人口,光一个西农就有了近5万人口,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属于这里的热闹却因为寒暑假每年要刨除掉4个月。
路上的店子一家挨着一家,依校而建,约上同寝室的姑娘一起按照离学校的距离,逛过一家又一家。路上遇见的年龄相仿的人不是学长学姐,就是学弟学妹,不太大的杨凌更像是专门为了西农而建,我们在感慨学校距离西安远时,也庆幸这样幽静的环境,刚好适合学习。
从1934年创办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开始,西农便坐上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的交椅。
后来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1985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的校史更像是一部缩小版的中国发展史,每一次载入史册都意义非凡。学术的庄严,同学们的勤奋,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验,当然了最喜欢的还是逢附近村子的大集,和她骑上摩托车一起去吃一碗杂肝汤,再买点炸麻花……
我与西农西农与我
那些挥洒的青春
▼
对于大部分人,如果不读硕士博士,大学会是一生中最后一段不被生活琐屑叨扰、可以安心读书的日子。不过说到可以媲美世外桃源的环境,西农一定是个典型。
南校区的大气磅礴,北校区的古朴庄重,绿树掩映间仿若落入了另一个世界,有花开遍地,有小河流水,移步换景,每一副都是年轻时的模样。
▲老教学楼端庄大气,墙上偶尔可见的斑驳弹孔,总让思绪翩飞到民国。
▲新图书馆的椅子坐着蛮舒服的,可要是能再矮一点,趴着睡觉就更舒服了。
▲每年的夏天都在心里纠结希望树多还是树少,毕竟直逼40℃的天气,依旧需要测绘。
▲说好了下课一起去暖水房打水,你却悄悄脱单,从此这条水瓶一条街只能我自己来感受单身的盛宴了。
▲五台山的台阶数过了几遍,没错,今年夏天不能再陪你在西农路上走一走了,因为毕业,因为离开,因为再见了我的同学。
▲无数次暗下决心,要多花些时间在学习上,却难得抵住象牙塔外的诱惑,还记得那天苦楝广场,嘿你的一字肩今天蛮好看的。
▲还记得那年,准备考研的我们看遍了学校所有的广告贴牌,像个傻子一样对着电话憨笑,今年已经开始做研究生的毕设。
▲别说你没在经济树木园偷过果子吃,苹果、梨、核桃、桃子……
▲你告诉我答辩之前一定要去图书馆这里写下小纸条,听说这是一条答辩必过的捷径……
▲没错我们就是这么特立独行的学院,不知道你现在买葡萄酒时会不会想起李华——一个为葡萄酒而生的男子~
▲又是一年游泳课,露天的游泳池,你爱教学我爱逃课,淅沥库通下饺子,老师我是真的学不会~
▲修自行车的牌牌还在,老烟筒也还是那么笔直,听说到这附近压马路的人都少了,现在大家都流行在这里骑摩托~
▲寝室楼下的自行车已经锈迹斑斑,当年后座上的姑娘也已经离开了西农,有些终究还是错过了。
▲1路公交,1块钱,南校北校来回转,停在五台山上的1路公交像是这座小城送给西农的礼物,带着莘莘学子们在前行的路上一路捡拾梦想。
▲暗恋了几年的跳舞队小哥哥,喜欢了好久的网球队小姐姐……想起来好像已经过了好多年了,可是他依旧还在跳舞,她也还在打网球,这是对少年故事一如既往的坚持,也是朝九晚五日子里的聊以慰藉。
还有,冬天被白雪覆盖的南校,夏天艳阳下依旧娇艳的紫薇里,春天漫天纷飞的樱花园,秋天飘满落叶的苦楝广场。马拉松穿校而过,喷泉广场读书声朗朗,秀山活动中心排练厅的美女们裙裾飞扬。
总之,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既庆幸能在西农度过最美的年岁,也遗憾曾经一起欣赏美景的人,渐行渐远。
记忆中的西农味道
也曾推杯换盏
▼
有些食物卖相不见得有多出色,你也不能说它味道有多美,只不过它很可能是你漫长的味觉体验中,关于好吃的最美回忆。比如,西农附近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自然。
➀
>>>东北骨头庄<<<
从北校区搬去南校区,从这栋寝室楼搬去另一栋寝室楼,奇妙的是,搬来搬去,大家聚会的时候还是会说出那句接头暗号“走,东北骨头庄”。锅包肉、大骨头……辉哥家十几年没变的菜,一定是西农青春的味道。
岁月变迁,反反复复,迎来送往,不一样的面孔,一样的朝气逼人,因为离别在这里抱头痛哭,也因为第一次喜欢上她,请了她们全寝室的人在这里吃饭……
➁
>>>传奇薯条<<<
简单的饮品薯条店,最是适合约会和闺蜜聊心事,贴满整间小小房间的便利贴,写下最真挚的想法。
聊起西农,店老板略一沉思,想起了一个写便利贴的女孩,当时有个女孩写了“虽然陕西女孩不外嫁,但我一定会努力”,过了段时间,有人就给女孩在便利贴上回复了“如果喜欢陕西,那就留下来吧”。是你吗?
➂
>>>喜阿婆粥饼店<<<
在杨凌最喜欢的粥店,没有之一。粥的品种很多,甜的、咸的都有,薏仁、皮蛋瘦肉、红豆小米、养颜粥……不仅量大而且绵软粘稠,味道超棒。桂花山药也是好吃到没朋友~
➃
>>>无名食府<<<
老电影院附近的一家小店,最爱的就是他家的面食,2两一根的蘸水面,用老铁的话讲那真是一根是一根。
喷香的辣子面,酸香口的旗花面,论名气这里不见得有多大,味道也可能不是杨凌最好的,可是喝过酒后的第二天,还是愿意约上同学到这里来咥一碗面。
➄
>>>刘云旗花面<<<
主营川菜和旗花面,价钱简直炒鸡实惠,那时在杨凌地区特有的青团网,团购完基本人均20左右,就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
除了这些,我们还用照片记录了杨凌的故事,里面有你也有他和她。
▼
▲ 老电影院附近
▲ 老电影院附近
▲ 烤肉摊
▲ 罐罐面
▲ 遮阳伞
▲ 盛开在夏天的灿烂
▲ 不知名的小果子
▲ 苦楝路
▲ 学校里的无名小广场
▲ 南校小西湖
▲ 北校小广场
▲ 南校田径场
▲ 学生餐厅
▲ 南校区的喷泉广场
▲ 南校的图书馆
▲ 南校图书馆
▲ 图书馆的透明屋顶
▲ 盛开的紫薇
▲ 教导处
▲ 北校随处可见的树木
▲ 北校图书馆
▲ 北校图书馆
▲ 装了空调的寝室楼
▲ 学校里废弃的自行车
▲ 一片黄
▲ 车棚里的摩托车
▲ 学校里无人认领的老二八和摩托车
▲ 等孩子去买馒头的老人
▲ 行色匆匆的她们
▲ 图书馆前有点孤单的你
▲ 寝室楼下生了锈的扶手
▲ 人来人往的超市
▲ 穿着同款拖鞋的好兄弟
▲ 躲在阴凉处纳凉的喵星人
▲ 北校区乘凉的他们
忽然就想起了毕业前那一天,和朋友在寝室抽烟。我们平时抽8块钱的兰州,那天,朋友破天荒地买了包80块的兰州飞天。
“伤感这个东西就像手里这支兰州,后味略谈,却格外怀念,烟雾缭绕间,飘散在空中,整个屋子都是。”朋友说完后,我们一言不发地吸完这根相见不如怀念的兰州。
是了,风花雪月不管什么年代人们心里都有,再愤世嫉俗,在十八九岁时心里都有一种柔情。
还记得学校每天的广播“民为国本,食为民天……”,记得喷泉广场读书的早晨,记得三号楼前备考的小树林,记得“诚朴勇毅”的校训,记得晚上散步、聊天、弹吉他的南校田径场,记得学校每一年的科研成果,馒头甜瓜土豆烧牛肉,樱桃西瓜猕猴桃,西农独有的学生福利……
不过,还是再见了,西农,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眼泪顺着脸颊一直滑,也没有哭出声,沉默地流泪。
再见了,我的大学时代。
文 | 酸萝卜
图 | 美客摄影&虎北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本次西农之行的信息提供者
Super Windy&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