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12月3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读不懂圣经怎么办?这5条原则帮助你

2017-07-14 微读圣经 微读圣经


导读

读圣经是有方法可循的,其中比较可靠的方法是历史文法释经法,它包含5个原则:了解语境,判断文学体裁,了解修辞手法,以经解经,探索经文的现代应用。阅读和解释圣经的关键,是把神的话语具体应用出来,改变生活方式。


我们和圣经的原始读者之间,仿佛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河,这让我们经常有一种「读不懂」圣经的感觉。


比如,《利未记》19章19节说,不可用两样掺杂的料做衣服穿在身上。这是否表示基督徒应该穿百分之百纯棉制成的衣服?《士师记》6章37节,基甸放羊毛在禾场上以确认上帝的心意,是否表示今天的人们也要用羊毛来寻求上帝?


新约也常常很模糊。例如,《马太福音》14章29节,彼得行走在水面上,是否意味着为了顺服基督,每个基督徒都要试着在水面上行走?如果不是,这段经文到底是何含义?如何正确地理解?


理解圣经,需要我们建一座桥,以跨越横亘在我们和圣经本文中间的这条河。


建这座桥是有方法可循的,其中比较可靠的方法是历史文法释经法,即找出一段经文的「明显意义」:它在文法上的意思,以及在历史上所蕴含的意思。历史文法释经法有5条原则——


1

了解语境


语境主要指上下文和历史、文化背景。


上下文,即与我们所查考的经文最接近的词语和句子,乃至整卷书和其他篇章的圣经资料。比如《约翰福音》第2章,耶稣在迦拿的婚宴上,行了变水为酒的神迹——


从上文看,耶稣刚呼召了第一批门徒(约1:41-51)。门徒们看到这个神迹后,对耶稣有了信心(约2:11)。


从下文看,耶稣跟他母亲马利亚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这句话在之后的11章中又出现了两次(约7:30、8:20),直到12:23-13:1,圣经才说耶稣知道他的时候到了。


从整本《约翰福音》的角度看,这卷书共记载了七个神迹,变水为酒是第一个,最后一个则是拉撒路死里复活(约11:1-44)。由此,我们可以从更高的视角俯瞰约翰福音的展开过程。


历史、文化背景,则是指作者撰写此书的历史时期,以及当时的社会、民俗状况。


比如《约翰福音》时期,婚礼一般都要进行一个星期,主人必须在这段时间里好好款待宾客。在当时社会中,酒没了是非常尴尬的事情,表示这家人没有能力办好婚礼,是很没面子的。在当时的文化里,面子非常重要。


而举办婚宴的迦拿,离耶稣从小长大的拿撒勒不远。这么看来,举行婚礼的那家人很可能和耶稣家关系比较近,所以邀请他们全家来参加。可能就是因为这样,马利亚才会出面,请求耶稣给这家人留点面子。


耶稣把这个危机变成一个好机会。他既给这家人带来祝福(他变出来的酒是最好的!),又启示出自己真实的身份,彰显出他身为弥赛亚的荣耀——约翰在这里记录这件事,也是这个目的。



2

判断文学体裁


圣经包含很多不同的文学体裁,所以释经必须就个别文体采用不同原则。历史书是讲述事件,预言则是呼召子民信靠神,或描述神对世界的未来计划。诗歌和比喻也需要特殊的处理。若不分辨清楚经文的文学体裁,我们就可能曲解圣经。


比如,诗篇137篇,是一篇「咒诅诗」。归根结底,咒诅诗是在求神兑现他的承诺,即他在好多个世纪以前赐给亚伯拉罕的重大应许:「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3)所以,我们在所有这些咒诅诗里看到的,其实都是诗人在说:「神啊,我是属于你的。你的仇敌逼迫我,但是我相信你的应许。帮帮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们从未求过神为他们报私仇。他们看见的,是仇敌在攻击神的百姓,也就等于攻击神自己。他们在写诗时,带着一种身份意识——他们是神的百姓。因此,他们在表达情绪和感受时,也会试图正确地看待这一切。比如大卫在139篇里说:「我切切地恨恶他们,以他们为仇敌。」但接下来的两节,他说到:「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


说到底,这些咒诅诗让我们明白:有些时候,对罪和不公义感到愤怒是可以的,但我们也要用圣经的话语来规范这些思想和情绪,把伸冤的事情交给神——他自会在他的时间、以他的方式对付那些伤害别人的恶人。



3

了解修辞手法


我们在日常用语中,经常采用修辞手法。我们说日上三竿,或因饥饿而狼吞虎咽,或为别人赴汤蹈火,并不是真的按字面来行动。这些修辞格,只是用象征的手法传达真意。


圣经也采用了修辞技巧。比如诗篇69篇1-2节,大卫写到:「神啊,求你救我!因为众水要淹没我。我陷在深淤泥中,没有立脚之地;我到了深水中,大水漫过我身。」这是比喻的手法,并不是说大卫真的站在约旦河中,河水快要淹到他的脖子;而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他在困苦中的感受,如同快要窒息一般。


69篇4节,大卫继续写到:「无故恨我的,比我的头发还多。」这并不是说大卫数了自己的头发,有2105根;又数了他的敌人,有2500个。这也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有一大群人想要我的命」。



4

以经解经


有些时候,某段经文看起来好像有两个意思,或者似乎与另一段经文矛盾。这时我们就应该让圣经解释圣经,也就是找出另一段对该主题有清楚教导的经文,透过这段经文的亮光,来解释难以明白的经文。因为神的话语不会彼此矛盾,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做。


比如,雅各书2章24节说: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罗马书3章28节却明言: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这两节经文是否彼此矛盾?或者另有解释?


我们找到其他在这方面有清楚教导的圣经章节,就是只能凭信心得到救恩(加3:1-6,弗2:8-9)。因此,我们便要再查考雅各书2章24节的语境。其实,审慎阅读这节经文,我们会发现雅各说「人称义是因着行为」,是指亚伯拉罕和喇合以善行证明他们无伪的信心。这个想法与保罗的教导没有矛盾。



5

探索经文的现代应用


圣经的作者,原本是为特定时代的读者撰写书卷。但其信息是神的话语,可以应用于任何时代。所以,释经者运用恰当的原则,判断经文对原先受众的意义后,最终的任务,便是要判断该经文对现代人的意义。这一步很艰难,但也是最关键的。它有四个步骤——


首先,要明确一段经文有哪些要点,以及它最初的读者怎么应用其中的真理。比如诗篇19篇1节:「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它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但表达的真理很直白:神的造物反映出他的荣耀。它的目的,是呼召当时的读者们去敬拜神。


其次,我们要想想看,我们和最初的读者们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区别。比如,我们和诗篇19篇的最初读者们的共同点,是都敬拜以色列的神,也都可以观察到大自然,等等。但我们之间也有很多差别,比如我们生活在21世纪,是在基督降生之后;如果我们住在城市里,可能夜里很难看到星星;当时的人拜石头或木头的偶像,今天的人拜的偶像则是其他形式的。


第三步,要思考这段经文可以应用在生活哪些情景中,比如家庭、工作、学校、公共生活、个人生活、人际往来、教会等等。在不同的情景中,应用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最后,要想想看如何把圣经真理具体地应用在生活中。比如,读过诗篇19篇后,我们的应用可以很个人化:今天早晨我要花一点时间赞美神,因为神创造的万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彰显了他的荣耀。或者,我们也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应用:下次某位朋友再说天气好的时候,我可以抓住机会跟他分享一点见证,谈谈整个被造界的美好如何反映神创造的智慧和大能。关键是要非常具体,这样我们可以很快投入实践。


总而言之,阅读和解释圣经的关键,是把神的话语具体应用出来。如果我们每星期都可以在生活的一两个方面,慎重而具体地应用圣经真理,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我们在周围人面前的见证也会截然不同。


本文来源

J·斯科特·杜瓦尔、J·丹尼尔·海斯:《圣经释经之旅》(世界e家翻译小组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P3-5

比尔·阿诺德、布赖恩·拜尔等:《圣经透析》(李爱明译),汉语圣经协会,2006年,P10-13

乔治·格思里:《圣经这本书》(苏雪菲译),恩道出版社,2014年,P37-40,P71-74,P123-125


微读学堂


10分钟了解一个圣经小知识。


你可能还喜欢

圣经是怎样写成的?关于「默示」的4种说法

「这是耶稣读的圣经!」爱上旧约的7个理由

微读圣经安卓新版来了!5大超实用新功能


👇 戳这里下载「微读圣经」最新版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