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新增阳性5000例以上,曾光:新冠并没有消失

锦观新闻客户端 锦观新闻 2023-07-18

新冠“消失”了吗?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月18日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新冠感染者虽然以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人数仍然存在,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还需要加强监测,每个个体仍需要继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每日阳性数仍在5000例以上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份以来发布的6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1月30日核酸检测阳性数2.4万例,2月6日核酸检测阳性数为0.9万例,2月13日为8847例,2月16日为10720例。虽然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已大幅下降,但是感染者人数仍然存在。2月份以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的核酸检测阳性数日新增仍在5000例以上。


图据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此外,根据2月18日中疾控发布的最新《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2月16日,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有12.4万人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有2万人,其中重症患者56例。


近期新增2例变异毒株


根据2月18日中疾控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5例,其中,1例XBB.1,1例XBB.1.5,1例BQ.1,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


对比此前中疾控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本次新增1例BQ.1变异毒株病例。而在2月15日发布的通报中还新增了1例XBB.1.5毒株。


新冠对生活的影响没有完全消失


“目前来看大形势是比较好,但是是否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和流行、是否感染率有增高回升、是否从境外传入新的毒株等问题,仍然是我们监测的重点。”曾光表示。


“新冠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曾光表示,对于公众而言,还是应该保持谨慎,做好基本的防护措施。


出现发烧、感冒症状就是新冠吗?


“上周六就烧了,浑身疼得要死,这感觉似曾相识……但每天测抗原都是一条线。”2月18日,李洁(化名)告诉记者,最近,她本人和几位同事、朋友先后出现了发烧或感冒的症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不会又感染了吧?’”

记者查询某短视频平台发现,像李洁一样担心自己二次感染新冠的还不在少数。对此,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烧患者每天都有,并未感觉到近期在数量上有明显增加。而且,发烧也不一定就和新冠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相关联。


2月7日,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内患者寥寥。(图据中国青年报)


甲流、诺如病毒感染进入多发期也会引起发热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多地都报告了流感、诺如病毒感染的病例,而发热也是这两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月16日就曾发文提示,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近期安徽省内已发生多起校园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而流感的临床表现与新冠病毒感染的表现相似,主要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

据报道,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科及急诊科已陆续接诊并治疗30余例诺如病毒感染者。浙江台州市立医院最近夜间急诊一半都为诺如病毒感染。此外,北京、河南、浙江等多地疾控部门也都发布消息,提醒家长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进入发病高峰期。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14日发布的《诺如病毒胃肠炎健康提示》中也提到,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导致发热的原因,并不能说现在发热就一定代表‘阳’了。”胡洋向记者总结。


该如何判断因何发热?


既然目前的发热可能是新冠、流感、诺如病毒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那么又如何判断自己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呢?胡洋向记者表示,患者想要自行判断自己属于哪种情况还是很难的。“如果出现发热的话,大家可以先测一下抗原,看看是否呈新冠阳性,而至于其他的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不过,就我目前所注意到的,并没有感觉到医院门诊的发热患者数量出现明显增多。即使真的出现流感流行,有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对医院系统上报信息分析而取得相关数据,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胡洋说。


专家:近期不太可能爆发新一波疫情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现阶段免疫屏障比较强,近期不太可能暴发新一波疫情。针对网友提到的新一轮发烧现象,他表示,除了少数还没阳过的人感染新冠,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没有关系。


李侗曾介绍,2020年起,复阳病例就一直存在,一些人持续两三个月还是阳性,或者曾经检测阴性后再次阳性。他表示,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免疫低下人群,多见于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免疫低下,或者肿瘤放化疗阶段的免疫下降人群。


李侗曾指出,复阳和再次感染是两个概念。复阳是同一次感染,一般不会有传染性,不会致病。“再次感染和大家说的‘重阳’应该是一个意思,即再次感染病毒,通常和上次感染不是同一个毒株,或者遇到一个变异株后,发生再次感染的风险更高一些。”他表示,一般认为3个月内的再次检测阳性者,属于复阳的可能性大,属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李侗曾还表示,复阳的人基本没有传染性,没有病毒相关症状,只是因为其他情况就诊发现核酸阳性或者抗原阳性。



推荐阅读

已查实!清华大学通报

突发!小车翻下高架并起火,司机当场身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整合编辑 王斌

校对 杨硕

审核 单正华

监制 杨扬

综合 新华社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中国青年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