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曾日流水400万,靠情色日进斗金,如今一夜间20%“假”号全军覆灭

2017-03-25 创业

文自WeMedia研究院(ID:WMyanjiuyuan)

案例

深度

人物

观点

趋势


岭南会先前推送的文章《日流水400万,他靠情色日进斗金》,详细介绍了只要你摇一摇,80%摇到的美女头像都是机器操控的现实及他们的变现方法。而就在前几天腾讯大规模封杀此类僵尸号,一夜间20%“假”号全军覆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83gkr41q&width=500&height=375&auto=0按照惯例,先来个重口味视频,里面的小视频皆为真实素材。


本期文章较长,分为四个部分。相对于图表、技术流等学院风分析文章,院长试图将“养号——刷量——鉴别”拆解为大白话。


其中第3部分是录制的一段视频,前方高能请注意。


1、简单介绍养号方式及用途

2、简单了解刷量平台及规则

3、无死角取样真实数据、肉眼识别小技巧

4、没错,故事还有个结尾



► 序


“当时我一心想弄死他!”,X的一句话刺破了北方忽然而至的春天。


时间拉回3年前,刚踏入新媒体行业的他接到了刷量任务。几经对比后,他从淘宝选定了一家40元/万阅读的海南卖家,成功将价格压到了35元/万阅读。


先付钱再执行任务是行业惯例。没料到的是,在一次性将2400元打入了对方账户后,卖家就消失了。


   X展示他找的刷单平台截图


X吓坏了,整日失眠,2400元对于月薪6000元的他来说,不算是一笔小数目。最终,在QQ、手机号被拉黑后,X选择了自己垫款,目的是为了保住这份工作。 


但没想到1年后,群控系统会威胁到刷量工作者,Y就是其中一个。


Y是一位在河北县城负责刷量的小伙子,刚刚失业。“老板买了一套群控系统,就不需要我们了。他说一套系统才几千块钱,搭上几个号就能模拟真人聊天,能顶上一个部门的工作量。”

当一部分人在信息时代眷恋农耕时期久久的石头和劈好的木柴时,一部分人深陷人工智能与道德伦理之争时,人类右脑的感性化研究早已提上议程,并轻轻地落在了群控系统和智能对话上。


24岁的Y不知道深蓝、Alpha Go、DeepMind,AI的一切让他感到陌生,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微弱的关联——他因此丢了工作。而对于X来说,初征失败只是3年刷量之路的开始。


“我用高级养号方式,让号活得更像人”


“我去年买了几十个账号,买的时候,卖家说这些号肯定没问题,结果没过几天就被封了,”电话那头的S ,是一枚半路杀进新媒体行业的老广告人。从4A公司出走,到独立门户,再到舆情检测,30余岁的他,在甲乙双方间不断停摆。


他懂乙方需求——让客户爸爸开心。但作为首席代理公司高层,他更懂甲方的纠结——默认刷量,但不甘心效果。


所以我现在都养号,效果更好,双方看着都开心。” 这里所说的养号,对应得是买号。相对于在淘宝、网站、微信直接购买账号,养号虽然耗费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利处却显而易见——被微信封掉的可能性更小。


在文章《深挖数据造假:如何给微信公号、微博、直播网红刷量》内曾提及,“ 腾讯出手干掉刷量的做法,是通过一个很简单做法。腾讯和三大运营商形成了数据对接,可以看到手机号是否是真实的用户在使用,通过甄别虚假的手机号,很快把刷阅读量打下来。”


根据报道可以明了,腾讯干掉刷量的前提是辨别账号是否有“生命体征”——在半年被微信封掉了200多个账号后,S摸索出了一套适应规则的养号方式。


首先是购买群控系统。据S所说,群控系统价格贵得在5—6w,包含软件+手机+微信号+电脑;不包含手机的,价格在3W左右;单套群控系统(即微信模拟器),价格仅需千元。


从群控系统价格单可看出,群控手机多为200元左右的安卓机,而便宜的苹果5C则成为攻占IOS系统的首选。“价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老版系统的苹果才方便越狱,就能一个手机安装多个微信了。”



某牛群控系统报价单。


然后,便是将注册后的个人账户模拟为真实用户行为,俗称“养号”。“一般一个号,快的1周,慢的1-2个月。快号,我就是发发朋友圈。慢号,我用的是高端养号法,得发红包、加好友、打电话,这是非常复杂的。”



养成的号被运用在微商、褥羊毛、刷量、社群


“高端号”在阳光下变现,褥羊毛、做微商、搞社群,售卖给甲方作为客服号;“低端号”游走在暗黑之中,色流、裸流、更有甚者通过类似“肉机”的方式来控制用户行为;“普通号”则在“群控系统”的掌控中,成为前仆后继的水军,日夜不停地描重灰色。


软件自动加好友


微妙的是,这批账号的出生就是为了死去在养号过程中,所有者绞尽脑汁为账号赋予“生命”,但账号出鞘那天,也是账号被抽离生命的那天——直到被微信封停。


“话音刚落,40元/W就涨到了350元/W阅读” 


“你要快刷、秒刷还是慢刷?” 轻车熟路发问的L,在一家公关公司里专门负责刷量,“快刷的时速在1万阅读,普通时速在4000到6000,秒刷速度在1-2万,速度不同价格不一样。”


据L所说,每天向他咨询的客户不下300个,这意味着他每天需要重复这段话至少300遍。最多的一天,他同时在执行140余条任务,任务在18点—23点达到高峰期。


他的浏览器中,收藏着4个刷量平台,微信里有不下100个刷量代理。他每天的工作是面对客户需求时,对接好各种刷量平台。


这是一项技术活客户需求千奇百怪,有粗略的阅读数、点赞数等曝光,有精细到原文链接、落地页等转化,更有精确到各种阅读来源占比。除此之外,还要处处提防,低调行事,以防官方政策突然“搅局”。


平台瘫痪后,点击下单页面无法跳转。


2月8日晚,L正在一家慢速平台上,提交一条刷量3万阅读的单子。突然微信官方整顿,多家刷量平台骤然瘫痪,他不得不启用备用平台。这次整顿,再次打破供求双方,平台数量骤减导致刷量价格如过山车般此起彼伏。


“2月8日之前,刷单均价在40元/W左右。2月8日之后,各平台价格波动非常大,最高价格有冲到300元/万阅读。”L边说边边示意,就在他的话音刚落之际,价格再次从300元/万飙升到350元/万。


同一天,上下午的刷量报价对比


这是以秒为单位计算的价格变动。除了供需关系外,代理在其中至关重要。“代理有时自称客服,” 12年就在研究微信的水沟说,“代理会分级,散户找淘宝,大客户是熟人生意,这些代理也是刷量平台的使用者。在充够一定钱后,会有对应的各种代理级别,从中谋得差价。”


代理作为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受益方,每一次政策变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有时平台一瘫痪,有部分代理会提价,不给刷量。这个你也没办法。”


变动的不止价格,还有嗅觉敏锐的刷量平台开发者们。从前端不显示阅读量→不设限阅读量→显示最高阅读量10W,到后台微信公众号不断优化图文数据分析功能,微信在平衡中小心探索展现形式。刷量平台则步步紧跟官方政策,灵活应对。



某刷量平台截图,可自定义公众号会话、朋友圈、好友转发的比例。同时还人性化附赠3‰的点赞数。


“之前的平台只能刷刷阅读量,控制刷的速度。现在有的能自定义阅读来源,公众号会话、好友转发、朋友圈比例随便设置,一键自助式下单。还有换地区、换用户、换时段来逐步增加流量。但微信最近打压这类平台的力度非常大。” 


来自微信群通知


3月8日当晚,官方的封杀行动疾风劲雨般席卷而来,大批账号阵亡,更有工作室全军覆灭。据触电报报道,养号群体的20%或被封,集控、群控、云控有1/3左右账号被封。


一时间群控大军奔走相告,互相询问对方状况——愤怒、担忧、哀鸣弥漫在各大微信群、朋友圈。而当天上午,他们还沉浸在妇女节借势营销的欢乐中。



来自微信群


据L所说,这次封号WIFI登陆的个人账户几乎无一幸免,流量登陆相对安全“手机连接流量后的IP不一样,而WiFi登陆下的IP基本一样;同时,如果电量、微信状态一直处于100%的工作状态,官方也会监控。”


这是一个怪圈——没有人能够且愿意彻底消灭这种形式。内容生产者、广告主、公关公司、刷量平台都默认着一套游戏规则。关键时刻官方的血洗宗门无伤大雅,围观者窃窃私语后再纷纷散去。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开玩笑,这可是几万倍的转化”


多方合力之下,追求绝对值似乎变得不解风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为常态——相对值成为口头禅。比如有没有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账号?


基于此,院长请到了易赞大数据新媒体研究中心负责人徐佳给我们视频讲解《如何辨别一个账号涉嫌刷量》,内含真实案例的数据走向讲解。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384awx2p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看不到后台数据的情况下,老司机的经验最靠谱。所以院长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他们常年混迹一线。在变化如此迅速的新媒体领域,时间是他们最珍贵的经验。


以下来自资深运营人士的鉴别经验


1、政策调整的契机——“ 每次微信官方政策调整,刷量价格会上涨,阅读量会下降。比如之前篇篇10W+,结果那几天阅读量变低。”


2、阅读量均值——“ 文章标题、内容都不可控,阅读量自然有高低。如果公号每篇文章的阅读数长期稳定持平在一个水平,那……”


3、爆文转发量——“我微信好友有5000人。如果一篇文章10W+,在我朋友圈几乎没看到这篇,那说明数据是有问题的。”


4、赞的动态——“赞不像阅读量看起来等比增长,往往是一下子跳到了某个刻度。比如赞从个位数2跳到30,可能就要想一想了。”


5、数据常识——“一般来说头条图文打开率在5%、点赞比在1~3‰,点击原文阅读的转化率在0.5~1%;一个账号如果阅读量很高,有原创,但就是不开评论功能,那也得想想。”


来自3家广告公司的反侦察经验


1、 错别字——“ 我曾经在广告中专门设置了错别字,看推送后是否有人来挑刺,如果很少甚至没有,那可能真的找了一个假号。”


2、 位置测试——“ 我之前专门选择了二条进行推送广告,结果发现二条位置的广告和一条内容的阅读量竟然持平,那肯定有问题。”


3、 回访测试——“ 我们服务汽车客户,预算大,要求严格。营销落地后,我们有专门的呼叫中心,对收集到的手机号全量回拨。”


“没错,还有个结尾” 


如果你有耐心读到了这里,其实我想说,在文章开头出现的X,故事并没有讲完。

3年后,X不再是职场菜鸟,他接到的刷量任务越来越多,掌握的预算越来越大。
3年后,刷量平台经历了小作坊式的分散、三大平台垄断、官方枪打出头鸟的不同阶段。

于是,故事有了巧妙的转化。

“去年,突然那个qq回我了,电话也回我了,说之前的老板把客户和联系方式都卖给他了,老板带着钱出国就没再回来。现在他开了一个新平台,非要把2400元退给我。”


X摇着头,言语中带着挑逗,“我又不傻,电话里的声音就是3年前拉黑我的那个老板,根本是同一个人。”

是啊,毕竟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


伴随着竞争,暴富、破败等超出常理的过度时常产生。在面对无法言说的境况时,人们习惯用“存在即合理”来一句带过。正如我问很多人“如何看待刷量这种行为”时得到的答案。


黑格尔一定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会被误读至今。毕竟他的“存在即合理”并非在为现实辩护,而是指存在并非偶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