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利德·拉德:杀死那些艺术品 | 艺术汇 展评
瓦利德·拉德:《卢浮宫以及/或是踢打死者》
HAU剧院/柏林
2019/4/26 – 4/29
阿布扎比卢浮宫©️维基共享资源,摄影:Slywire
Louvre Abu Dhabi©️Wikimedia Commons,photo: Slywire
怎么样才能杀死那些艺术品?在柏林HAU剧院的展览《卢浮宫以及/或是踢打死者》(“Les Louvres and/or Kicking theDead”)中,媒体艺术家瓦利德·拉德(Walid Raad)借着虚构出来的阿布扎比卢浮宫艺术顾问哈南(Hanan)提出了这个问题。在展览中,瓦利德引导着观众穿梭在展品之间,讲述了一个交织着幻想与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涉及了西方的博物馆经济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政策之间的关系,而故事中虚构的部分,在现场诸多文献、图像以及物品的佐证下,指涉了当下艺术世界在全球政治中的真实状态。
但是,为什么要杀死艺术品呢?艺术品可以被杀死吗?我将通过解释镜像博物馆、艺术品的幽灵以及木箱上的投影这三个关键词,来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和梳理其背后的隐喻,并同时介绍展览的内容。
镜像博物馆
如果在十二年前,阿联酋总统哈利法·本·扎耶德告诉你,他将要在波斯湾的一座无人海岛上复制一座卢浮宫,也许你会认为,比起艺术顾问哈南,这位总统的主意听起来更像是虚构出来的。
然而,哈利法大笔一挥,真的就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造起了这座阿拉伯版的卢浮宫。阿布扎比卢浮宫是当地文化新区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阿联酋政府希望通过在阿布扎比沿海的一座无人小岛上修建博物馆群,来吸引其他艺术机构入驻,并刺激当地的房地产和旅游业。而这座沙洲上的卢浮宫确实是全方面地复制了巴黎卢浮宫和欧洲文化:为了尽可能向原版靠拢,阿方斥巨资购买了“卢浮宫”的命名权,同时邀请法国建筑师让·努韦尔设计了新馆建筑,并向巴黎卢浮宫以及其他法国博物馆租借了三万五千多件藏品。
展览现场©️瓦利德·拉德
Installation view©️ Walid Raad
研究员亚历山大·卡兹胡尼(AlexandreKazerouni)认为,以往阿联酋修建博物馆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保护和收藏当地的历史文化,这些博物馆可被称为“根源博物馆”(rooted museum),相比之下,新建的博物馆则像是“镜像博物馆”(mirrormuseum),因为它们不再关注传统文化,而是在国际化的名义下,收藏和展示西方文物[1]。具体地说,如果巴黎卢浮宫是本体,那么阿布扎比沙洲上的卢浮宫就是它的镜像投影。
同时,各方对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需求恭祝了这块能反射出投影的镜面。但是,当你仔细观看时,你会发现,这个镜像并没有完全复制出一个纯粹的虚幻,它的核心部分,那些从法国转移到阿布扎比卢浮宫的藏品,是真实存在的。换句话说,如果镜子中的投影是真实的,那么它就不再是投影,而将会被视为幽灵,同理,如果镜像博物馆有着真实的艺术品,那么,这些艺术品也既成为了镜中的幽灵。
艺术品的幽灵
文章开头所提的瓦利德正是卡兹胡尼曾经的同事。在调查了阿布扎比卢浮宫的筹建过程后,这位出生于黎巴嫩的艺术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些西方的艺术品在被装上开往阿布扎比轮船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镜中的幽灵。
为了描绘这只幽灵,瓦利德在Hau剧院的展览现场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亦真亦假的故事。总统哈利法任命哈南为阿布扎比卢浮宫的艺术顾问,并让她搜集西方的艺术品来填满这座新建的博物馆。
展览现场©️瓦利德·拉德
Installation view©️ Walid Raad
在几经寻觅之后,哈南得到了德国作家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和其夫人宝莲·高黛(Paulette Goddard)的私人收藏,但是在打开木箱的那一刻,她发现,这些到达远道而来的艺术品似乎被幽灵附身了————它们竟然在运输途中修复了自身。经过几次实验之后,哈南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艺术品活了过来,而她必须要杀死这些本来就该死的艺术品。
但是,为什么艺术品会成为不死之物呢?实际上,博物馆中的艺术品一直就被视作死亡的反面,人们通过建立博物馆来抵抗生命记忆的易逝性,缓解真实的短暂与对永恒的渴求之间的矛盾。但是在瓦利德的故事中,情况发生了变化:艺术品不再通过修复师人为的修复和保护,来维持它们所承担的永恒性,而是依靠一只幽灵来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得以成为不死。
而这只幽灵究竟是什么来历呢?在阿布扎比卢浮宫的这个例子中,法国的博物馆以国际交流的名义,为了利益最大化出租了它们的藏品[2],阿联酋也在同样名义下,通过复制或购买西方文化来提高自身的文化地位,并借此获得经济和政治上的收益[3]——因此,召唤出这只幽灵的,就是在全球化的资本循环中,欧洲对经济利益的需求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需求(通过提高自身的文化地位,不光可以刺激当地经济,也可以分散和转移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瓦利德的故事中不死的艺术品,也隐喻了艺术品永恒性的新条件:博物馆保存和修复藏品,维持它们所承载的永恒性,不再只是为了保存易逝的文化身份和社会记忆,也是为了更好的流通和交换,用以谋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换句话说,收藏品交换价值已经开始代替原先的文化价值。
另外,艺术顾问哈南想要杀死艺术品的愿望包含了一种相应的反讽:创造者也惧怕自己创造出来的幽灵。幽灵的出现意味着永恒的不确定性。当然,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艺术品会被妥善保存,用以维持它们的交换价值,但如果有一天它们不再值得被交换,那么人们还会像过去那样善待这些艺术品吗?
而更可能发生的是另一种相反的情况:交换价值将进一步地取代这些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并将它们逐渐从文物转化为商品。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更为致命的问题:如果谋取利益成为了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主要目的,那么它们还能承担起保存社会记忆和文化身份的责任吗?
木箱上的投影
瓦利德继续讲述着他的故事:为了杀死这些艺术品,哈南咨询了医学专家、占卜师和艺术史学者,但最后却听从了一位当地酋长的建议。酋长认为,如果要让艺术品再次死去,那么就必须封印这只幽灵。具体的方法就是,在幽灵出没的地方,将这些艺术品等比地复制下来。
于是,这位倒霉的艺术顾问为此专门学习了绘画技巧,然后在每一件艺术品的包装木箱上将原作临摹了下来。最后,问题居然由此得以解决,这只幽灵果真被封印进了艺术品在木箱上的投影之中,人们也得以继续建设另一个更为巨大的镜像——阿布扎比的卢浮宫。在讲述完故事之后,为了加强戏剧效果,瓦利德声称,他想尽办法将这些木箱运到了展览现场。随即,他拉开了身后的帷幕,向观众展示了这些封印着幽灵的、木箱上的投影。
展览现场©️瓦利德·拉德
Installation view©️ Walid Raad
而为什么这只幽灵必须被封印起来呢?因为,阿布扎比真正需要的,是卢浮宫纯粹的镜像,而镜子中的幽灵使镜像变得不再纯粹,从而违背了阿布扎比的需求。就如前文所说,镜中的倒影一旦有了真实部分,那么它就不会再被视作镜像,而是成为了镜中的幽灵。因此,人们必须通过消灭真实,来封印这只幽灵。
如果说,政治经济利益的需求召唤出了这只幽灵,那么这只幽灵究竟由什么所构成呢?或者说,镜中倒影真实的部分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隐喻呢?其所隐喻的,其实就是艺术品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这些文化意义捆绑在一起的,恰恰就是发端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各类价值观。
而对于非西方世界的阿布扎比来说,这些价值观中包含了太多他们拒绝接受,也无法接受的内容。他们真正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纯粹的镜像——既是在排除了文化价值之后,卢浮宫和其藏品中所剩下的、单纯的象征价值,因为只凭借这些象征价值就足以为其谋得政治和经济的利益。
除了阿布扎比的故事之外,瓦利德随后在展览中还讲述了,这只幽灵降落在其他地方时所发生的事情。他似乎试图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某种意义上,这个世界已经成为了沙漠:在沙漠中,唯有镜像才会显现,就如凭空出现的楼宇,只会是海市蜃楼一般;在沙漠中,唯有镜像才是重要的——木箱上封印着幽灵的投影恰揭示了这种重要性——因此,必须排除一切真实,只留下纯粹的投影,因为真实的楼房必将在松软的沙漠中垮塌,而只有纯粹的镜像,才能成为沙漠上永立不倒的、无根的宏伟楼宇。
1、Cocks, A. How offsets on arms sales into Abu Dhabi have helped finance its Louvre[EB/OL]https://www.theartnewspaper.com/review/how-arms-sale-offsets-have-financed-the-louvre-abu-dhabi
2、Koek, M. "The 'Desert Louvre' – a change in museum policy?"[EB/OL]http://blogs.usyd.edu.au/bizart/2007/07/the_desert_louvre_a_change_in.html
3、Sanchez-Kozyreva, C. What the ‘mirror museum’ says about the Louvre Abu Dhabi[EB/OL]https://frieze.com/article/what-mirror-museum-says-about-louvre-abu-dhabi
文:奚雷
图片提供:许逸帆
尘埃的形态:雅各布·劳帕赫的艺术实践(下)
尘埃的形态:雅各布·劳帕赫的艺术实践(上)
刘辛夷:应有掌声
“珊瑚”:诗意的刺痛
王国锋:凝视
2019“北京艺术地图”第二期发布
免费赠阅
info@798ar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