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课堂丨1240℃的“泥与火”之歌,趁“热”了解一下

心怀热爱的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023-09-06




一件完整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

草图、成型、装饰、施釉、烧制等步骤

在窑炉里历经1240℃的高温烧制

以及长达两天的降温后

才能见证它的诞生


川影安仁校区翰院旁边的一间教室

正在上演着“泥与火”之歌

今天跟随大影君一起

推开大门一探究竟


《陶瓷艺术》课程课堂



01

一间教室:上演“泥与火”之歌


《陶瓷艺术》课程是川影设计与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开设课程,在课程中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的陶瓷发展史,讲解陶艺的基本概念,重点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成型和装饰技法同时也会让学生参与烧窑的过程,全面掌握陶瓷生产的整个流程


川影设计与美术学院专业教师黄古月盈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我们赋予泥巴一定的造型和装饰,最后在火的炙烤下使其从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全新的物质,这便是陶瓷的魅力所在。”川影设计与美术学院专业教师黄古月盈介绍。


作为一门艺术性课程,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黄老师除了理论教学外,还带领学生欣赏大量国内外优秀的陶艺作品,提升学生的眼界和审美,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熟练掌握搓、揉、捏、拍、打、按、敲等诸多技法,由最开始的生疏稚嫩变得愈加娴熟。黄老师给予同学们大胆创作、发挥个性的机会,“对于学生的作品创作,除了实用性,我更多是希望他们通过作品来表达思想和观点。”黄老师说。



02

线稿草图:用画笔将灵感勾勒



为了帮助学生开发创意和想象力,黄老师让学生前期通过搜集素材和绘制草图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考虑做出的实物的尺寸大小和比例,在这里的衔接处注意不要开裂,还要考虑一下色彩的选择。”


“选择不同的材质,上色可以用渐变色。“


”你准备用什么泥?我建议用特白泥,最后淋上泥浆。”


不断有同学们拿着画好的线稿找到黄老师,她针对大家的构思草图,提出专业性建议,帮助同学们将灵感变成实物。她表示:“我会针对大家的草图提出意见,比如在造型上是否具有可行性、采用何种技法来实现等。”



从设计方案构思到手绘效果表达,一张张草图线稿承载着同学们的灵感与巧思,或许古灵精怪,或许天马行空,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一个个想象,跃然于纸上,呈现于课堂。




03

捏泥巴成了大挑战



将线稿摆在一旁,用心揣摩每一处的位置、形态和距离,凉腻软滑的陶泥在同学们手掌间揉捏成型。原本毫无生命力的泥土在同学们灵活、娴熟的动作下,轮廓渐渐清晰了。



陶瓷艺术专业的具体实践内容,基本分为陶瓷的成型方法和装饰方法两个部分,成型方法包括泥条盘筑、捏塑、泥片成型等,装饰方法包括釉上彩的绘制和颜色釉装饰。



“由于学生都是初学者,对泥性还不熟悉,对泥料的干湿度把控不好,因此经常出现坯体开裂的情况。”黄老师提到学生在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对泥料的把控。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们通过反复的尝试,在一次次试烧中汲取经验,慢慢寻找最适合的状态。



做陶艺一定要耐着性子和软滑的陶泥切磋。不断地揉泥是为了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进一步紧致。缺少这一道工序,则容易出现坯体中含有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而盘筑和拉坯则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



“你的泥太干了,要注意哦。”“工具可以用刻刀和导轨条。”黄老师在教室里不停地四处走着,同学们在操作中出现状况总能一眼看出问题。


除了要掌握技巧,还要耐心、静心,只有心静才能更好地施釉。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





04

烧窑与出窑好似“凤凰涅槃”


烧窑是陶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掌握火候至关重要。烧窑时间过程约12小时,温度在1240度左右。“我们教室目前使用的是电窑,烧制氧化气氛,程序已自动设置好了温度曲线,非常稳定,安全性能也很高。”黄老师介绍着目前用来烧制作品的电窑。



装窑时,坯之间的距离要恰当,不同的釉对温度要求不同,既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窑位,又要合理布局,保证空气流通。


这里的每一件捏完成型的作品,都让人非常期待最终的样子,那么最后究竟是否如大家想象中一样美好呢?


“凤凰涅槃,浴火而生”用来形容烧制再恰当不过了。打开炉窑,当陶瓷作品出现在眼前,出窑的那一刻,才能知道成功还是失败。



黄古月盈老师检查新出窑的器物


“今天还有一炉上次烧制的作品要出炉。”同学们听到要开窑,大家都放下手头事情,围在窑前,兴奋地等待开窑。黄老师打开电炉门,取出里面厚重的棚板放在地上,她小心拿起器物仔细端详。取出的陶瓷器一件件整齐地摆好,同学们三三两两蹲在地上找寻着自己的作品。


学生作品


“陶艺课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在动手方面有高度的参与感,从泥变成瓷的过程也让学生充满了新鲜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会让学生参与到装窑、开窑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开窑就像是开盲盒一样兴奋,学生最期待的时刻就是从窑炉中取出自己充满未知的作品。”黄老师说。



05

将天马行空的创意“变”在手中



从这堂课开始,大家都要为期末作业做准备,每位同学需要完成一个系列的作品,由两三件陶瓷作品构成。陶瓷作品的从设计到完成制作周期长,黄老师为此预留了四周的课时给大家。


唐云颖同学的作品


“老师,我准备做三个不同造型的花瓶,用刻刀雕刻出不规则的形状,色彩用渐变的可以吗?”2021级公共艺术2班的唐云颖向黄老师展示自己的构想。关于灵感来源,唐云颖表示她习惯先上网“冲浪”,在网上找灵感,再进行自己的创作。


黄古月盈老师(右)与徐代成相同学(左)进行课堂讨论


徐代成相同学表示,他在创作中更想尝试夸张的表达。他以前的作品都是以造型特别的鸟兽为主,这次期末作业则选择了一个难度较大的创意。他先将自己脑海中的构思画成线稿,和黄老师就如何实现进行了讨论后,决定放手去试试。



黄老师希望同学们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认真的态度,因为本门陶艺课程开设在大二下学期,这也为同学们在大三时学习雕塑、装置等课程打下造型基础。


无论最终的作品成熟与否,都映射出同学们真挚的感情,老师鼓励同学们不断尝试,让材料、技术、工艺多元融合,去用心感受艺术、寻找生命的精彩。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出品  ——【原创作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 | 邹梅
图 | 王铭轩编辑 | 易洲复审 | 尹丹
终审 | 余乐欢迎投稿cyxctzb2020@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