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总十多次提到的王阳明应该怎么读?怎么用?

2016-08-04  皇甫金石 新民学社

    原标题:说透“心即理”------阳明良知心学的普世价值基础意义

 



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余次提到王阳明理论,说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在当下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重读孔孟儒学,更要加强补读王阳明良知心学,在读阳明先生良知心学上再也不能落后于世界其它民族。


回顾中华社会读王阳明,曾经出现如下两个偏差:


1、主要是一批儒生文人读王阳明(影响到少数政府官员)聚兴趣于心性之学、聚兴趣于口耳之学、聚兴趣于形而上,而极轻视形而下的具体应用、轻视与政商的经世致用与百工技艺的结合。结果,或走向枯禅,或走向狂狷。如清初史学家顾炎武所批评:(明朝末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最后误己、误人、误国。


2、弃王阳明不读。如已经过去的这二百年。

但凡读书,有两种读法:1)在当时历史背景下读原文原意,读准读深读透;2)带着当下的问题,在全人类现有知识思想理论,含最新科技理论的背景下读原文新意,读广读大、读出新时代下的新应用,甚至读出新时代的新发展新体系。读书也要勇猛精进、与时俱近,这两种读法都很重要很必要,都要读出王阳明良知心学的巨大现实正能量,且我们要避免中华民族前人读王阳明时走过的弯路歧路。

我们这里,强调以第二种读法为侧重,用现代人的语言语境针对现代人的问题读书。

 

心即理


心即理、圣贤之道吾性自足、向内求、人人皆可为圣贤、百姓日用即为良知,等等,这些是阳明良知心学理论的根本基础,也是阳明良知心学学习的入口与难点。                                                                       

    心,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概念,是人的认识、思考、指挥系统的总中心总中枢总开关,指向是人的内在主观精神。理,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概念,是道理、规律、现象、本质、礼,秩序、法制等,指向是人主观内心之外的外在真实。


“心即理”从字面解释,第一个认断,是人的主观内心感受就是外在客观真实,或外在的客观真实是取决于我的主观内心的感受(取舍)。如果广泛开来理解,即:人的内心主观取舍、感受决定了外在客观的有无与外在客观呈现的状态等一切。


“心即理”的第一个认断,似乎与人的真实日常感受认识完全违背,因此,很难被人理解,更难被人认可接受。因为,在人的经验世界里面,外在的客观真实,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人去感受,不同的时间去感受,结果是一样的、不变的。但人的心是随时在变的,不同的人的心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心即理”常常被斥责为主观唯心主义,是荒谬的。


如果,“心即理”从字面解释的第一个认断成立,就自然而然得出第二个认断:人的心就是真理,我的心就是真理。即我们的内心感受合理合法就合理合法。这个认断,给绝对自由主义与绝对无政府主义以理论依据,把人们导向无法无天,导向狂狷。


人类是因果逻辑动物,因果逻辑的因站不住脚,后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学习王阳明良知心学的人,一上来就被第一种认断知识障打懵了,就会产生抗拒而再也无法往下学习了。而第二种认断知识障,又把我们引导到我行我素的狂狷上去。


    伟大的良知心学,一上来就让人感觉似乎就建立在这么个荒谬的论断上,就建立在这么一个会导致反人类灭绝人类的推断上。那“心即理”真是反客观的吗?是将人导向我行我素无法无天的狂狷吗?下面,我们从“人与物”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己”关系来作一分析。


就“人与物”关系而言,物的客观存在性真的与人的观察思考主观选择性无关吗?确实,在常人的日常生活工作感受经验范围,物的客观存在性与人感受时的主观选择性是无关系的,但是,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到极微观的世界时,有一个波粒两相性与测不准原理:在极微观的粒子世界,真实的物质,即可以呈现为能量波的状态,也可以呈现为单个粒子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人选择的测量实验手段与方法。就是说由人所选择开启的“人与物“的关系模式而决定。人选择用观测波的方法去试验,观测得到的结果就呈现为波;人选择用观测粒子的方法去试验,观测得到的结果就呈现为粒子。


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他人的客观存在性与我感受时的主观选择性是有关的,而且关系极大,且有时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在现代人类心理学理论中已经十分肯定,并为实验证明。中国古代的“疑人偷斧”成语就是一例,而且在我们当今的人际日常关系中常常有所感受与证实。


例如,你把他人认定为坏人,并对他开启“坏人模式”互动,他一般情况下或早或晚会被你所感应,最终他与你的关系呈现也为“坏人”关系。一个集体或一个社会也是如此,如果设制的是“坏人模式”机制,这个集体与社会必然早晚成为“坏人”聚集的群体与社会。


就“人与己”的关系而言,更是如此,您对自己的情感开启的是幸福快乐模式,自己得到或所处的就是幸福快乐情境;如您对自己的情感开启的是痛苦烦恼模式,自己得到或所以处的就是痛苦烦恼情境。


这三个例子,从三个层面,都告诉我们“心即理”不是主观唯心主义,是客观现象在一定模式下对人互动可以是真实的。但这并不是良知心学中“心即理”的本义。上面这段阐述,只是为破除“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学习障碍。那良知心学中“心即理”是什么意思呢?


阳明先生的良知心学,是从易经到诸子百家,再到儒释道三家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心性之学师从而来,且集大成者。心性之学,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它最主要的是研究与说清楚:人性是什么?人性的变化与养成是怎么样的?如何培养圣贤心性?如何内圣外王?如何培育圣贤社会?


在心性之学中,有大量卓有建树的圣人,也有大量的著名理论观点,最有名的圣人与观点有如下这些:三皇五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仁者忠恕而已”;孟子的性善论及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尽心至性,尽性至天”(人心人性的终极根本之处,是天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宋明理学的“去人欲,存天理”;陆象山“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良知即天理”;王阳明的“心即理…天地万物一体为仁…”;佛教的“万教万法出一心”“万教万法注一心”… …等等,所有的这些“心”都是说的人性之心,都是说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己的关系之心,都是说的这颗心如何来去变化,如何把控培养等等。


从这么多中华至伟圣人尽命而获的心性天理中,我们特别应该关注重视到心、性、理、天这四个字。心,是完全主观内在的,天是完全客观外在的,性与理是内在与外在打通的桥梁,性比较接近心,理比较接近天。


心即理,人性即天理。人与草木瓦石、与天下万物一样,都有一个先天赋予的特性。那我们先来看看,人身上哪些是先天的、生而具有的、人人一样而始终不变的特性呢?


饿了要吃,睏了要睡,冷了要穿,成年人要性交要生育,剁手会痛会流血,血流完会死,这些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生生不息的基本保证,没有这些保证,人的生生不息就断了。所以,“大德曰生”即是此意。这个,也是身心安宁、身心幸福的那个“身安”、“身幸福”的所在。


人的这些由自然赋予的生发天性是永恒的,它的原发的能量是无比的不可阻挡的。这个生生不息的天生本性与人的思维感情可以无关,在这个层面上,人不是用头脑来思考判断的,而是用身体本能来判断的,它是决定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物一切思维情感关系的起源与基础。但是,这些天赋本能不是仅为人有,动物也有。那人与动物有何区别呢?


  人,是群居动物。在人进化超越动物性的过程中,群居性特点,已经使人进化为仅具有动物属性已不能生存,不能生生不息。比如,初生婴儿,上述人生自然属性俱全,但他活不下去,因为他不经过10余年的成长与教育学习,没有自我解决吃睡穿的能力,没有解决自我保护、安全生存成长等生生不息所需的能力。这种情况,就使人必然(须)产生同理心。同理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点。


人的同理心,就是天不只生我一人,你、我、他都是天生,都是人,都一样饿了要吃、睏了要睡、冻了要穿、要生生不息。大家在生生不息的基本需求与基本权利是一样的,平等的。这个从同理心推出的人人具有的生生不息的基本需求与基本权利的平等性认识,就是人类良知的最初源头(本源)与基础,我们暂且称其为先天良知,也就是先圣先贤们说的天理,也就是人的本性。


也就是说,“心即理”的这颗心,就是同理心,“心即理”的这个理,就是人用同理心去认识自己的生生不息的自然属性(动物性、兽性)而升华出的人性(人与人的关系的本心、初心、本性)。也就是说这个天理(人的本心、初心、本性),是由人的动物本能属性加上同理心两部分组成。没有同理心的统掇,人性就趋向兽性。同理心对兽性统掇管理得越正确越好,人的兽性就向人性向天理发展得越好越完善。


对这个同理心的认识与表达,孔子用“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忠恕”…孟子用“人之初性本善”与四端“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表达,佛与道家用慈悲心,布施心表达,老百姓用善心、良心、感恩心表达,王阳明用良知来表达。


这颗同理心,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道教等等各有各的表达法,正所谓万宗万法铸(注)一心,万教万法出一心。天下的良知心,全部都从这颗同理心开始,没有这颗同理心,人与动物无异。但人如没有动物性、兽性,则同理心无处着落无从谈起。


前面我们讲过,具有自然属性的人的动物性一面,具有原生原发的力量,这个力量孕含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心里,是每时每刻每天每处,只要人生生不息、人类生生不息,它们的力量就生生不息。在没有同理心的约束时,它们的自由发展只服从于自然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生物进化。生存发展方向上这股力量极顽强极巨大不可以阻挡,但同样在破坏毁灭方向上也威力巨大无穷。这股力量,体现的是人类生存发展良知,这个良知是天道,它在生存发展方向上生生不息,是不应阻挡的,也是无法阻挡的。


所以,人性本能加上同理心,就是老百姓的天,就是天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与满足最大范围人群的这个正当合理的基本本性本能需求(衣、食、住、行、安全,身安、身幸福),是符合人性的,符合天理的,这个就是“存天理”。


这个也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部分。同时,这个也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所以,“创富者可以是英雄”符合天理,古代的鲁班、现代的乔布斯、任正非、袁隆平、稻盛和夫都是人类英雄,工匠王可以是人类英雄,科技精英可以是英雄。


我们这里把这个由先天人性本能引发的合理追求,称为“人生、人类生存发展的目标目的良知”。这个先天良知,就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对自己的基础本真、终极本真。所有违背这个基础本真的一切,都是不能成立的伪本真。


虽然人类的这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不可阻挡,但是它的路径与行走方法必须给予理性的疏导、约束与优化。对人类的生生不息进行的这个理性疏导、约束与优化的路径与方法,就是社会法则,就是和谐共处、共生共存、可持续发展、爱、慈悲、包容、感恩。


如果没有社会法则制衡而任由自然法则支配,则贪婪、侵吞、凶恶将泛滥,弱肉强食独行天下,其逻辑结果必然是人类走过的历程更加残忍苦难,也许最后只剩下一个最强的人,世界只剩下这个人或一个最强的兽。所以,为了人类身心安宁、身心幸福更好、更有保障,人类社会与世界都必须有这个社会法则制衡自然法则。这个社会法则,就是后天良知。


  将先天良知与后天良知之间相连接的就是这个同理心。这个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孟子说的同情心、恻隐心等等就是由这个同理心与推己及人而来。


人人具有的先天本能,加上人人都能认识体会并必须认同的同理心(换位思考与推己及人):同他人之心、同一群人之心、同天下人之心(换他人、一群人、天下人之位;及他人、一群人、天下人之想),经过人类千万年这样的实践与思考,就能够逐步形成社会最大人群公认的“去私欲”的标准与方法,这个标准与方法的基本点,就是不能剥夺他人的人生基本权利,不能抢夺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个就是后天良知的基础。


我们这里把这个后天良知称为“人生、人类生存发展的实现路径行为良知”。这个后天良知基础,就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对自己的基础正义。所有的一切正义,都来自于这个基础正义。所有违背这个基础正义的一切,都是不能成立的伪正义。


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本质就是同理心、换位思考与推己及人,孟子的四端更是由同理心推导而来。但是,己欲立欲达,而人未必欲立欲达,简单僵化的同理心、换位思考与推己及人,存在许多好心做坏事的例外。但同理心、换位思考与推己及人的原则绝对正确。这个原则在具体应用时正确性的保证,必须再补充增加一个沟通与共识。


这个同理心,在两人之间达成完全的沟通与共识,就是利他利己,求双赢。所以,求双赢,是最好的人我(如“五伦”:夫妻、父子、兄弟、朋友、君臣)关系模式。这个同理心在一群人之间达成完全的沟通与共识,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求多赢。所以,求多赢,是最好的家庭关系、集体关系模式。这个同理心在族群、民族、国家、地球人类层面上达成完全的沟通与共识,这样,就可以建设一个真实的、和谐的以人为本的人群社会,建设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天下为公”。一个人的心,以大众的心为自己的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可以大公有我。


两人同心相向达成共识,可以凝聚两人力量;众人同心互向达成共识,可以凝聚众人力量;天下同心,就是可以凝聚天下力量。所以,最大限度地为族群、民族、国家、人类求福祉,是最高最大的大义名分。为大众谋福祉的这颗大心,可以凝聚起大的能量。人生“发上等愿、向宽处行”就是落在此处。


这个同理心的沟通与共识,可以是均分、可以是各取所需、可以是公平交换,但它的最高境界是共创共享。这个沟通与共识:均分、各取所需、公平交换、共创共享,可以在“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人与己”关系三方面进行,也可以在马斯洛五层次需求上进行,有着极广的展开空间。它的全部展开,就是整个社会法则(社会公德与法制),就是整个人文教化。


对这个展开的复杂性与大道至简的掌控准则,三皇五帝给出了精妙的描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当我们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进行认识思考时,大道至简的方法是回归初心----同理心;当我们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进行把握掌控时,大道至简的方法是----允执厥中。


这个,就是中华传统伦理、孔孟儒学伦理针对“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的心性之学研究的初衷与追求的最高理想。


  如果,把这个同理心、换位思考与推己及人扩展到人与物的关系,扩展到世界环境天下万物,就是中华老祖宗三皇五帝与孔孟的“天地万物一体为仁”思想。


这个,就是中华传统伦理、孔孟儒学伦理针对“人与物”的关系方面追求的最高理想。


到此,这个“天地万物一体为仁”的“仁”(王守仁也是这个仁)就很明晰地呈现出“敬天爱人”的图景与境界。这个图景与境界,是现代日本企业家稻盛给出的描绘总结。


但是,到这里的这个“仁”还只是“良知”阶段,还未达到“致良知”阶段。达到“致良知”阶段的仁,是知善知恶、是为善去恶、是乾坤合一、是知行合一、是知到做到。“良知”是一个与“善”同层面的东西,“仁”是一个与“致良知”同层面的东西,“仁”与“致良知”高于“善”与“良知”。  

    

人生、人类必须以实现路径行为良知(终极正义、后天良知:社会法则、心安、心幸福),去达成人生、人类生存发展目的目标良知(终极本真、先天良知:合理的本能需求,身安、身幸福),这两部分人性良知的完整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性良知,才是一个“身安心也安”的人类发展好模式与和谐完美归宿。所以,人类完整的生生不息良知或可以表达为“勤劳创造、共生共存、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个,就是人类集体的初衷,也是人类最和谐完美的归宿。这样,人类身心安宁、身心幸福才能真正保障。符合了这个,就是符合人类的终极大义名分。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偿试回到对“人与人”的关系,把善与恶进行一个等级排序:

1、生生不息

2、利他利己利天下

3、舍己利他利天下

4、舍他利己利天下

5、利他利己

6、利他不害己

7、利己不害他

8、公平竞争

9、损人利己

10、损人不利己

11、害人害己

12、害人害己害天下


比照这个排序,一个人的言行,越是利他、越达到前端,就越接近于圣人,比如1-3项;而在4-8项之间都是不同等级的贤人,从第9项开始的就是恶人、坏人、兽性人。


 这颗同理心关涉到“人与己”(人与自己心灵)的关系时,就是建设身心健康和谐的问题。这个“人与己”关系,是比前俩个“人与人”“人与物”关系更基础、也更高端的关系。“人与己”的关系,主要在于克服自己内心生出的贪心、嗔心、痴心,建立起欢喜心。贪心,是在顺境中生出过度的贪爱占有欲望,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心,是在逆境中产生嗔恨,明知道不可求求不到就发脾气,随意伤害无辜他人。痴心,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褚邪行。欢喜心,就是平常心、适度心、明白心、光明心,根本还在同理心。


人的幸福满足感,都来自于自己内心,来自于心安,尤其温饱之后唯是如此。所以,修养心性,首先解决好“人与己(与自己心灵)”的关系,建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和谐;其次解决好“人与人”的健康和谐关系;再其次解决好“人与物”的健康和谐关系。心性修养,就是这么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


到此,我们就容易理解:王阳明说的“圣贤之道吾性自足”“向内求”“心即理”“人人皆可为圣贤”“百姓日用皆为良知”等观点了。也就是人人都有同理心,只要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这颗同理心完整地找出来,这就是“向内求”求自己的那颗同理心,自己的这颗同理心就是本真之心、就是天理,按这颗本真同理心去做,知行合一,就可以成贤成圣。这颗同理心、本真之心是人人都有的,这颗同理本真之心,就在老百姓时时处处的日常生活之中。


对这颗同理心,古今中外的先圣先贤有浩如烟海(如四书五经)的各种表达,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等各种宗教有各种表达,正所谓“万教万法出一心”。所以,在人的心性方面,我们说阳明良知心学可以贯通古今、可以贯通中西、可以通向未来,阳明良知心学可以打通全部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阳明良知心学具有人类普世价值基础意义。


虽然,我们可以从这些外在的教化中读书明理,但更重要、更快捷的、更有真实价值的方法,是从自己内心去寻找那颗同理心。而对于普通百姓大众,要读大量的书籍,更是没有可能,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向内求、从自己内心寻找同理心、寻找良知,是更有效的求取心安、求取幸福的法门。这个法门,是阳明先生为我们老百姓、为我们全人类找到的。


幸福追求是世人最普遍的追求,人人皆向往之;因果规律是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人人皆认可。上述,我们从人的心性方面,讲清楚了这个人的幸福因果根源与逻辑链。


如果,我们生而知之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链,并按这个逻辑链知行合一,我们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上根之人;如果,我们通过后天学习并深信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链,并知行合一,我们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中根之人;如果,我们屡遭碰壁磨难才承认并学习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链,并知行合一,我们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下根之人。


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链,就是人人内心深处的良知明镜。实际上,人的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链,很容易被人的本能私欲所替代或所覆盖。如果,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链几乎不会出现在我们心头,就是我们的良知明镜在人生成长长大的过程中被社会污垢遮蔽了,我们就几乎成为了兽性人。当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链出现在我们的心头,就是阳明先生说的那个良知灵明出现。如果,我们把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链思维与知行合一,修炼成我们时时刻刻、事事处处的潜意识习惯,就到达阳明先生说的那个灵明常照境界了。修炼养成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思维行动潜意识的过程,就是阳明先生说的那个“去垢磨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人性良知走向圣贤。


存天理,去人欲。按照这个同理心、这个幸福因果逻辑链知行合一,就是存天理。按照一己之私去妄想与偏执,过度执着于一己之私的贪欲纵欲,把同理心丢到九霄云外,伤人害己伤天害理,破坏社会法则,就是那个必须去除的兽性“私欲”。怎么去?


中国传统语境下的这个“七情六欲”,它们是个人、也是整个人类的幸福所在,在西方社会学家马斯洛那里,它们被分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情感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基本层次。但马斯洛没有给出解决这五个需求协调发展的方案。如何协调发展?


中国古代圣贤荀子对此做出了深刻的揭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必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这个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礼,就是伦常,它的本质就是人类的后天良知,在现代语境中它对应的就是社会法则,当下现实社会中它对应的就是社会公德与法。所以,每一个社会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社会法则)、公民公德与法,而不允许一味强调自己个人需求的无限满足;不允许弱肉强食、唯利是图;不允许侵占与剥夺他人的基本权利;不允许侵占与剥夺他人的劳动成果。


所有,现代欧美西方的社会公民意识、公德,在这个基础原点上与中华传统伦理是完全一致的。


     对人的自然属性研究认识描述深刻全面准确的是中华先贤荀子,荀子理论的要点如下:“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但荀子对人性的认识,被后人称为“性恶论”而未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把这部分人性天理基本完全遮蔽了。在孔孟儒学中,这个部分完全就跳过不说了,连同理心都几乎跳过了,直接就从后天良知替代先天良知,把社会法则当作天道,把仁者爱人,把孟子四端直接当作先天良知当作天道了。在孔孟儒学中,坚持着一个强大而隐蔽的原则,就是“隐恶扬善”,把人性本能良知或者不说,或者与“人欲”混为一谈推向反面。所以,在孔孟儒学中,只开启了“好人模式”,对“好人模式”研究很多很深很透很广,解决办法很多;但几乎完全关闭了“坏人模式”,对“坏人模式”几乎没有研究,几乎没有解决办法。但人的心性中恶的一面、社会中“坏人模式”客观存在。所以,孔孟儒学的心性模式下,人常常表现为对自己人性恶的一面不自知、放任、以“坏人模式”对待他人,而当自己被以“坏人模式”对待、或处于“坏人模式”社会环境中时又束手无策、任人加害。确实,孔孟儒学的绝对“隐恶扬善”原则、单一“好人模式”伦理,也许确是导致互害社会悖论的原因。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单方面表达与强调,都是不完整的,都会把人类对人性的理解与引导操控导入缪误。阳明先生,是孔孟之后儒家中唯一承认人性有善恶的,但“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采取了一种很隐晦地说法,这个表达在形而上哲学原则层面没有错,在形而下的国家制度设计与人的行为设计上可操作性还不够究竟,但比孔孟儒学前进了许多。阳明先生善恶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作为一个“善恶合一”完整表达,为人类给出了一个善恶一体、善恶平衡、善恶互变的整体认识,切中了完整的本真人性。阳明先生完整的“善恶合一”观,是打通古今、打通中西,并通向未来,打通全人类文明的另一个关键。这一点,是另一个阳明良知心学具有人类普世价值基础意义的点。    孔孟儒学伦理,只讲善不讲恶,回避真实人性的原始本能,在这个伦理的完全控制下进行国家制度设计与人的公共行为制度设计操作时,就埋下下两难的矛盾:如果按德政设计操作,往往被内外恶群体、恶群族轻易征服而受到极大伤害;如果按法政设计操作,又陷于违背纯善伦理,受诟病而失去天理(合法性),同时,还又易于被少数恶统治者操控而演变成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恶行。    在只讲善不讲恶,回避讲明白人的原始本能良知驱动作用的孔孟儒学伦理下,生产力的发展与正当的物质财富享受的追求也是被抑制的,在这里也出现两难矛盾。一方面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巧取豪夺穷奢极欲,另一方面从道德上压制群众百姓的生产力发展积极性与对财富享有追求的积极性。欧美西方的思想家、哲学家们,在人性研究的理论水平上,至今还远没有达到荀子的认识水平,但在国家社会制度设计与人的社会行为公德设计的实践上,是很重视强调人的真实本能本性作用发挥的一面,在这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认可,敬畏它的天理正当性,延扩它的力量不可阻挡性,相信它对人类生生不息发展向前向上的自调适应性,以及对它的破坏毁灭性有更大的包容,甚至欣赏崇拜。这些在西方欧美国家与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强权霸道科学务实理念 ,政治体制、社会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设计、设置均有明显的体现。比如,面对一个利益,公平竞争,是欧美西方更倾向的解决方案,凭实力(或巧实力)把对手干掉,自己独占;或自己被干掉,愿赌服输。这种解决方案简单、高效。同样的问题,和谐共赢,是中华民族更倾向的解决方案,所以,解决起来就时间漫长效益低下。西方文化中,在对社会法则这一面,也有宗教设计与国家制度设计、公民权益与公益设计,这些设计虽然离中华孔孟儒教伦理的认识与理想水平还差很远很远,但能适应社会形态的发展,能基本管束住人性本能的动物性泛滥,但又不把生生不息至熄。                                                            在西方的伦理中,明明白白真真实实地讲善也讲恶,善恶矛盾反而不尖锐易调和。在中华孔孟伦理中,只讲善不讲恶,善恶矛盾反而突显,不但现实操作上矛盾突显,而且在认知上也矛盾突显并陷于“失道”与“失力”两难。    孔孟儒学伦理基础,导致开启好人模式则为善,开启坏人模式则为恶,这个传统伦理,是基本摒弃自然法则,因而遮蔽自然法则,伦理上只谈社会法则,将社会法则奉为至高无上的天理,但在国家与社会制度的设计实践时就在两个极端上漂,用极端高尚德治设计国家社会体制,但实践中又相去甚远而不得不采取集权,使人感受是知行不合一,甚至理智错乱,陷入两难矛盾。    西方伦理在对待自然法则方面更宽容、更信奉,在这种更宽容更信奉的前提下,制定国家与社会体制(如市场经济与社会体制机制)时,是“好人模式”与“坏人模式”并用,都适当开启的,所以真实性更为人性所认同所遵守,较易知行合一,乾坤两手、善恶两手都用无碍,合一自如,在理论上道义上都顺畅。实际上,西方欧美的这个伦理模式,与三皇五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精神是比较接近的。 


    我们用“人性本能”与“同理心”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己”的三个关系方面,讲明白了“向内求”“心即理”“圣贤之道吾性自足”“人人皆可为圣贤”“百姓日用即为良知”“天地万物一体为仁”“万教万法归(出)一心”这些心性之学的概念,这些在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也叫“道”,叫“天理”,实际上,这些是阳明良知心学的根本基础。


     到此,阳明先生的良知心学,已经初步解决了人性层面的根本良知问题(尊德性),但人性良知还没有落实到人生具体的基本问题之中、还没有完成完整的良知体系、还没有与百工技艺良知结合(道问学)。这方面,阳明后学也没有很好完成,留给了我们当今这代人完成。这个问题,我们暂且称其为“良知心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当代再造”,对其表述如下: 

  

     王阳明良知理论诞生已经500年了,在这500年中人类知识的深刻性、广泛性、全面性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人类面临的问题在复杂性广泛性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一定需要完成在当今人类知识科技背景与问题背景下如何再造良知体系结构这个任务。


王阳明良知心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层面,要走入百姓走入社会现实,就必须完成形而中、形而下的完整体系再造;完成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再造。


这个再造分四个层次:

   (1)用良知堪破具体的人类基础问题, 如: 人(他、你)我关系: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我要什么?

    因果(缘、选择)?幸福?善恶?钱财?生死? 知行?乾坤?

  (2)用良知堪破具体的人类二级问题, 如:信仰?是非?祸福?得失?伦常?舍得?正邪?感恩?慈悲?布施?。。。。。。

   (3)王阳明良知心学中,哪些部分是人生道德哲学?哪些部分是方法论哲学?哪些部分是心理学应用?三方面的组合协统是什么?

人性与哲学层面的道德良知与方法论良知是基础良知(尊德性),找到了这个基础良知,做一个善良人幸福人基本够用,但要经世致用,要做一个有力量的人,就必须继续去找到专业业务领域的百科基础良知(道问学)。

    比如,毛泽东与雷锋,在人性良知上都达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境界,可为圣贤,但在“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上,毛泽东是领袖,雷锋是榜样。

   (4)良知心学的百科基础:我们不能停留在心即理、明心见性层面上抽象学习王阳明良知心学,也不能停留在人性良知层面,我们必须在一个业务领域成为专家,这是阳明良知心学经世致用、实战取胜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在今天现代化科技背景下更是如此。我们在勘破前三方面问题的同时,事上磨的主要功夫,除了花在人性良知的“五伦”上之外,同样应该花在经世致用、实战取胜、专业技良知这第四层面。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跟随阳明做圣贤”,还应该提倡“跟随阳明内圣外王”:提倡人人做鲁班这样的能工巧匠,这样的工匠王。内圣要外王,修好人性良知(纯度)的同时,还必须外求,学习修得高强的专业技良知(分量)。专业技良知是必须外求的,在这个层面,是不能“心即理”的,这个层面的理,是客观外在的理。


王阳明的那个向自己内心求的良知,用这样一个当代的幸福因果逻辑语境词汇体系表述,我们现代人就很容易把握了,在我们寻找良知时方向方法就正确准确了、清晰简单了。


理可顿悟,但事须渐修。我们有了上面这个幸福因果逻辑起点与因果逻辑链的贯通,就突破了阳明良知心学理论学习的最难点与关键点,一来可以不因何为良知而精神迷茫浪费时间精力了,二来可以确信人性良知在每个人自已心中,这就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圣贤之道吾心自足",寻找人性良知只需向自己内心求,向幸福因果逻辑链与因果逻辑起点求。                          皇甫金石于九江白鹿洞阳明书院    2016年7月26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