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的人生哲学理念,针对的不只是党员!

2016-08-14 石云霞 新民学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提出和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其中,关于人生哲学的新理念是一个重要内容。

他指出,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应当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开拓和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习近平关于人生哲学的新理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做人,聚焦一个“好”字

做人,要聚焦一个“好”字。习近平指出,做事不能应付,做人不能对付。要从小学习做人。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1],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

习近平常引用一个诗人的两句话: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根据上述论断,还可以加一句:没有比做人更难的事。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徐特立先生说,做经师易,做人师难,做人师是第一位的。马克思的哲学,其核心、灵魂和归宿,就是聚焦在一个“人”字上,共产主义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既是一个单数,又是一个复数。你、我、他是单数,民族、国家、社会是复数,可以称作大写的“人”字。3年多来,习近平出访,用中国话语、中国故事反复阐述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其实讲的就是中华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并且将会变成什么样的民族、什么样的人。他从人称“沉睡的狮子”、“东亚病夫”讲到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倾诉、呐喊和畅谈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其中有悲伤,有心酸,更有自豪和自信。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当代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中国人在全世界面前“怎样做一个好人”。

二、做人,贵在“实实在在”

做人要实,这是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三严三实”的落脚点。“三严三实”就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归根到底,就是怎样做人,重在“做人要实”。

习近平指出,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做一个好人的目标、路径、方法和要求。[2]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曾经十分深刻地批评过那些搞宗派主义的人,说这种人 的吃亏就在于不老实。提出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什么人是老实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最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今天,我们党内的那些腐败分子,自以为得计,不择手段,一夜暴富,不过“南柯一梦”,如习近平所说,他们只不过当了几天财物保管员而已,最后还要还财于民、还财于公。一旦犯事,什么都没了,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这不就是“做人不实”的恶果吗?所以,那种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人民和自己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不可取的。

三、做人,要守住“底线”

做人要守住底线,这也是习近平明确要求、反复阐述的人生哲理。他指出,对于我们的干部来说,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针对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他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突出问题导向,要带着问题学,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3]

做人的底线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要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他说,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综合概括提出的12个关键词,高屋建瓴,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其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爱国主义。习近平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他形象地说,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不论我们身在哪里,做些什么,都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真正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祖国永远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温暖的精神家园。

四、做人,精神上不能缺“钙”

习近平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4]在这个问题上,他不仅对我们党的干部和党员有十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工作和奋斗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人,也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那就是精神上不能缺“钙”。

对于党的干部(当然也包括党员),怎样才是好干部?这个方面他讲得最多。例如他说,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具体来说,就是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他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四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他还要求我们的干部都要做好“四个人”,即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他提出,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对于这“四铁”要求,他后来又多次反复强调过。

对于教师,他要求要做一个好老师。他说,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这就是: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

对于解放军官兵,他提出并反复强调了新“四有”要求。他说,要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所谓砥砺血性,就是要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对于当代中国青年,他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他告诫青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广大青年生逢其时,建功立业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前景空前光明,一定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对于少年儿童,他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他提出,要从小学习做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等等。

综上可见,在上述诸多的要求中,第一位的要求,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就是理想信念。他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他还说,我一直在想,如果哪天在我们眼前发生“颜色革命”那样的复杂局面,我们的干部是不是都能毅然决然站出来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我想只要理想信念坚定,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我们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广大人民群众,就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五、做人,要懂得讲“规矩”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做人也是这样,要懂得讲规矩。讲规矩是全方位的。从广义上看,规矩既包括法律,又包括纪律,还包括人们约定俗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习近平指出,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法律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法律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每个人都要自觉践行法律文化,培育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坚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牢牢记住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党员和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让国法成为“橡皮泥”“稻草人”。[5]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对党员的要求应该更严。党内法规制度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而且很多地方比法律的要求更严格。党员、干部作为公民不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而且作为党员还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将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首先是要模范遵守党章,党章是全党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如果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6]

此外,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全党都要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总之,只有懂规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在遵纪守法、讲规矩上严以律己,才能真正实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六、做人,要能够“廉洁自律”

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内因是第一位的,是决定性的因素。讲规矩,强调遵纪守法,这是他律,尽管非常重要,但终究是外因,是第二位的因素。德是自律,是自我约束,自律和他律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做人还必须强调讲自律,“打铁还需自身硬”。

习近平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如果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他希望我们的党员、干部和人民都要“吾日三省吾身”“富贵不能淫”,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7]

廉洁自律,必须筑牢思想防线,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他深有体会地说,我刚当干部时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要发财可以合法发财,自己经营,靠勤劳致富、靠能力致富、靠智慧致富,光明正大、理直气壮,这么干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在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岗位上戴着假面具去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把这些事情想清楚了,干事自然有底线,自然有高度,自然不会做那些充满了诱惑、可能掉入陷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

2016年3月4日,他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中,在讲到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新型政商关系时说,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即“亲”“清”二字。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不能靠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搞企业,亏心事坚决不做。他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凡官、凡民都要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能心为物役,信奉金钱、名利、享乐至上,加强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干部要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清清白白为官。这样做,既有利于净化政治生态,也有利于净化经济生态,实现风清气正。

七、做人,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

人格的“格”,从字义上讲,也可以理解为“式”,列宁的《哲学笔记》的中译本,对于逻辑推理的三段式,过去曾译为“逻辑的格”,现在则译为“逻辑的式”。这说明“格”与“式”是相通的,都是一种表现内涵的基本方式,综合起来也可以叫做“格式”。所以,从哲学的角度说,人格就是体现人的本质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和行为方式。

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8]他要求,我们党的干部和党员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敏于行、慎于言,降虚火、求实效。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他称赞邓小平的坦荡无私是其一生最光辉的人格魅力,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他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从模范带头抓起,从领导带头抓起,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政治干部把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统一起来,坚持求真务实、公道正派。

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他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就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所以他要求,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要坚守人格底线,执著于教书育人,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提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文艺工作者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树立“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处理好义利关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总之,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了高尚的人格修为,才能立根固本,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远离无原则的“庸俗哲学”、自私自利的“市侩哲学”。

八、做人,要增强“看齐意识”

恩格斯说过,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与自然界的事物有一个根本的不同,那就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自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人,你要干什么?往哪里走?所以这就需要寻找一个坐标,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看齐”。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这就是政治意义上的“看齐”问题。

据笔者所见,习近平提出看齐问题,最初是2014年3月18日,他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9]

2015年12月12日,他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党校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坚持党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10]

2015年12月28—29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11]后来,他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又多次强调“看齐”的问题。例如,他在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中、在向各战区授予军旗发布训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都强调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综上可见,习近平所强调的看齐意识,就是要求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简而言之,就是向党看齐,听党的话、跟党走。

一个时期以来,习近平还反复提出和强调“姓什么”“我是谁”的问题。他多次说过,党员“姓党”,党的干部“姓党”,党的新闻媒体“姓党”,党报“姓党”,军报“姓党”。既然“姓党”,就应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维护党的团结和权威,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千万不要忘记了我是谁,这就是最根本的党性原则。

习近平强调,当前社会上有两种人需要警惕。一是有些人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弛,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有的人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来说事,信口开河、口无遮拦,毫无顾忌,以显示自己所谓的“能耐”,受到敌对势力追捧,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二是有些人丧失信心,说话、写文章缺乏底气,总是“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这样做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九、做人,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习近平指出,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依靠学习才能走向未来。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

学习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12]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更重了,这是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他特别讲到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就注意到的“本领恐慌”的问题。他说,我们现在也面临这样一种状态,而且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和时期都是存在的。因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加强学习,努力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好学才能上进。对于我们党来说是这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是这样。

例如对于青年来说,他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练就过硬本领。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又如对广大教师。他要求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老师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习近平指出,在全党全社会要树立良好的学风。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要反对学习中的“空对空”,力戒夸夸其谈的“客里空”。他强调,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浮躁,可谓当今的一大通病。心浮气躁,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搞好学习,一定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13]

十、做人,要坚持“从实践起步”

习近平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践哲学。他不但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基本原理,而且特别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4]

他经常告诫我们的干部、党员、青年,告诫各条战线上的人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上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教训大家都要引为鉴戒。他说,现在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这就需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坚持实践第一,就一定要坚持勇于创新创造。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他特别强调,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从实践起步”“一勤天下无难事”。广大青年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探索真知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发扬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钉钉子精神,立足本职、埋头苦干、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奋力创新创造,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31.
[2] 习近平.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N].人民日报,2014-03-10.
[3] 习近平.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N].人民日报,2016-04-06.
[4]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5]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N].人民日报,2015-02-03.
[6] 习近平.严明政治纪律 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M].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2013:131-134.
[7] 习近平.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M].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8]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M].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32.
[9] 习近平.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N].人民日报,2014-03-19.
[10] 习近平.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N].人民日报,2015-12-13.
[11] 习近平.对照检查践行“三严三实”情况 讨论研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措施[N].人民日报,2015-12-30.
[12]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1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14] 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作者:石云霞)

免责声明

本号欢迎投稿,尊重原创,转载时尽量标注作者名并注明来源,一些文章来自网络,编辑时有删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




本号正式推出兄弟号——新民智库(xinminzhiku),以发布学者原创文章为主,并以此召志同道合的思想同道,以集体之力开启智慧文明时代!


欢迎各方同道投稿,欢迎广大同志荐稿!


投稿邮箱:2909098737@qq.com,联系微信:x89328012



新民学社

改造中国与世界


新民智库

传播思想和智慧




《智本论》揭示:互联网时代,共产主义已经来临!


这种共产是信息和知识的共产,是精神的共产主义!








《智本论》简介


宗旨

让精神变成物质,

用脑袋鼓起口袋;

把点子变成金子,

使才子成为财主!


内容

资本,是钱财,是口袋,是物质财富;智本,是才华,是脑袋,是精神财富。


《资本论》解释了资本增值的规律——即钱是如何生钱的,结论是资本剥削了劳动,所以,无产阶级要革命。


《智本论》论证了劳动如何摆脱资本的剥削和奴役而实现翻身解放,就是升级为脑力劳动,通过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而转变为智本,最后反过来驾驭资本,即实现才华变钱财。


《资本论》揭示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物质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律,而《智本论》则掀开了智慧文明时代精神生产方式的普遍规律——信息、知识等精神资源是共有共享的生产资料,人脑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劳动器官,只要创造出知识产权(智),再通过传播打造出品牌价值(名),就可以让才华变成钱财。


《智本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一伟大生产力的出现,全人类正在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移、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过渡、从工业文明向智慧文明跨越!


而智慧文明,正是精神的共产主义,这种共产是信息、知识等精神资源的共产……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智本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