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电视剧“绝密543”挺好看!中国的荧屏就是要大涨我英雄士气!

2017-08-25 黎阳 新民学社

 提醒:点上方新民学社”即可免费订阅本刊!更多交流请加新民君微信:xxd6251

友情提示  



打开“新民学社”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图标,再点“置顶公共号”,即可优先关注本号推送的文章。             投稿及合作QQ : 2909098737

长按二维码联系新民君

微信号:xxd6251









新号推荐:请关注《新民学报》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电视剧“绝密543”挺好看

  

看了电视剧“绝密543”,觉得很亲切。

59年国庆10周年时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屁孩,光知道玩,对击落RB57D高空侦察机这样的重大新闻浑然不觉毫无印象。但到62年9月9日击落U2时就大不一样了,我已经懂点事了,已经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跟同学一起欢呼雀跃了。

今天的年轻人很想象出当年击落U2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振奋有多大——在那之前的几年里,接二连三全是坏消息:自然灾害、经济困难、供应紧张、中苏分裂、印度挑衅、美蒋图谋窜犯大陆、国际反华大合唱、“三尼一铁,联合反华”……击落U2带来了久违的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让人们顿时士气大振——我记得当时人民日报还刊登了一首诗:“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U2呀一去不回头……”

不仅如此,仿佛击落U2给中国带来了好运,从此好消息接连不断: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大获全胜、国民经济形势全面好转、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世界首例断肢再殖手术成功、石油基本自给、原子弹爆炸成功、世界首先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里,首次击落U2是中国走出低谷、迈向高峰的转折点,印象无比深刻。

在击落U2之前,许多中国人都在心里打鼓:抗美援朝有苏联老大哥撑腰,不用怕美国佬,如今中苏分裂,没了老大哥当后盾,中国还能扛得住美国吗?击落U2让许多中国人一下子长了底气:原来以为对U2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家伙只有苏联才资格叫板,没想到没了苏联老大哥,中国人自己也把U2干下来了。敢情没有苏联撑腰,天也没塌下来。这个活生生的实例让许多中国人切实感受并接受毛泽东关于中国人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论断。今天中国人已不缺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和豪气。而让中国人第一次体验出这种信心和豪气的实例应该说是首次击落U2。

击落U2如此轰动,自然让我们那一代人非常好奇:U2是怎么打下来的?谁打下来的?……可惜因为保密,尽管人们对这支打下U2的部队的一切都极感兴趣,却只能道听途说。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当年击落U2的头号功臣岳振华都离开人世了,在世的当事人也越来越少了。再拖下去,中国地空导弹兵当年创造的历史性辉煌的具体事迹就要泯灭了。从这个角度讲,电视剧“绝密543”做了一件大好事——抢救了历史。

从有关回忆录,特别是陈辉亭将军的“飞鸣镝——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来看,电视剧“绝密543”总的来说尊重了历史事实——首开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世界先例、首战告捷击落RB57D、首开用要地地空导弹打游击的先例、向塘设伏击落U2、首开地空导弹电子对抗战世界先例、用近快战法上饶击落U2、再次运用“近快战法”漳州击落U-2、击毙王牌飞行员李南屏、千钧一发之际沉着冷静顶住压力拒绝开火军令避免了误伤自己人……所有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辉煌都得到了体现。这个主流必须肯定。

别人的感受不知道,我看了电视剧“绝密543”觉得很对味——人物形象、语言、作风、道具、当兵的兵味儿、英雄人物活学活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挥作战(多少年不见哪个影视作品敢反映学毛选、用毛泽东思想克敌制胜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民主集中制、群策群力克服困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严格保密严肃纪律……所有这些都跟那个时代的特征对得起来。人物个性鲜明,语言生动,个个有特色,没有公式化八股化的东西,比较见功力。

在真正的地空导弹兵眼里,电视剧“绝密543”的破绽大概不少,但在我这个局外人看来,至少可以说编导比较努力地追求了真实——55式军装、民警制服、嘎斯69小车、粮票菜金、信㦮用纸……都符合当时的情况。如此认真,如此敬业,已经难能可贵了。

要说美中不足,最令人争议的恐怕是对近快战法上饶击落U2之战的描述了——历史事实是岳振华及时赶到指挥所指挥了作战,电视剧情节却是让他因车轮爆胎没赶上指挥、由参谋长代理指挥。也许电视剧的用意是表现岳振华练兵有方,本人不在场也能打胜仗,但作为岳振华的崇拜者,我总觉得如此安排如此关键的一仗离历史事实太远,让人难以接受。

要说其他瑕疵,那就是细节——魔鬼都在细节里,破绽都在细节中。比如,影片中的导弹牵引车是中国造的汽车,而实际上当时中国还不能造重型牵引汽车,只可能用苏联的进口货(根据陈辉亭的回忆录,导弹是用10多吨重的履带牵引车牵引的)。

另外,导弹没爆炸应该是引信有问题,不能说是自动驾驶仪有问题。坠落地面的未爆导弹不可能象影片中那么完整。拆卸导弹引信时拆出一个完整的电子管也很难让人相信——真要是电子管应该早摔烂了。

再有就是打背包——不仅这部电视剧,好些反映军队的作品都有这毛病:部队的背包松松垮垮歪七扭八,背在身上有高有低,还不如我们这些当年学军的学生做得标准——三横压两直,横插一双鞋,背在身上高度齐肩,不松不紧,挎包水壶左右交叉。如果做不到这些,还不如避免出现部队打背包集合行军的镜头——全国学解放军,解放军学空军,空军的精锐怎么可能连背包都打得松松垮垮?想表现军队作风反而露怯,那岂不适得其反?

电影《战狼II》大受欢迎反映了一个事实:随着中国崛起,中国老百姓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公知”精英、土匪流氓、牛鬼蛇神、宫廷内斗、大辫子、小鲜肉、奶油小生娘娘腔、逆来顺受奴才相之类的群魔乱舞已经腻歪了,受够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阳刚铁血、正气光明等内涵的回归势在必然。 

从电视剧“绝密543”可以知道,对中国人来说,真正值得歌颂、值得敬佩的英雄不在国外,就在国内,就在身边,就在无数因种种原因尚未被充分挖掘的战史中。如果不乘还有当事人在世时候抓紧挖掘抢救,这些可歌可泣很快就将被时间的长河淹没。 

兰博的“英雄事迹”是虚构的,而战斗英雄吴元明、庞国兴、陈代富、司马义.艾买提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英雄的事迹都是真实的,而且比兰博更兰博。这些可歌可泣完全应该象中国的地空导弹兵一样,被更多的“绝密543”搬上银幕——这样的作品对宣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效果应该不亚于《战狼II》。 

印度早就把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搬上银幕糟蹋得不成样子,而中国却一直闷声不响。历史已经证明印度从来不知好歹,中国再手下留情人家也不领情。恰恰相反,你越客气人家越得寸进尺。既然再客气也不落好,那中国凭什么为了永远得不到的好感而让自己能大长士气的英雄故事被永远从银幕上埋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