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走出去殖民化的关键一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取代BBC !

2017-09-08 后沙月光 新民学社

 提醒:点上方新民学社”即可订阅本刊!更多交流请加新民君微信:xinmin104

友情提示  



打开“新民学社”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图标,再点“置顶公共号”,即可优先关注本号推送的文章。             投稿及合作QQ : 2909098737

长按二维码联系新民君

微信号:xxd6251









新号推荐:请关注《新民学报》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摘 要

2012年9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正式在香港开播,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出席了开播仪式,还有中央电台台长王求,明星谭咏麟等人。经过五年运作,终于取代了BBC的位置。期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能够肩负起它的使命和责任,堂堂正正发声,有的放矢,无缝对接。以趣味性,感染力,接地气,赢得听众喜爱,让那些“港毒”邪说无地容 身,守好一片阵地。

香港的公营电台香港电台从9月4日凌晨起,取消24小时转播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频道,改在同一频道播放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

英国媒体9月4日报道称,香港电台六台于4日凌晨已开始,以普通话播送央广香港之声。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频道节目改于每晚11时至早上7时,由香港电台第四台转播。

香港电台六台于1989年12月3日开播,原先每日24小时以英语转播BBC“世界频道”节目。

当这条消息出来时,爱国同胞赞好一片,而那些仇中反中的魑魅魍魉在呼天抢地。

回归二十年,伴随着形势不断变化,如何进一步激发香港民众爱国爱港的热情?如何减轻那些谣言怪论对香港社会危害?关系到香港未来的繁荣稳定。

如何为香港提供强有的舆论支持和引导,就成了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

从国际舆论格局来看,新闻及评论来源几乎被西方国家垄断。新闻是一种信息传递,比方说,没有一位听众能在1999年亲身跑到科索沃去看一看发生了什么?绝大多数信息只能通过CNN或BBC传递,如果他们为配合本国利益需要炮制谣言时,受众只能盲目相信。

评论则是最终解释权,可以在报纸上长篇大论,也可以在电台里娓娓道来,以西方标准来解释一切,当然,前提必须符合他们利益。

这是一种话语霸权,在“言论自由”大旗下,容不得你有一丝一毫的冒犯,他说你听,闭嘴不语才是他们要的“言论自由”。

再说香港,在BBC告别六台之后,有的人在网上装模作样叹一声“悲哀”,似有万般离愁在心间。

如果他们能了解一下香港电台历史,也许不会再那么天真。

港英当局的“舆论控制”

当香港被殖民时,殖民者为了顺利奴役殖民地必须控制舆论,要控制舆论必须控制舆论工具。

一战之后,随着传播技术提升,反资本主义思想,反殖民思想通过印刷物和电波在全世界不断深入人心,香港也不例外。

1922年,英国成立“英国广播公司”(BBC),由国家来掌控舆论。

在远东地区的香港,则由民间人士组织起了一个“香港无线广播社”,传递各阶层自己的声音。

港英当局意识到任其发展必不利于它的殖民统治,1928年6月30日,港英当局正式开办广播事业,建立ZBW电台(后来有个华语台ZEK),每晚9点到11点播送两个小时英语节目,经费由当局负责。

6月30日被指定为香港电台成立纪念日,当时当然想不到第二天就是回归日。

既然港英当局全资拨款,这钱还得从香港捞回来,不久,当局就对收音机持有者征收牌照费,BBC在英国也是这样运作。

1928年,谁家里有台收音机,是件绝对牛X的事情,全港有牌照的收音机家庭不过120户,每年12元。

有车不稀奇,你去谁家做客,主人淡淡地把收音机打开,飘来一段莫扎特钢琴曲,你回去可以跟邻居们吹牛了。

1929年,香港电台搬入邮政总局,港英政府依BBC模式成立广播委员会,由邮政局长任主席。10月,港督史密斯为播音室揭牌,正式宣布它为政府电台。

电台主要传递伦敦的声音,周末会有一些文艺节目,中文台以天气,股票为主,偶尔插入粤语唱片。

1930年起,开始转播BBC节目,并有了中文新闻节目,就是翻译加工一下。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军炮火向华南蔓延,香港人口剧增到近100万,这时中文台需求远远大于英文台。

香港电台在1938年增设第二座发射台,呼号为ZEK,这时有牌照的收音机已达8000个以上,加上无牌的可能累计有20000左右。

1940年,战局日益紧张,港英政府高官家属向澳大利亚撤退,这样,香港电台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定时广播。

到这时为止,香港电台一直为英国殖民者所掌控,无论时长如何增加,节目如何多样,主流价值观必须符合英国利益,根本不可能有反殖民主义思想存在的空间。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12月11日,电台宣告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被日军击沉,大英帝国远东防线崩溃,整个香港笼罩在一片绝望之中。

12月25日圣诞节,英军向日军投降,香港易手。

作为侵略者,日军在第一时间占领了香港电台,呼号改为JPHA。中文名叫“香岛放送局。”

电台只是工具,主要看谁在掌控,这三年零八个月之中,广播里声音都是“大东亚共荣”“皇军不可战胜”的论调。

日本投降后,英军又大摇大摆回来接收香港,恢复了中英文节目播出,伦敦的声音又在香江响起。

到了1949年,有牌收音机达到22000个。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对革命思想的恐惧,港英当局加大了对电台的控制。1951年,政府新闻处接管电台,非新闻处撰写的新闻稿,评论稿一律不得播送。

60年代进入了电视时代,香港电台又多了一项制作电视节目的功能。

1965年香港电台废除牌照制,全港收音机达到60万台以上,来到一个信息新时代。

回观这一时期,所谓“言论自由”只是画饼而已,香港电台只是一种舆论工具,它传递什么,表达什么,都是为政治服务,一切服从大英帝国的利益。

回归前后

BBC的角色

请神容易送神难,今天终于把它送走了。第六台一直是BBC对香港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送。

现在把它挪到第四台非黄金时段,非常合理。你一个英国政府宣传机构,凭什么占据着香港电台一个重要频道?

“向来如此,就一定是对的吗?”-鲁迅《狂人日记》

香港都回归二十年了,BBC还在中国香港不停BB,去吧,第四台才符合你的高贵冷艳,那可是古典音乐频道,没亏待你。

BBC对华新闻一直很擅长拼接歪曲,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涉藏假新闻就不说了。说说2014“非法占中”时BBC的表演。

问题是“非法占中”是一场带着政治目的,受人操纵的街头运动,在基辅,在大马士革都出现过,连口号都是一个师父教的。

BBC打着客观公正的旗号,实际上起到舆论声援,放大影响的作用,体现出来的是殖民者贼心不死的嘴脸。

英国左派上街抗议时,BBC怎么说?那是非理性的,赤裸褐的民粹份子。

而香港电台还要给你们一个频道,24小时BBB,BBB?

回去吧,去伦敦,去曼彻斯特,去格拉斯哥讲“公民抗命”“真普选”吧!

2012年9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正式在香港开播,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出席了开播仪式,还有中央电台台长王求,明星谭咏麟等人。经过五年运作,终于取代了BBC的位置。

期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能够肩负起它的使命和责任,堂堂正正发声,有的放矢,无缝对接。以趣味性,感染力,接地气,赢得听众喜爱,让那些“港毒”邪说无地容 身,守好一片阵地。

枪杆子,笔杆子一个也不少。

【后沙月光,察网专栏作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