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而 | 日本的《论语》——《叶隐闻书》

2016-04-07 提耳 学国学网
点击上方“学国学网” 每天都有精彩内容哦!


编者按  文化在书、在人、在物。亲近经典、亲近伟大心灵和高尚物事,如同登阶而上,是陶冶性情,培植心灵的捷径。日积月累,接触好的书、人、物越多,我们自己的精神品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我们自己的身心成长乃是家庭、国家、天下之福。笔者每周四将在“学国学”微信平台随缘推介一本书或者一个人或者一件物,抛砖引玉,以待大方。希冀我们在喧嚣尘世中,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可供精耕细作,可供滋养精神。




  《叶隐闻书》成书于1716年(日本江户时代),中国此时为康熙五十五年,丙申猴年。“叶隐”就如树木的叶荫,在人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舍身奉公”之意。
  此书跟《论语》一样是语录体,故称“闻书”,深受《论语》影响。作者出身于武士之家,九岁时做了藩主的侍童,后一直作为侍臣,四十二岁时削发为僧。
  此书是武士道的经典,是一本武士修养书,然而此书的经典性,正在于它的某些内容可以一定程度上超越时空的限制,可以作为现代人修养身心的磨刀石。
  全书共十卷(吉林出版集团,2014年版,赵秀娟译),摘录了卷一卷二的一部分以飨诸位,但大多非整句摘录,而是从读书时觉得某心动处截得。

  不同的人当有不同的截法,亦是不同的心意,欲观全貌者,可观其书。此书还有另外的版本,比如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十一卷。摘录句子后面的数字是在原书中的顺序,句子后面的案语为我所加。


摘录

  

  卷一警谕


  1、柳生殿下曾有云:“胜人之道不可知,自胜之法可以有。”(P47)


  案:自胜者强,机巧者、具胜人之心者不可自胜。


  2、直茂公御壁书中有“举重若轻”之笔。石田一鼎加注道:“举轻若重。”堪称“重”之大事,至多二三事而已,平素思考不辍即可清楚领悟。立身事前,预先考虑周到,临大事时方能应对自如,即刻解决问题;若平日无此般觉悟,事到临头便难以判断,更无法采取适宜行动。因此平素多加用心,方为“举重若轻”之根本。(P48)


  案:“举重若轻”需平日“举轻若重”方可得。


  3、所谓“道”,即为了悟自身之非。(P49)


  案:道不远人。


  4、答曰:“恰恰因为此君有过犯错,在下方敢担保。若是毫无前科之人,未来犯错不知是那般情形,因未知反而心生疑虑。”(P52)


  案:见人有错便生疑虑恰为庸常人思维。


  5、有伶俐之人擅长发现他人错误,可惜此等伶俐程度,距真智灼慧相差甚远。(P57)


  6、常有人问:“何为修行之本?”答曰:全神贯注,把握当下。当今世人通常心无定数,精神散漫。而所谓朝气蓬勃之面容,唯有聚精会神之时方可显现。此乃行事中自然凝聚之物。(P62)


  7、人命实乃难测之物,前方一寸便不可知。(P63)


  案:此语非不可知论、宿命论可概括,当深味之。


  8、石田一鼎曾有言道:“习字时,只需临摹名家手笔,勉力修习,即便字迹恶劣之人亦能逐渐提升至普通水平”奉公亦同此理。……若能凡事关注长处,则万事皆可为师。可为优秀之楷模。(P65)


  9、但凡了解自身缺点之人,即使不宣之于口,亦自然现之于面,如此看来便十分谦逊。(P72)


  案:不谦虚者或假谦虚者,实在不知自己缺少什么。


  10、预知注定淋雨,则心中无苦。(篇题)


  案:注意力放在下一个问题。


  11、为武士者倘若沉溺于武艺本身,忘却奉公之初衷,便遗恨万千;为学问者尤有此类危险。(P81)


  案:可与《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互参。


  12、文章之素养,则在于平日书信往来,只言片语亦为锤句炼字之大好时机。……与人书信往来时,须一丝不苟、谨慎书写,甚至可想象对方收到信后将其当作挂轴展示于人。(P90)


  案:时时是机,唯需当下。


  13、勿以盛衰判断人之善恶。盛衰乃时之运,善恶乃人之道。然而若为警谕世人,则盛衰可谈。(P96)


  14、吾父山本神右卫门智慧超人。察觉仆役中有行径恶劣者,并未马上驱逐,反而令其继续服侍;至年末时。若无其事,自然解雇。(P97)


  15、念念不忘,必有回响。(P102)


  16、吾师一鼎曾有言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乃圣人之道。是立志而非日后积累修行,方才成为圣人。”佛典亦云:“初发心时,便成正果。”与之正理。(P115)


  案:故勿忘初心。


  17、修行之道永无止境。若生出修成之念,便已背离修道之路。(P137)


  18、遇事之时,武士只需一言,便可使人知其武勇……此一言乃心上盛开之花,难以言喻。(P140)


  19、人至四十不惑之年,但求凡事勇往直前;而近五十天命之时,谨言慎行方可适宜。(P146)


  20、年过而立,便再难得人训诫。训诫之道淤塞,便会任性妄为,一生积非叠过,愚痴大增,结果一事无成,碌碌终老。(P150)


  案:比身体更可怕的是精神僵化。


  21、为武士者,若声称淡泊名利,则必定似是而非,大抵善于诽谤他人,唯我独尊,难成大器。此类人较之利欲熏心之流更为恶劣,于当今时代尤其无益。(P150)


  案:参看《史记·货殖列传》


  22、大事初起,若此时向人求助,通常不被理睬,因人乃难言实情之属。此时当以自身决断最为必要。……倘若一味考虑顺利与否,便将生出迷茫之心,大抵会失败。(P189)


  卷二警谕


  23、须依据时代特征,引导一切向善,此为要点。一味追忆旧日之风而欲图复之,则大错特错。而以当下世风为佳、厌恶旧风者,则为思虑浅薄之人。(P17)


  案:此语切合当下。


  24、有人遭遇突如其来之不幸而惊慌失措。此时若示之以同情,则此人将越发情绪低落,不明事理。应现若无其事之相,淡然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先声夺人,以震慑对方之情绪,避免其萎靡不振。若此人可被此语转移心神,便有可能生出意料外之智慧。世间如露亦如幻,任何时候,无论悲喜,都无须过分在意。(P53)


  案:此心理治疗法。


  25、不为人知之忍恋方为最佳之范本。终其一生不曾宣之于口,将恋慕秘藏于心,直至死去,此心方为真爱至深。即便此情皆为虚妄,是时亦将大感欣悦。(P58)


  案:气息深沉。


  26、对他人之事言三道四,乃禁忌之举。纵是赞美之词亦未必恰当,不如转而自省,专注于自身之历练,谨言慎行。(P100)


  27、万事皆应以真实为基础,而后才有价值可言。(P103)


  提耳:80年生于上党,初习法律、哲学,后在困顿中机缘凑合渐入古典,受用至今。现在大学教书,兼任北京师范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近于不惑之年,拣点行囊,吾幸有三,一则天赐我这一路有共同心性的伙伴,二则这路是越走越宽广的古典的路,三则当下做的工作是我喜欢的。吾愿也有三:尽人生的责任,认识自己的生与死,能对社会和人做些正功。下期预告  小窗幽记


欢迎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gongxiang@xueguoxue.net


版权声明:学国学网所发表的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国学网:www.xueguoxue.net
殷旵老师新浪微博:weibo.com/lexueguoxue欢迎 关注
投稿 分享长按二维码关注或搜索微信号:lexueguoxue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