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帷幕中的幻影人
千古荣枯泡影里,眼中都是幻中人。
一张张如梦似幻的画影,透过摇曳的光在帷幕后翩翩起舞,和着那浑厚的唱腔,带你穿越浩瀚的时空,与画中人相见——这便是皮影世界。
起源陕西 皮影亦称皮影戏、影戏。是通过人在幕后操纵镂雕的影偶道具,借助光显影,投射在白色幕布上一种表演艺术,相传已有千年历史。法国电影史家、影评家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将中国的皮影戏称为电影前驱,而欧洲的电影史学家浑司楼在《人们的剧场》一书中则宣称:“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推崇中国影戏为开山之祖。”足可见皮影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关于皮影的起源,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称,“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言,“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西安则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
早在1900多年前,东汉班固在《汉书·外戚传》中记载汉武帝时道:“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子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做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正是这一幕生动感人的爱情故事,造就了陕西皮影的渊源。
虽说,这皮影起源于陕西,但对于咱老北京来说却并不陌生,北京人称它为“驴皮影”,当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明正德三年(1508年),京城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赫然在列。相传从那时起,皮影戏便传入北京,并渐渐崭露头角。到了康熙年间,礼亲王府还设有八位五品官员专门管理皮影戏。嘉庆年间,每逢年节等喜庆日子一些大户人家都会传皮影班进宅表演。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而京城的影戏班则白天演木偶,夜晚在堂会中唱影戏,甚至不少京剧演员也会参与演出,在帷幕后助唱。 在当时,北京的皮影班子分为东、西两派,即东派滦州影戏和西派涿州影戏。顾颉刚在《滦州影戏》中说:“时在清道光年间,在发展的过程里忽然产生了两大派别。一、西派。二、东派。”两大派别无论在地域、话本、影人、腔调、表演手法及戏名上,也都有所不同。
滦州影戏 清道光年间,滦州的影戏艺人开始进京演出。由于他们唱腔新颖、表演生动,颇受京城百姓好评。由于当时滦州影戏艺人大多活动于东四牌楼到崇文门一带,故老北京人将他们称为“东派”。
东派皮影在剧目、造型、表演、唱腔等方面,都保留其原有地方艺术特点。影人较小(一般只有25—30厘米),多采用民间剪纸、年画纹样,颜色浓艳热烈,具有极强的民间色彩。
在发展过程中,东派皮影不断汲取北京地方戏曲及西派皮影的长处,令皮影造型有了明显的变化。如,在旦角的刻画上增加了额头到鼻子微微弧度,环形眉与眼角衔接,突出影人清秀俏丽之感。此外,皮影的服饰图案也更加富于装饰性,刻工精美华丽,线条流畅明快,充分体现出皮影的艺术价值。但唯一不变的是在唱腔上保持特有的乡音,突出其淳厚浓郁的地方风味。
东派皮影在表演上一般采用假嗓唱,声音高亢洪亮高远,极具穿透力和地方乡土风情,广受人们的喜爱,红极一时。
涿州影戏 涿州皮影也就是西派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一个重要流派,约在明中期逐渐从涿州传入北京,出现较东派早。由于当时皮影艺人们常在北京西半城的新街口到宣武门一带演出,故被老北京人称为“西派”。
当时,东、西两派皮影戏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东派有庆民升、同乐、知盛合等影戏班,西派则有德顺等影戏班。但如果一定要给个排名,西派的德顺影戏班必是首屈一指。
西派皮影与东派不同,影人较大(一般在50厘米左右),其造型古朴、色彩典雅,面部表情生动夸张,富于变化。人物角色生、旦、净、末、丑具全。生角儒雅洒脱,旦角端庄俊美,净角勇猛豪爽,丑角幽默滑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其服饰图案还融入了刺绣中的吉祥纹饰,雕刻技艺精湛,刀法细腻圆润。
刚进京时,西派唱腔极具西北高亢风格,后逐渐融入了昆曲、京剧乃至大鼓等唱腔,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影调,别具特色。就连京剧名宿梅兰芳、尚小云对其影调也颇为欣赏。
现如今,北京皮影继承了西派皮影特点,依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艺术魅力,虽未能再现往日的风采,但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却永远保留在老北京的记忆中。
新浪微博:weibo.com/lexueguoxue
投稿 分享长按二维码关注或搜索微信号:lexueguo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