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孝” 一个被追问千百年的问题

2016-05-08 泓萱 学国学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首人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游子吟》,用淳朴素淡的语言,道出了母爱的伟大,千百年来不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发多少游子对母爱和孝道的共鸣。


百善孝为先


不可否认,“孝”作为一种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这便是孝的原始意义。自殷商、西周传统文化开端时期,孝的概念便已确立。西周时期,“孝”在原来的祭祀祖先的理念中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于是“孝”开始向“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孝”从此成为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




汉代则是 “孝”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孝经》提出“孝为百行之首”“以孝治天下”的理论。西汉时期还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孝”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


此后,崇尚孝道,尊亲、事亲便成为历朝历代所尊崇的美德。




为人子止于孝


知恩图报。面对父母的一片深笃之情,该如何尽“孝”?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


《论语》有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对于父母不仅要“养”,更重要的是要“敬”,否则与犬马无异。《孟子》中也云,“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


汉文帝为卧病三年的母亲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尝汤药;子路为亲负米百里之外。这些孝感动天的故事,备受历代推崇和敬仰。



然而,现代社会变化万千,受纷繁复杂信息及代沟的左右,致使尊长敬老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因此,对青少年的教育更应从“孝”为切入点。首先,要“尊亲”“事亲”,培养青少年敬老的意识,用“亲情”“感恩”培育青少年德行和教养;其次,引导孩子践行孝道,摒弃狭隘、自私、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履行对父母、家庭、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第三,以“承志”“立身”之理念,教育孩子继承先祖遗志,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从而创建亲代施恩尽责,子代感恩回报,青老两代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平等孝道。



我不是尚书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母亲节,写给母亲的一封情书!

点击“阅读原文”发给您的母亲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