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2016-09-30 尚书 学国学网




生公指晋末高僧竺道生,他为鸠摩罗什的高足,道生法师是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他早年出家,在庐山隐居七年,悟解非凡,最后就到了长安。当时佛教界有两个中心,一个庐山,一个长安。道生来到长安后,成为鸠摩罗什大师的高足。当时《涅槃经》还没有完全翻译出来,道生法师就根据《泥洹经》,剖析义理,提出了“一阐提成佛”的观点。






阐提与封神演义


阐提对许多人都是相对陌生的概念,但是提到封神演义中的阐教和准提道人很多人就会熟悉起来。封神演义的作者对佛教典故相当熟悉,阐教以鸿钧老祖的二徒弟元始天尊为教主,准提道人是封神演义中的虚拟人物,西方教的二教主,西方二圣之一。可以推测,熟悉佛教的作者由阐提创作出了这些教派和人物。






何为阐提


阐提是梵语之音译。又作一阐底迦、一颠迦、一阐提柯等词。此语原意为‘正有欲求之人’,故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


入楞伽经卷二分阐提为二,即:(一)断善阐提,即本来即缺解脱因者(断善根)。(二)大悲阐提,又作菩萨阐提,即菩萨本着救度一切众生之悲愿,而故意不入涅槃者。


大庄严论经卷一中,亦有二说,即:(一)有性阐提,借助佛力,终可成佛者。(二)无性阐提,无论至何时,皆不得成佛者。


此外,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则立有断善阐提、大悲阐提和无性阐提三者之说。






一阐提外皆有佛性


当时《涅槃经》只部分译出,其中说除一阐提外皆有佛性。道生则坚持认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这与当时的正统观点背道而驰,道生却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些守旧者视他为异端邪说。他不改初衷,最终被赶出。直至昙无谶译出大般涅槃经后,此类说法乃渐被接受。然法相宗仍主张有不能成佛之众生存在;天台、华严及其他大乘诸宗,则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故一阐提能否成佛,犹为教界争论之问题。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道生法师离开长安,就到了苏州虎丘山。在虎丘山,没有人来听,他就摆了一批石头,为这个石头来说法。讲到《涅槃经》阐提有佛性的时候,就谈阐提有佛性,就对这堆石头说,“如我所说,契佛心否?”这堆群石皆首肯点头,这叫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谈阐提成佛的事。(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三十六)。现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说法台”和“点头石”。以后全部《涅槃经》传到南京,其中果然说“一阐提人有佛性”,大众这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于是顽石点头的传说便不胫而走。


后来以佛教中的这个典故形容说理透彻,使人不得不心服。《五灯会元》卷十七:“何故双眉本来自横,鼻孔本来自直?直饶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你请拿至诚去感动他波,只怕把泰山顽石说到点头还容易些哩”!


“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 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


道生法师坚持真理,在压力非议面前也不改初衷的品格非常宝贵,值得科研工作者学习和效仿,也值得每一个人尊敬。道生法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在面对压力和非难时,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每个人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保持坚持和抗争的勇气。


我不是尚书

顽石点头,现在看来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一种。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