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孔子与佛陀】同时代的伟人,谁更伟大

2016-10-20 尚书 学国学网




孔子向来有圣人的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这荣耀可谓空前绝后,世代衍圣公更是安富尊荣。释迦牟尼则又称佛陀,被尊为佛祖。


两个人对人类的文明的进程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都是文化思想上的伟人。


孔子开创了为中国2000多年统治者沿袭的正统思想——儒学;佛陀创立了三大宗教中的佛教,一儒一佛,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假如诺贝尔奖增设思想奖,这两个人中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我们不妨对此做一番比较,因为事迹都是现成的,比较的同时也能增强我们对这两位大家的认识。


当然两个人都是男人,此外,这两位都早已去世,盖棺定论,这比他们活着时的评论更真实。






出生与寿命——两人年龄只相差14岁,孔子算小弟,佛陀更高寿


虽然远隔万里,一个出生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一个出生在中国的山东。但俩人算是同时代的伟人,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死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寿73。


佛陀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意为“成就一切者”。释迦牟尼这一名字是在他成佛以后,世人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有关释迦牟尼的生年,由于古印度典籍没有明确的记载,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都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卒年推算的。因此说法不一,竟有60种之多。最早一说和最晚一说之间,相距达数百年。这里取可信度较高的。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 年,圆寂于公元前 486 年,共活了 80岁。论寿命,佛祖胜过孔圣人。






出生——孔子是黑户,佛陀是王子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六世祖称孔父嘉,死于宋国华督之乱。生父叔梁纥在鲁国的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商汤距离孔子出生的年代已经过去1000年,在孔子的准确出生年月尚有争议的前提下,这段攀附上商汤的记载并无史料佐证,可信度自然不高。


叔梁纥本有正妻施氏,虽然很能生产,有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这让叔梁纥很不满意,直到他遇到不满二十岁的颜在,俩个人跑到尼山居住,孔子就这样诞生了,此时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因为不合礼制,故谓之“野合”。


佛陀出生在王室。我国佛经记载,在古印度靠近雪山南麓森林繁茂的地方,有一个富庶的小国,这就是迦毗罗卫国。佛陀的父亲是这里的统治者——净饭王。






思想——佛陀是解脱、涅槃、轮回,孔子是仁与礼


解脱:“解脱”是佛陀一生所追求的。他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八正道”论述的也是解脱之道。


佛陀认为,人生即是苦,故而逃出皇宫,入深山修行。人只有断灭“贪”、“嗔”、“痴”才能脱离苦海,最终达到“涅槃”。


轮回: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起点是终点的开始,终点是新起点的开始,这就是轮回。斗转星移,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昼夜更替莫不如此。


佛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即永远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地循环。


仁: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仁者人也”。 


为仁由己。克己复礼为仁。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等等。


以“仁”作为“礼”的价值支撑,又以“礼”来“正名”,促成社会关系的和谐,“仁”“礼”确立了孔子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框架。






历史影响


孔子代表的是儒家的思想,自西汉被确立为正统思想以来,两千年一直统治着整个封建社会。一代代儒家学者不断丰富和发展,历代统治者也不断给孔子上各种封号。孔子作为代言人,自然受到推崇。儒学传延至今,孔子学院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办学。


佛陀的思想最后衍化成了佛教,成为了一种宗教信仰,中国历代统治者也多有推崇。佛教在诞生地灭亡,却在传入地中国生根开花。自东汉永平十一年创建白马寺以来,佛陀被供奉在数以万计的寺庙中被信徒顶礼膜拜。


佛教也成为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反观孔子却仅仅有一座孔庙。






尚书的态度


作为本文的作者,尚书在了解了两位伟人的生平思想后,做出了选择孔子为师的决定。为何舍弃佛家。佛家人饮食太注意,千万不能跟佛家人谈吃,荤腥都动不了,这生活还有啥滋味。


另外,佛家还不近女色,倘若人人如此,这世界怕也没有人存在了,都成动物世界了。


当然,佛教有很多积极性,平等,包容,慈悲,习大大的“不忘初心”也是出自佛经,佛教是一种信仰,我们提倡宗教信仰的自由,但佛教中的文化却值得了解和学习,这点读过金庸大侠小说的朋友应该都有感触。


学习儒家,老夫子正直、乐观、积极进取,周游列国。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努力构建自己追求的理想社会,在当下竞争万变的时代,孔夫子这种进取精神无疑更有助于每个人的成长,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我不是尚书

儒与佛,都是中华文化的魁宝。是深入每一代中国人内心的力量。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