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荀子常被历代儒家大家所轻视?

2016-12-09 学国学网



先秦儒家三个最伟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毛主席评价荀子说,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


荀子名况,又号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伟大思想家,他出于儒学,又吸收诸子百家之长,成为诸子百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荀子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与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孟子强调个人自由,重视道德的价值。荀子强调社会控制,发挥自然主义。


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了“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


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重视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作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荀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荀子一生,一不为权,二不为钱。执著的为解除从春秋到战国,中华民族数百年分裂战乱之苦,建立统一的中华帝国,奔走于列国诸侯之间,无论是受到尊崇,或是遭到诽谤、污蔑,他都矢志不移真诚地为真理和理想而奋斗。


在他掌握了“治土一方”权力的时候,他认真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他被罢官为民的时候,他著书立说,收徒授业。


他既广泛吸取其他学派所长,又敢于面对现实,拨乱反正,标新立异,发现真理并坚持真理,具有不屈不饶的始创精神。


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荀子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这二人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


秦始皇从执政之日起,就启用李斯。李斯在秦国推行尊师荀况的帝王之术,富国强兵,法礼兼用的方略,力助他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完成了“字同文”、“车同辙”、“量同衡”的历史使命。


直到秦始皇命丧沙丘,李斯都是他倍加信任的宰相。这两位君臣一起致力于统一,不仅是政治的统一,也是思想的统一。这个运动的顶点,就是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坑儒”。


另一位学生韩非,成为了法家的领袖人物,为这次政治的、思想的统一提供了理论的辩护。


尽管荀子常常被古时文人学者所抨击,但其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则是不可磨灭的。


我不是尚书

伟人仙逝英灵在,松柏自有后人栽。荀子尽管命运多舛,他的功业被历代统治者冰封雪藏,但他对人类文明史所作的贡献,将永世传承,不可磨灭。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