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贯儒道禅医,道统天地人神

2017-01-11 张其成 学国学网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群经之首,儒家奉之为“五经”之一,道家奉之为“三玄”之一。






《易经》的精神主旨和思维方式在后世儒、道、禅三家中都得到了继承发扬。


那《易经》的主旨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可以用“道统天地人神”这句话来概括,主张立身为人要做到四个层面的和谐,即天、地、人、神的和谐。


天是天时,讲时序和微妙的玄机;地是地利,讲四方所宜和关于“位”的学问;人当然就是居中和谐的能动能思主体了。


而神是神灵(偏于信仰层面的),也是精神意识活动,如道德感、幸福感以及知觉、思维等。


四个层面的和谐,其核心又是“神”的和谐,这种和谐的主旨被贯彻到养生之中,明清两代养生学术发达,既发明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法,又有很多高明的养生思想。






明代的《遵生八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总的宗旨以“神”的和谐为核心,从天、地、人、神四个层面找方法。


《遵生八笺》开篇说:“摄生尚玄,非崇异也。三教法门,总是教人修身正心,立身行己,无所欠缺。


为圣为贤,成仙成佛,皆由一念做去。”意思是养生不在于“崇异”,即不在于崇拜那些异常的、稀奇古怪的东西。


比如说特异功能之类的东西,比如有人捏着鼻子用耳朵把气球给吹鼓起来,其实是耳朵里的鼓膜破了,吹气的时候气从耳朵里出来,非但不足以炫耀,反而是一种病态,不应该提倡。






养生应该崇尚“玄”,也就是养生有道,主要是要明白那个道,在我看来所有的道的总根子就是《易经》里面的道。


而这个道又体现为教人修身,教人端正心术,然后一步一步做下去,落实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这样一来凡夫俗子也可以成仙成佛、为圣为贤。


这中间没有半点强迫、克制、牵强、造作,仅仅是顺顺当当地按照“玄”的道去做了,心安理得地修身、正心、诚意,做事为人、立身处世都和养生的主旨吻合,养生不再是专门的工作,而是和吃喝拉撒一样成了生活必然的部分。






现在的情况是:“富贵者,昧养生之理,不问为生有方;贫穷者,急养身之策,何知保身有道?”有钱人、有地位的人对养生的道理很蒙昧,所以不会去过问养生的方法;贫苦的人、过得不顺遂的人又为怎么养活自己的身体而着急,哪里知道保养身体的道理呢?各人有各人的处境,要么是内心蒙昧,还没有意识到若身体不好了,一切富贵都是浮云;要么是无暇思量,肚子还没吃饱呢,哪里有能力去想进一步的保养呢?


在这种世界观、养生观的影响下,人们自然是“六欲七情,哀乐销铄,日就形枯发槁,疾痛病苦,始索草根树皮,以活精神命脉,悲哉,愚亦甚矣”!


在日常生活中被六欲七情所控制,高兴、悲哀等等感情消耗身体,一天天地形容憔悴枯槁起来,疾病痛苦接踵而至,这个时候才晓得去找草根树皮来熬药求治,以求活命,这很悲哀也非常愚蠢。


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养生其实应该早早规划,年轻的时候就要开始了,不能年轻的时候拿身体去换钱,等老了病来找你的时候,再用钱去换健康,而健康却不一定能换得来。






怎么养生?人的生命也就以百年为限,活到100岁就算高寿了,如果能节约生命,注意养护生命,那生命的时间就可以被拉长,这就好比点一炷香,小炷的香燃一会儿就用光了,大炷的香相对燃得久一些。


所以,要减少生命的消耗,大家都夸夸其谈的情况下,我们要少说话,低调一些;大多数人都有很多烦恼的时候,我们要少些计较,不要跟着添烦恼;大家都感到惊恐害怕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乱发脾气。


总之,是要“不以人事累意,淡然无为”,不用太操心人世间的那点事情,恬淡处之,不要人为地去强求什么。


这样一来,心里没有那么多功利牵扯,就能“神气自满,以为长生不死之药”,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延长寿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无疑都按照“神”的和谐这个思路去找方法,目的也是指向“神”的和谐,这样虽然不可能做到老不死,长寿还是能做得到的。


我不是尚书

不用太操心人世间那点事情,淡然处之,心亦可向“神”。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