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儒家为何重视“悌”?

2017-03-13 学国学网


在儒家的思想观念中,“悌”,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


“悌”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是《弟子规》中的一段话,意思是: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悌”更多讲述的是我们对于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之情。面对父母要孝顺,面对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这也是对父母孝顺的一种表现。


“悌”在《弟子规》中的重要程度甚至排在了谨言慎行和诚信之前,可见古人对于“悌”,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的重视。





在《三字经》中同样也有关于“悌”的说法:“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意思是: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在儒家的教育思想中,明显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友爱远比一个人的才华知识的重视程度要多得多。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其实帮助你最无私的是父母和兄弟姐妹,其中你的兄弟姐妹陪伴你的时间最长,小时候到年纪变大,都是一直相互依托。


以和为贵是兄弟姐妹处理事情的大原则,兄弟姐妹的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合理的处理这些事情。


自己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是任何人际关系不可替代的亲情关系,也是割舍不断的一种血缘关系。困难时期能无私帮助你的只有家人,同样对于家人你也会无私的给予帮助。


这样的“孝悌”观念一直深受儒家重视,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


我不是尚书

人有悲欢离合,兄弟姐妹各奔东西。月有阴晴圆缺,团圆时刻越来越少。此事古难全。




责任编辑:尚书(微信号:xgxw01)

⊙转载事项: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尚书

⊙投稿邮箱:909036475@qq.com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