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情绪里面,透露着你的智慧

2017-09-29 学国学网


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智慧和修行就可以获得的能力。





1 、活在当下才能快乐


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得有活在当下的智慧。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这个人就很奇怪,说,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


马祖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王阳明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简单来说,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


专注于当下的人,不对过去做无谓的得失计较,对于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也不做杞人忧天的担心,他们的心宁静而清明,所以他们是快乐的。


心理学家证明,如果一个人能够专注于某件事,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十分和谐的安稳中,很容易引发一种超然舒缓的喜悦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幸福感之所以降低,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专注于某件事的条件,一个人每天要受到无数信息的诱惑,又有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摆脱“走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种把握现在,专注当下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2、破除我执,才能快乐


所谓的寻找快乐,就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有这样一句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面临生命中的重大变故,愁绪难解,苏轼选择忘掉自我,返归自然,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以此换来生命的洒脱和快乐。


所以,真正的快乐,是忘我的,是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3、少一点欲求才能快乐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古代的圣贤也都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我们如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这个欲望,那个欲望就会冒出来,从此沉沦欲海,永远不能自拔。


《道德经》里也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


只有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图片及文章来源于网络


我不是尚书

我的喜怒哀乐都写在了脸上。

推荐阅读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