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语,是大德:不言人难,不戳人短,不问人私

2018-02-23 学国学网


说话易,不语难。


从前,有四个居士,他们非常要好,在一起修行。


有一次,他们认为大家在一起常常闲扯,从而不能好好用功打坐,于是互相约定,持不语戒七天。


第一天的白天,他们都静默不语,所以打坐的效果非常的好。


到了晚上,夜灯忽明忽灭,眼看就要熄了,他们中的一个人,不禁向侍从喊道:“来添些灯油!”


另一个人听到就说:“我们应该不发一言的!”


第三个人接着说:“你们俩真笨,为什么要说话呢?”


最后一个人说:“只有我没说话。”


很多人在告诫他人,或者指正他人的错误时,很有可能自己也犯着同样的错误。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不语,是大德。不语,不是不说话,而是只说必要的话,不说有害的话。


真正的智者,守口如瓶。


古人对哪些应该“不语”,做了总结:


他人是非,不如不言;人云亦云,不如不言。

言而不当,不如不言;旧事重提,不如不言。

知而不行,不如不言;真正智者,知而不言。


其中的关键,可以简单概括为:不言人难,在别人的难处、难堪的方面不要说;不戳人短,在别人的短处、缺陷的方面不要说;不问人私,在别人的隐私、私密方面不要说。


古人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不道人之短,不说己之长。是是非非在人们的口中流来转去,常常发生纠纷和误解,进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增添自我本身的困扰,所谓祸从口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在沧州,有一个姓蔡的瞎子,偶然结识了一个自称姓蒲的老先生。


蒲老先生有时会到蔡家与蔡瞎子饮酒谈笑。


时间长了,蔡瞎子发觉蒲老先生不是人,而是山间的精怪所化,然而因为相处融洽,也就不忌讳。


有一次,当地有一个人因为通奸而牵连到官司。大众议论纷纷,有人说确有其事;有人说此人清白,全属诬陷。


蒲老先生来做客的时候,蔡瞎子与他谈论这事,并对他说:“你既然通灵,必定知道其中的真情,何不说来听听。”


蒲老先生听了,十分生气地说:“我辈是修道之人,怎么可以干预、探听人家的隐私!


一般说来,房间是秘密之地,即使男女在其中私会,外人实在难以了解其中正邪的真情。因此别人只是从中猜测而已,全凭想像杜撰以互相谣传,怎么能真知内情?


再说,果真确有邪淫之事,又和外人有什么相干?然而一般人不知道,只因逞一时的快口,就已经造成他人子孙数代的羞耻,这就已经伤了天地间的和气,会招来鬼神的降祸。


还有人将一些杯弓蛇影,空口无凭的谣言加以夸张,添油加醋,讲得如同亲眼目睹一般,使被说的人气愤得忍耐不下,抑郁难言,最终含冤死去。造谣的人会没有报应?


你一向纯朴实在,听到这样的谣言应当为人掩饰才是,竟然还去推求真相。你有什么目的呢?难道失明的报应还不够,还想下犁舌地狱吗?”


说完,起身离去,再也没有出现。蔡瞎子十分惭愧,后来经常将以上的话转述,以告诫他人。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