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15-05-17 孙继伟 问题管理


没读过高中和大学,却拿到了名牌大学的最高学位;

小时候在吕梁山沟种田,后来在西子湖畔彷徨,黄浦江边立足;

有政府、企业、大学长时间的跨界工作经历,创立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双认可的“问题管理”理论。

一、少年梦想,从科学家到工程师

我出生在吕梁山区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村里小学条件简陋,几个年级合在一个教室轮流上课。村里没有初中,上初中是到邻村走读,早晨步行5里路上学,傍晚步行5里路回家,学校没有水可喝,也没有午餐可吃。农忙时学校放假让学生们帮家里干活。

这与现在的中学有天壤之别,但当时我们都不觉得有多么艰苦,只是教学质量太让人伤心,英语课没有老师上,有些老师只对着课本念,有时让学生念一段就算是教学创新了。

读完初一后,姐姐想方设法把我转学到临县一中,但因来自农村,成绩跟不上,只好留级重读初一。那是1981年,学校宿舍还没有电灯,十来个学生挤在一张大统铺上睡觉,稀饭中经常有虫子,窝头也难以下咽,但毕竟是全县最好的中学,是小山村外面的新世界,姐姐也常给我买课外书和杂志,这既让我欣喜,也让我更加努力,从刚入学是班里的落后分子。到初三时的学习成绩跃居全班第二名,这其中,认真好学、能吃苦是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我数理化学得好,所以当时的理想就是当科学家。初中毕业时,我的中考成绩在当地名列前茅,这使我面临既艰难又容易的选择:去读中专,还是继续上高中考大学?

说这一选择艰难,是因为对后来职业道路影响重大,一旦放弃读高中考大学,当科学家的理想将会破灭。说这一选择容易,是因为当时我们偏远山村孩子和家长的梦想都是由“吃粗粮”(农村户口)转为“吃细粮”(城市户口)。去读中专,这一梦想可以立即实现。当时普遍的选择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上中专,其次是上中师,再次是上高中考大学。

犹豫再三,我选择了读中专:山西省轻工业学校玻璃专业,学制4年。科学家的梦想破灭了,但毕竟“吃细粮”的梦想已经实现了。既来之,则安之,我把职业目标调整为当玻璃工程师,当然要先从技术员做起。

【编委点评】人生总是面临众多的选择,而每一次的选择都无法预知结果。


二、中专毕业,转向政府谋职

中专毕业后,已改变过一次的职业方向又一次遇到了转折点。因为当时中专毕业生分配原则上是回生源地,有特别关系的学生才可改派去其它地区或大城市。我一个农村孩子,没有任何背景,只能回到临县,当地没有玻璃厂,我也只好无奈地放弃4年潜心努力所学的玻璃专业知识,另寻生路。

1988年还没有实行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回县里工作的极少,中专生也不多,政府改革开放工作需要大力推进,便新招了一些中专毕业生,我作为其中的一员进入临县工业局工作。从此也告别了我的玻璃工程师职业目标,像大多数进入政府的年轻人一样,为将来能谋个一官半职而努力。

工作后很快发现自己的数理化优势没有用处,工作中最需要的经济学、管理学、语言表达三方面知识和技能恰恰是我的短板。难过和反思后发现,我只有“学中干、干中学”这一个强项可以发挥作用。通过几年的“学中干、干中学”,虽然这三大短板还没有成为强项,但至少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了。

几年后渐渐发现,像我这样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更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在政府部门获得提拔的机会非常小。加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我所在的工业局越来越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未来之路在何方?又成为困扰我的问题。

【编委点评】在人生的道路中,外部环境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网。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自己变小,在网格中寻求生存的机会。


三、党校读研,杭州代课,复旦读博

1995年,我考研的第一志愿学校未录取,幸运的是,通过调剂方式考取了浙江省委党校,攻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到杭州后,既满怀喜悦,又心情沉重。当时学校未实施公寓化、需要自带被褥,我带着装满被褥的麻袋,从杭州火车站出来时,看上去像一个搬运工,引来好多异样的目光。

党校硕士生毕业后大多去党政部门工作,但是,我在政府部门工作的7年,已经证明自己不适合党政部门工作,而党校硕士去企业工作也没有任何优势,于是想通过考博转到企业管理专业上来。

攻读硕士期间最难忘的经历还是“学中干、干中学”。为了赚钱补贴家用,我找了两家中专学校代课,学校需要讲的几门课都是我没有学过的。我的做法是先答应下来,后突击自学、边学边讲。尽管是应急教学,但教务人员的反馈还不错,第一门课讲完后续聘我讲其他课。更重要的是,与研究生所学截然不同,中专课程很实用,我不仅快速学到了经济管理方面的许多实用知识,还锻炼了演讲表达的能力。

记得刚入学时,硕士导师对我忧心忡忡,担心我经济学和英语的基础不扎实,跟不上班里其他同学。但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我不仅比基础好的同学发表论文多,而且提前半年考取了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的博士生。

硕士导师对我放心、以我为骄傲了,但博士导师又对我不放心了!因为博士班的同学大多是名牌大学管理专业科班出身,而我硕士阶段学的是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非常薄弱。此外,名牌大学的很多师生对来自党校的学生有疑虑,这也使我我当时的压力更大。

在新的起点上,我以落后者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早就不是第一次了,我有信心再次后来居上。为了恶补管理学的系统知识,同学们约我打电脑游戏、打牌等,我都婉言谢绝,把所有业余时间用在学习上。博士一年级结束时,我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同年级博士生中发表论文最多,获得了最高奖学金。

为了多赚点钱,也为了将来在企业工作积累经验,我从博士二年级开始,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在企业全日制兼职,晚上和周末除了学习和写论文,另兼一份代课工作以增加收入。尽管这样的时间安排对学习有所冲击,但博士二、三年级我发表的论文仍然是全年级最多的,还再一次获得了奖学金。

【编委点评】勤奋是人生成长的阶梯,只要努力攀登,就一定能站到高处。


四、企业任职,屡遭危机,钻研问题

从政府转向企业的第一份工作是证券公司,但之前我对证券专业知识所知甚少,连股票K线图也看不懂。在参加两个短期实习项目中,再次通过“学中干、干中学”,快速学到了证券业的基本知识,为进入证券公司奠定了基础。

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半年内,我参与了两个项目,提交的方案和报告领导非常满意,同时,我也给公司提了一些建设性建议,所以不仅加了薪,还被提拔为部门副经理。并且通过进一步“恶补”证券专业知识,考取了全国首批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

当时的证券公司表面风光,背后危机四伏,过度负债、巨额潜亏、违规经营等,问题不一而足。我的一位上司曾说:“在证券业赚钱特别多的,最好出路是逃亡海外;亏钱特别多的,最好出路也是逃亡海外。”

2000年,正值互联网兴起,如果不投身网络公司,就像大革命时代不参加革命一样,让别人觉得落后,让自己觉得会错过许多机会。

于是,我毅然离开了黑幕重重的证券行业,进入了阳光、时尚,但又惊心动魄的互联网行业,在一家知名网络公司担任总裁助理。总裁交给我的第一项任务是调研和分析各部门、各项目存在的问题。调研后我提交的报告《公司十大问题及对策》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普遍认可,总裁在会上称赞我是公司的首席问题官。这让我意识到研究问题管理是多么重要、多么有价值!

受此鼓励,我有意识地从问题入手开展日常工作,主动为公司决策层出谋划策,针对当时公司面临的内外双重危机,提出了应对方案。我的建议和方案大部分被采纳,问题管理的尝试初显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司的问题积累越来越大,我选择了离开。

【编委点评】当目标明确之后,离开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五、立足大学,面向需求,创建理论

在确定问题管理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向后,我一边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一边搜集其它单位应用问题管理的成果,建立了问题管理研究所网站(www.wenti.org),并着手写书。仅仅做这些我感觉还不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呢?

后来看到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的序中说到“我的见解思想,一切产生于现实问题剌激,然而,尽受逼于现实问题之下,劳攘于现实问题之中,是产不出什么深刻见解思想的;还要能超出其外,静心以观之,才行。”

这给我很大的启发,加之,当时我与朋友合伙创业的管理咨询公司正面临着转型,于是我决定去大学深化问题管理的研究。那是2004年,我应聘进入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实现了我的第三次跨界:从企业到大学。

刚进大学时,领导问我想研究什么方向,我说是问题管理。领导说没有听说过问题管理,估计不是学术界的主流,建议我研究学院急需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创业管理。

时任上海大学校长、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有句名言“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对此深感钦佩,也想学习借鉴,于是,我对领导说:“我没有专业,学院的需要、企业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学院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创业管理,企业需要的问题管理,我都会努力去研究,尽量把它们联系起来。

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两个我不熟悉的研究方向,借助问题管理的工具再次转化为资源和动力。我的《从“问题管理”视角提升人力资源工作》跨界成果已得到企业认可和媒体报道。我的“创业者与投资方冲突”系列成果则是创业管理与问题管理跨界融合的成果。我近几年与人合伙创业的PE/VC投资业务,则是创业管理、人力资源、问题管理三者跨界实践的载体。我创办了问题管理手机报(微信订阅号),让更多的单位和更多人受益。

我所研究的问题管理已成为中国学者原创的,学术界有地位、实务界受欢迎的极少数管理理论之一,而且是四大管理模式之一。近几年,被应用到企业、党政部门、学校等。中国知网等第三方数据库资料表明,我的“问题管理”系列成果在众多同类成果中处于最领先地位,运用问题管理的企业中,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2项、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2项。

【编委点评】发展方向一旦确定,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实现目标的积蓄,成功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


六、“三心二意”,巧避“雷区”,跨界无悔

我先后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自创企业不同性质约10个单位工作过,有人问过我为什么如此“花心”呢?

事实上,不是我“花心”,而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性格内向、沉稳冷静、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也希望能在一个稳定发展的单位,按照职业规划的路径向上攀登,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属于我。

我第一份工作县工业局在我离开几年后被撤销,我倾注满腔热血、至今仍深情怀念的证券公司和网络公司在我离开两三年后危机爆发、先后被撤销和关闭。我工作过的单位中,先后有4位上司在我离开几年后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次次亲历危机不断强化着我的危机意识和问题意识,我逐步认识到只有通过问题管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才能防范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积累成危机。

有些朋友问我:为什么要研究问题管理呢?

我借用这两句诗来作回答:“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是指我多次亲历的危机,“黑色的眼睛”是指挖掘问题、识别真假问题的理念和方法,“光明”是指防范问题演变为危机的问题管理理论。


【跨界感悟】

问题管理的两个基本原理是:

1)问题是资源,挖掘问题既是挖掘隐患,也是挖掘潜力!

2)危机和突发事件不是突发的,是由小问题积累而成的!

我经历的问题和危机反复验证了这两个原理。第一份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三大短板,第三次转型到大学后遇到的不熟悉研究方向,以及工作单位遇到的问题和危机,后来都成为我能力提升的资源、成果转化的资源。

最后,用一副对联总结我的跨界之路:

三次转型,几度亲历危机,倡导问题管理

十年研究,多个跨界领域,丰富原创理论




本文是《我的跨界人生》一书讲述的51位跨界人士故事之一。本文开头图片是该书封面。感谢跨界俱乐部工作人员辛勤劳动!


左下角“阅读原文”里有跨界俱乐部活动和公众微信号关注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