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题管理”保障老装置长周期运行

2016-10-15 刘安庆 问题管理

安庆石化炼油一部70万吨/年裂解装置是由北京设计院设计的首套催化裂解工业生产装置,1995年建成投产,采用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先进石油炼制工艺。截至今年4月12日,服役近21年的裂解装置本周期安全连运1485天,超过4年,创历史新高。“4年来,我们聚焦‘问题管理’,夯实了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根基。‘问题管理’让老装置成为长周期运行明星。”装置工艺主管工程师周巍巍高兴地说。


全天候紧盯,突出问题享受特护


倪祥胜是装置运行三班的副班长,近日,他深夜认真巡检反应器和再生器,发现反应器底部提升管焊缝出现裂缝,泄漏高温催化剂。他立马汇报,协助处理,及时排查了一起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重大隐患。


装置本周期运行接近4 年时,两个突出问题成了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拦路虎:反应器和再生器内部衬里大面积脱落,器壁容易超温发红,焊缝裂纹泄漏催化剂;气压机反飞动线低温腐蚀严重。


他们让“机、电、管、操、仪”多位一体,突出问题享受特护。现场巡检肉眼观察、定期检测两器器壁温度、室内盯紧运行参数——他们24 小时全天候盯紧突出问题,便于问题早发现、早处理,确保风险受控


他们还将特护升级,增加巡检频次,增设巡检点,延长巡检路线,让突出问题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针对突出问题造成的器壁发红、气压机反飞动线腐蚀泄漏等隐患,他们从隐患上网登记立项,到整改措施落实、现场验收,对隐患的排查形成闭环管理;加大督促考核、追究责任的力度,提高隐患整改工作质量和效率。


预防性检修,不让小问题变成大隐患


4 月10 日早上一接班,设备技术人员马力就和班组员工赶到气分装置现场,手脚麻利地切换了3 台机泵,让停运的机泵进入轮休保养阶段。


他们创新设备维护管理模式,根据设备运行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定点经常性保养;通过预防性检修,变隐患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不让设备疲劳或带病运行。


以前,裂解装置上百台机泵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机泵泄漏等隐患频发,设备检维修次数频繁。自从机泵轮休保养制度执行后,员工发现,每季度定期切换机泵虽然麻烦,但装置机泵故障、机泵检维修次数都明显减少。


机泵停运后,马力都会结合机泵日常记录的健康档案,联系检修人员及时根治机泵运行杂音、端面微漏等小问题。“机泵轮休保养,目的是不让小问题变成大隐患。”马力说。


尝到了机泵轮休保养的甜头之后,他们对装置的其他设备也进行风险评估,实施一系列保养措施,消除隐患萌芽。


他们给气压机入口中压蒸汽管线提前换上新保温棉,减少蒸汽热量损失,防止中压蒸汽温度偏低产生水击,打坏气压机叶轮。为避免雨水急冷,引起器壁焊缝裂开,他们为露天器壁焊上遮雨棚后,器壁再也没发生过泄漏。


里外不脱节,提高操作准确度


“余热锅炉汽包液位室内59%,室外51%。”每个季度末,装置反应岗位主操方世武都要拿着“装置液位计对照表记录表”到现场比对里外液位。


以前,他们发现室内外一些仪表有偏差时,仍按照室内仪表数据操作。这就出现了里外脱节的问题,容易造成误操作,是安稳长周期运行的大忌。


为确保室内外液位和阀位的准确性、一致性,装置技术人员梳理出近300 个关键液位、阀门,要求班组员工在日常生产中加强室内外比对工作,避免虚假液位,防止阀位偏差大造成误操作和盲目操作。每季度末,他们还要进行一次集中比对,并做好归档记录。


对于里外显示偏差大的液位和阀位,他们及时联系仪表人员进行校准、校验,确保里外不脱节。


在对室内可燃气体报警突袭演练中,他们还发现,少数员工动作慢、现场找不到报警仪的具体位置,也引起里外脱节问题。他们通过员工培训、事故预案演练等方式,使员工不仅熟悉每个可燃气体报警仪在现场的具体位置,而且做到快速应急反应,准确处理现场设备泄漏隐患。


来源:中国石化报2016年5月17日第006版,原标题《“问题管理”保老装置长周期运行》


注:本文是”问题管理“的企业应用系列第25篇,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全部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