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SZWJDAJ Intro 《吴江通》利用档案和地方志丰富资源,建设一个吴江地域历史文化权威数据库,打造读者最满意的公共档案文化服务平台。 热烈祝贺“吴江通”夺得2016年度 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冠军 小编最近去了徽州,既感慨徽风皖韵之迷人,也感叹旧时徽商之不易。 黟县宏村▲(张敏摄) 当地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俗语,是指以前徽州的男子年纪轻轻就要外出当学徒学做生意。其后徽商发展壮大,以致流传成“无徽不成镇”的民谚。 的确,纵观明清时期乃至于近现代,江南市镇经济的极大发达,都与徽商不无关系。比如吴江的盛泽。 徽商在盛泽 徽商自明成化、弘治年起,成为中国商界一支劲旅,迅速向东南沿海各地进军,凡经济较为发达的市集,无不留下徽商的足迹。徽商始而进行贩运,继而由行商转为坐商,定居下来,在各地形成商帮集团。  晚清著名徽商胡雪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江县盛泽地区在明嘉靖年间已是“锦绫为市”,各地商客纷至沓来。徽商初来时经营竹木、山货、瓷器、生漆、茶叶和文房四宝,不久开始染指丝绸交易,而且因势利导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经济特色。清道光《黄溪志》中载及“万历末,徽商某贩缯黄溪。”黄溪现为盛泽镇所属行政村,当年则与盛泽同为绸市。 晚明以后,徽商大量移居盛泽地区,如万历时,郑培祚、郑培趾昆仲自安徽歙县长龄里迁至盛泽业绸,以“世泽堂郑”名盛泽家族,其后从兄弟及子侄辈亦相继迁来。清代,郑氏开设郑茂林绸行于闹市长庆坊,清末民国年间开设三间门面的嘉福永绸缎局。郑氏家族的另一支,著名蚕桑学家郑辟疆的祖父则在盛泽镇西开设郑福昌绸行。 郑氏世泽堂▲(图片来源于吴江区档案局) 汪氏为徽商四大家族之一,原籍徽州黟县,清初先迁浙江双林,嘉庆年间,汪雍斋往返于浙江双林、王江泾和江苏盛泽间,渐由行商转为坐商,开设汪福昌绸行于王江泾镇。1860年,庚申之役,王江泾镇毁于兵燹,汪氏举家迁盛泽,绸行随之移至盛泽开业,改名为汪永亨绸行。汪雍斋故世后由子访庐及聘庐继承,分设汪永亨昌记及汪永亨隆记两家绸行,前者专营广帮交易,后者专营长江帮生意。未几汪访庐再从汪永亨昌记绸行中分出资金,为三名刚成年的兄弟分设汪永亨信记、成记和正记三家绸行。 汪访庐在天命之年告退,将绸行交于长子汪鞠如经营。民国初年,次子汪訚如成年,王永亨昌记又一分为二,汪鞠如、汪訚如兄弟分别领有汪永亨敬记及昌和记绸行。 汪鞠如,让吴江丝绸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汪永亨八家绸行在清末至江浙战争(1924)年前为鼎盛时期,年盈利数以万计,汪鞠如手下就有资金60万两之巨。1916年,汪鞠如抽调资金派三弟汪恂如去沪,参与创办物华丝织厂,总投资100万元,汪氏出资三分之一。物华丝织厂是我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丝织厂。 20世纪20年代后期,汪氏家族各支自立门户,资金分散,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我国,市场萧条,盛泽绸业呈现不景气现象,汪氏家族经营开始走下坡路,绸行资金大部分在盛泽镇上买进房产,少量投资于金融和丝织业。至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时,汪氏绸行体系俱各歇业,仅战前创办的辛盖绸厂(织机30余台)一直开办至50年代。 汪鞠如是徽商中的头面人物,在盛泽商界颇有声望,曾任培元(绸业)公所董事,1924年被公推为盛泽商会会长,蝉联两届以后,其子钦成被继选为会长。 汪氏家族,枝繁叶茂,是盛泽最具实力的徽商集团,全盛时期拥有8家绸行和2家丝织厂(其中一家1/3股权)。 (图片来源于汪永亨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于汪永亨微信公众号) 另一徽商代表人物李朴山,亦系黟县人,年轻时在安徽休宁以塾师为生,晚清时期来到盛泽从商,开设李晋记绸行,经营得法,全盛时期行员有三桌(二十余人)之多,拥有资金50万两。清末,盛泽钱氏开设的正大钱庄因挤兑风潮,陷入困境,求助于李。李慨然允诺,将该庄所开的票据在李晋记绸行内如数兑付,挽救了该钱庄。不久,李氏复投资5万两于该庄,改组更名为晋大钱庄。李朴山跨行经营丝绸和金融两业颇为得法。 汪李两家在盛泽皆建有广厦巨宅,前者七埭进深;后者两条中轴线各两进。李氏旧宅的徽派砖雕门楼上尚有“黟山衍泽”四个字。 徽商在盛泽的其他行业里也取得优势,其中茶叶业为徽商所垄断,歙县吴姓茶商在镇上开设吴隆泰茶叶店,分设了三个门市部。酒酱业中之东正茂、西正茂和本茂亦为徽商所设,前店后坊。盛泽镇人口众多,米行林立,光绪年间曾有44家之多,其中如汪恒升、汪恒兴、汪正兴、程复兴等亦是徽商。 徽商的家族观念甚重,外出经商总是拖亲带眷,按血缘、地缘聚居,其先人在盛泽落脚以后,乡党接踵而至,徽商开设的行庄店铺的主要经理人员都是本帮人士担任,带有一定的排外性,这种以乡情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亲团体在集聚财力、物力、人力,参与市场角逐中拥有很强的优势。 入清以后,徽商曾是盛泽镇上仅次于浙江人的第二大移民群体。清嘉庆十四年(1810),皖省两郡七邑之商董55人发动同乡捐银,共集资1.7万余两,合建徽宁会馆于盛泽镇璇葭浜,成为江浙邻近地区徽商的乡谊活动中心。在道光十二年所立的《徽宁会馆碑记》具体列出了“新塍、平望、王江泾、黄家溪、谢天港、坛丘、周家溪在各镇之同乡者。” 徽宁会馆▲(陆寿康摄) 清末,盛泽绸市兴旺,原有庄面(丝绸专业交易市场)地区拥挤不堪,徽宁会馆乃在庄面东南角择地新建徽州庄,辟市房40间,租给绸行、领户(丝绸经纪人)使用。此外,徽宁会馆还置有田产和码头。 近代,徽籍郑氏亦商亦儒,成为盛泽当地颇具影响的望族,如郑式如(柳亚子岳父)除经营绸业外,还热心公益事业,开办新式学堂——郑氏小学,颇具声望。清末,曾任盛泽镇首任商会会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除已在盛泽定居者外,徽商有回无来。20世纪50年代初,丝绸商业体制变动,禁止私商从事丝绸交易,徽商绝迹。直至80年代市场经济初兴,始有徽商前来投石问路,但时至今日,也不过一、二百人,就人数和经营规模而言,远不如浙商、闽商和粤商,未见当年的辉煌。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这位老中医平望人都知道,来听听他老婆怎么说的吧! 2、是谁第一个将粟裕誉为“常胜将军”的 3、跟着小编,江村走一回! 4、八十年代初,吴江是闻名全国的“毛兔之乡”! 5、他是我国谜语进学校的开拓者,还在上海创办了两个书局!   求点赞☟!转发更感谢!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