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SZWJDAJ Intro 《吴江通》利用档案和地方志丰富资源,建设一个吴江地域历史文化权威数据库,打造读者最满意的公共档案文化服务平台。 热烈祝贺“吴江通”夺得2016年度 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冠军 ▲张万茂酱园(旧址)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百年老店——鸿运楼以及该店的四道招牌菜。  鸿 运 楼 鸿运楼,位于松陵镇仓桥堍。原先在震泽镇上塘中大街上,民国32年(1943)由一个名叫朱兰亭的人开办,初创时,仅有一楼一底,但以擅长烹饪地方特色菜肴而闻名于县内及邻近的浙江南浔等地。1956年,公私合营后,鸿运楼原班人马随同菜馆迁至松陵镇仓桥堍。1958年起,更名为国营人民饭店。文革中,又一度改名为新江饭店。 ▲60-70年代中山街 ▲70年代大众饮食店 1982年,又迁至三角井,恢复了鸿运楼的店名。新迁建的鸿运楼为四层楼,三层主楼面积达1258平方米,底楼、二楼是菜馆、三楼是旅馆。为弘扬名牌,重振雄风,店方特在店内刻上一副对联“续修烹饪谱,再兴鸿运楼”。 ▲鸿运楼 该店所制的传统菜肴,花色品种繁多,富有江南风味。不仅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而且按照时令,更换菜谱,擅长溜、炒、烧、炖,色、香、味、形俱全。 ▲80年代松陵鸿运楼饭店 鸿运楼有四道菜颇有点名气,是他们当时的招牌菜。 一是“生烩鱼扇”,选用较大的活鱼,取其中段,运用斜刀切法,使鱼段脊断肚连,用旺火烹制速成,形似扇面,色如檀香,鲜嫩可口。 二是“松炸虾球”,精选新鲜大虾仁,用蛋糊搅拌后,放入温油锅里,复用旺火炸之,其色泽金黄,外香内鲜,用甜酱蘸之品食,真是别有风味。 三是“开面鳝糊”,选用粗壮的鳝丝,用猛火烧上一阵,去净腥味,然后让其吸进卤汁,勾上不多的厚芡,再淋上沸油,其色红亮,其香扑鼻,其味鲜美。 四是“糖醋粒肉”,选用纯精猪肉,用蛋粉挂糊,分两次炸成,甜滋滋、酸溜溜的糖醋包裹着脆生生、白嫩嫩的细肉,真是香甜松鲜。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糖醋粒肉只要二角八分钱,炒上一盆,省一点的话,一家人可以吃上两顿。至于“生烩鱼扇”“松炸虾球”“开面鳝糊”这些佳肴,则要贵一些,非得有贵客来临或者请人办事才舍得点上一盘。 糖醋粒肉 松炸虾球 ▲开面鳝糊 80年代初小编年龄还非常小,那时肉、鱼、鸡蛋、油都是限量供应,所以吃肉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每当看见饭馆里挂着油光锃亮的猪蹄子,馋得直咽口水。一年到松陵镇上来也是屈指可数,到了城里,那时街上的零食也少得可怜,如果在夏天也是顶多喝一杯2分钱的凉茶、吃一根5分钱的冰棍。但每逢和外公上街,小编欢欣雀跃,因为他必带我到鸿运楼,虽然手头并不宽裕,但外公必定会点两个菜,有时炒青菜和榨菜肉丝汤,有时爆炒猪肝和蘑菇肉丝,那时饭店的米饭多半是籼米烧的,煮出来的米饭,只觉得一粒粒都分开了,干硬松散,食味也较粗糙。但是小编觉得舀点汤,就着榨菜肉丝,扒拉着饭,每一次的用餐都是至尊享受。 ▲买生煎 ▲卖冰棍 20世纪90年代初后,鸿运楼变成了“苏州得月楼吴江分店”,其“苏帮菜”也是挺可口的。镇上有些手头开始宽裕的老百姓也总爱去鸿运楼炒上一两个特色菜,再如果能有点老酒咪咪,生活顿时觉得就像今天处于闷热、潮湿的黄梅天的吴江突然来了一缕灿烂阳光、一阵凉爽清风,无比舒适。 市场经济推动了松陵镇上餐饮业的发展,一大批饭店酒楼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过了两年光景,得月楼的店牌也不见了。风云变幻的市场让鸿运楼没有壮大,反而变得越来越脆弱了。直到1996年12月18日,“中信实业银行吴江办事处”的巨大招牌替代了鸿运楼的店名,人们才突然意识到,辉煌了半个多世纪的吴江名店“鸿运楼”竟然消失了,只能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对老字号的追念。 (本文编辑:顾晓红,图照来源:马常宏、吴江档案馆馆藏及网络)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这位吴江人了不起,他发起和创立了这个很牛的世界组织,并为这个组织命名! 2、中俄档案界高层齐聚吴江,为“中国丝绸小镇”点赞! 3、八坼老街 4、“吴越争霸”关键一役在吴江,你看看这些地名就知道! 5、“263”吴江亮剑取得成效,重现碧波美景,可向这些前辈们学习  求点赞☟!转发更感谢!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