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未来五年!英德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简版来了
今天(11月24日)上午,英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文化艺术中心101报告厅开幕。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林明晓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过去五年
英德市人民政府做了些什么?
未来五年
英德市人民政府
将主要做什么样的工作?
马上带你读懂
英德市政府工作报告
重点、热点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始终在清远排名前列,2020年历史性进入粤东西北经济实力强县前三名。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254亿元增至2020年的348.4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2亿元,同比增长15.3%。
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占比连续四年上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66.7亿元增至118.9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070元增至23712元,年均增长8.6%,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新引进投资项目197个,其中超亿元项目55个。
现代农业产业扬优成势,英德红茶产业园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并通过中期评估;
工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建成投产工业项目142个,规上工业企业从101家增至167家;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连续五年获评“广东省县(市)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2020年电商零售总额达到30亿元。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连樟样板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三块地”改革走在清远前列,建立清远市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创新驱动势头良好。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乡村建设成果丰硕,垦造水田约1.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3.4万亩。完成1845公里“四好农村路”任务。纳入规划整治的4509个自然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累计创建美丽乡村3243个。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施策,78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41733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污染防治取得系统性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关键性进展。
民生保障全面增强,民生支出五年累计达到29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80%以上;疫情防控网全面筑牢;公共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理全面深化。
政治生态更加清明;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政府系统更加清廉。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清远市平均水平,力争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0亿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在全清远市、全省排名上升一个层次,争取尽快迈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达到新水平、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的目标。
新一届政府将全力以赴抓好
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实力。
以产业结构优化支撑高质量发展❖ 打造产业集群,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动工、投产,推动埃力生、科迪等本地企业挂牌上市。
❖ 到2025年,完成工业投资170亿元以上,培育两百亿级产业集群2个、百亿企业和上市公司各3家。
❖ 力争电商零售额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2%以上。
❖ 力促重点旅游景区“创A”“升A”,新增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各2家,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
❖ 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扩建一批的良性循环。
❖ 力争工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翻一番,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 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7%以上。
❖ 省级工程中心力争达到24个。
❖ 到2025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100名。
❖ 申报清远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0项,创建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至2家。
(二)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关键一招,全面对接融入“双区”建设,不断提升发展生机活力。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 打造粤北地区投资兴业新热土。
❖ 推动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一体化。
❖ 积极呼吁广清城轨等交通要道延伸至英德,全力支持广清永高铁建设,与大湾区形成1小时通达交通圈。
❖ 加快白石窑枢纽船闸工程一线船闸建设,高标准谋划打造英德港口群。
❖ 加快推进国道G358线英浛公路、省道S292延长线、省道S348线浛九公路等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
❖ 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
❖ 主动对接珠三角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高质量承载大湾区的产业转移。
❖ 着力吸引大型企业在英德设立子公司,促进经济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 构建农业产业全链条,新增“菜篮子”基地15个,努力建设成为大湾区的“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和“后花园”。
(三)以“三农”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乡综合承载力。
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实施“十镇百企千村”、“万企兴万村”行动,扎实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 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 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到2025年覆盖60%以上的农户。
❖ 建成6条美丽乡村风貌带,实现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 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全覆盖。
❖ 全面形成“一江两岸”联动发展新格局。
❖ 完善市区排水防涝设施和环城水系建设。
❖ 实现5G网络规模化覆盖。
❖ 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市升级跨越。
❖ 打通一批市区“断头路”。
❖ 力争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如期创建成功。
❖ 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连樟标准”“英德经验”。
❖ 完成浛洸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工作,实现“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一体发展。
❖ 到2026年城镇化率达50%。
❖ 推动12个老旧小区改造。
(四)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提升城市绿色魅力。
突出抓好生态保护❖ 全力配合广东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积极打造石门台保护区入口廊道发展带。
❖ 完成造育各类林地4万亩以上。
❖ 抓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完成小水电站清理整改、万里碧道建设任务。
❖ 打造非法盗采稀土矿警示教育基地。
❖ 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 确保主要江河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地表水质持续改善。
❖ 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 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 做好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文章。
❖ 有序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五)以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着力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人民向心力。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4.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年均增速保持在9.5%左右。
❖ 加快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和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规划建设,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建成1家以上区域性敬老院和具有示范效应的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 全力推进十件民生实事,确保完成质量。
❖ 优化学校布局,加大公办优质学位供给。
❖ 力促清远市应急管理职业学院落地建设。
❖ 支持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
❖ 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服务能力。
❖ 助办好省运会赛事,发展英石、女足等具有英德特色的文化体育品牌,讲好英德故事。
❖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完善网格化治理体系,依法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 加快5个镇级消防站建设。
(六)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
政府工作报告
部分名词解释
★ 一区多园:“一区”是指英德省级高新区;“多园”是指清远华侨工业园、英红工业园。
★ 放管服: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
★ 三块地:农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 四高两铁两江:“四高”是指京港澳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广连高速公路;“两铁”是指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两江”是指北江航道、连江航道。
★ 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 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 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
★ 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 一场一区两地:清远工业发展主战场、粤北生态保护先行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
★ 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在所居、弱有所扶。
★ 两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建筑。
★ 能耗“双控”: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 一核一带一区:省区域发展格局明确为三大板块,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把粤东、粤西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 双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 双城:广州市、深圳市。
★ 证照分离: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 十镇百企千村:英德市贯彻落实“万企兴万村”的行动措施,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及其他民营经济领域力量通过镇企、村企结对共建,组织100家以上企业组团式结对帮扶24个镇(街)1000个以上村小组(自然村),用连片包镇包村等形式参与乡村振兴。
★ 万企兴万村:通过一企帮一村或者多企帮一村的方式来推动乡村振兴。
★ 一核一区两中心: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连江口镇、黎溪镇、下石太 镇为样板区,以东华镇、浛洸镇为副中心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英德市融媒体中心来源:侯灵、罗家裕、陶心儿
编辑:陶心儿编审:万山河、侯灵、罗家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