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战中国家元首【林森】的最后岁月:拒政要贺70大寿

2015-04-09 浙南林氏源流网

点击上方“浙南林氏源流网,更多精彩林氏

抗战中林森在川度过的最后岁月:拒政要贺70大寿

林森(1868——1943)出身寒微,辛亥革命中,他领导九江起义,促使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191810月被选为参议院院长。193112月起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虽位居一国之尊,但从不以贵人自居,“平民元首”的形象使很多接近、了解他的人肃然起敬。

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10月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有人这样描述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时,林森在街上与市民接触的情景——

那时洛阳市上,常见这位老人,长髯飘拂,御黑大氅,不带随从,散步街头,和民众商民随时接近,亲询民间疾苦。有一次,他亲赴商店购买汽油,跟商人论价还值,说:“国府日常所付汽油价钱不少,所以顺便亲自向商家查询,藉知究竟。”他有个同乡,在河南大学任教,一日薄暮,他入室呼名,恰巧这教授不在,家里人应见如仪。老人落坐小憩,临行留下名片说:“没有事,我散步过此,听说你们在这里,顺便瞧瞧。”这家人一看,赫然元首也,再想请其小坐奉茶时,他已悠然自去了。

林森的思想品格中,既有佛道淡泊名利的一面,也有儒家积极明志的一面。他当国府主席,并不是怀着君临天下的心情去争夺权位,故其作风就带有很强的“无为而治”的色彩。不少纪念文章都提到林森有“三好”(好佛、好古玩、好客)和“三不”(不再娶、不治私产、不杀生而素食),这也说明了林森“无为而治”的生活情怀。

在重庆期间,国民政府依山而建,山上种有菜蔬杂粮等物,准许农民任意出入,按时耕作,与民无争无扰。他从不结党营私,对自己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唯一养子也不安排在身边工作,而是让他上抗日前线。遇有同乡来求职,宁可自掏腰包予以资助,也不为之介绍工作。

林森与蒋介石在性格上一柔一刚,因此能够互相配合,长期共事而安然无恙。“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1120日在南京发表宣言,宣布移驻重庆。林森离开南京时,曾向蒋说:“你尽可以专心致志于抗建大计的部署,领导全面抗战的进行;而融洽民情,鼓舞士气等内政则可由我来做。”他在公开场合都把领导抗战的功劳归于蒋氏,从来不妨碍蒋氏行使实际上的最高领导权,从而保证了两人之间长达十多年的合作,也使抗战期间最高领导层保持了基本的稳定团结。

林森初到重庆时,住在刘湘的李子坝公馆,嘉陵江环绕其下,江山如画,令喜欢清净的他颇为满意。193811月,蒋介石也移住重庆,在歌乐山双河街公路旁修建官邸。次年官邸落成,林森与诸政要前往祝贺,见此地风光秀丽,交通方便,赞不绝口!蒋氏马上表示,将这座官邸送给林森居住。

民国国家主席-林森 相关链接:

海峡两岸纪念林森逝世70周年大会在重庆隆重举办

大型历史纪实片《林森》在福州闽侯开机

祭文(国民党主席林森逝世70周年)

林森:民国时期的“布衣元首”

【民国】林森《祭胡汉民文》

民国布衣元首-林森公馆

【民国】林森《国民政府林前主席叙》创修全国林氏族馆

更多林氏信息参见

标题(链接)

创建时间

点击数

《全球林氏信息大全》

2013.12.18

11323

《林氏宗祠家庙汇总》

2014.01.17

12349

《林氏字辈总汇》

2013.12.24

8030

《林氏家谱目录

2014.01.14

3752

《林氏宗祠对联

2014.01.01

3592


《全球林氏信息大全》 包含

第1页 海内外林氏网站汇总

第2页 林氏QQ群号汇总

第3页 林氏微信群汇总

第4页 林氏文集汇总

第5页 林氏刊物汇总

第6页 林氏支派汇总

第7页 林氏人物(状元榜眼探花及其他)

第8页 藏谱单位和文物部门

第9页 全国各地地方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