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福清林章(神童 戚继光的幕僚)

2015-04-12 浙南林氏源流网

点击上方“浙南林氏源流网,更多精彩林氏


福清林章和岱丘林氏

一、林章

明季林章(1546~1599年),本名春元,族谱名林漳,字叙寅。后更名章,字初文,号太丘(今大坵村名)子。福清东瀚镇大坵村大坵自然村人。

林章是一个神童,7岁能诗。塾师指着过路的牧羊人,让林章以此为题赋诗。林章信口引来苏武牧羊的典故对上。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侵扰福建福清沿海,年方13岁的林章,上书官府请缨御寇。

万历元年(1573年),林章中举。18岁,堪称少年得志。不料此后会试,屡遭败绩,终生没有考上进士。

后来,他投奔戚家军,成了戚的幕僚。一次聚宴,他即席作《滦阳宴别序》。酒未三巡,诗序并就,博得戚继光和在座宾客好评。戚继光得知林章的文才后,特“持千金”表示敬意。林章当即把它分给了贫苦百姓。

戚继光北调担任蓟镇总兵后,林章举家搬到南京,遂埋头经营产业。居金陵时,藏书甚富,架上多谢翱、郑思肖等人的旧藏。据《闽藏书家考略》称,林章著有《林初文诗文全集》157册、《述古堂书目》2卷、《青虬记》和《观灯记》等多种著作。

林章性情磊落,好管闲事。当时南京法曹刘某贪账枉法,审案不公。他义愤填膺,振臂为百姓奔走呼号。由于势单力薄,遭受迫害,下狱三年。

从监狱出来后,他迁居北京10年。明朝政府和日本发生了白关之战。投降派主张议和,林章闻讯先后两次上书驳斥议和主张,并请求明朝政府出海,用奇兵剿灭倭寇,但明朝政府置之不理。

接着,林章又上书皇帝要求停止矿税,并陈述了兵制、盐务之策。万历皇帝看了奏疏后很感动,交内阁办理。权臣沈一贯对万历皇帝的圣旨置之不理,反将林章治罪入狱,终于死在监狱,年仅54岁。

林章的次子林古度结交了许多社会名流,如:钱谦益、曹学侄、钟惺、谭元春等人。这些名流声援林章:“……御史于公永清疏其冤,宗伯董其昌入其疏于国史,故宪司申公绍芳有名垂青史之旌,少司马邹公维琏有挽吊之律,督学钟公惺有拜墓之诗,状元宰辅文公震孟、南京礼部尚书李公维祯、太常寺少卿蔡公应麟等各有诗文,详载之别简。无非怜其才之抑,悲其遇之穷也……”。大家都觉得,林章下狱,十分冤枉。

林章虽然关在监狱中,却写下了《青虬记》和《双灯记》两部传奇小说,还写下了洋洋数千言的长诗《蛾眉篇》,叙述平生经历。

传奇小说的内容多针对社会时弊,因此遭到封建统治者的严禁,加上林章家境困难,一时无法刊刻出版。林章死后,直至明末天启六年(1626年)才由其子刊行。

林章除了写诗和写传奇外,也写词。《明词综》卷四收入他的《孤鸾》。关于这首词,《词苑萃编》卷十六引《乐府纪事》说,林章喜欢一位伎女,伎女因事入狱,林章每日徘徊于外,设法相救,才写下这首词。伎女出狱后,欲委身于他,他却让她去做了女道士。该词写得缠绵深情:“为谁抛撇。似海燕初分,林莺乍别。回首天涯,满目云山愁绝。东风不怜春色,把一枝、杨花吹折。直恁粘烟带雨,更盈盈似雪。奈梦儿、相隔恨难说。想昨夜孤衾,今朝双颊。比这青衫上,有几重啼血。一声晚钟动了,又送人、断肠时节。莫把琵琶乱拨,正春江潮咽。”这首词,颇得古乐府神韵。

林章之妻王侄亦工诗。其长子林懋,又名君迁,颇有文名。

次子林古度(15801666年),字茂之,号那子,又号乳山道士。是一位人品、文品皆高的“遗民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版刻家。据记载,林古度“入清不仕,身佩万历钱一枚,以示不忘故国,穷困潦倒,死后无资营葬”。

二、岱丘林氏

福清东瀚镇大坵林氏,又称太坵林氏和岱丘林氏。

1、谱序记载

2009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林初文诗文全集》中有一篇林章的《福清岱丘厦厅林氏重修族谱序》。这篇序言记载了岱丘林氏的繁衍和修谱的历史:

先祖学山公遗稿;少山公亲受;历数世,宜斋公始修谱;再历八世,至嘉清公,有六子:玉公、珏公、量公、珪公、晚望公、再望公。

林量公于洪武九年丙辰(1376年)入伍,于南京留守卫,逮宣德三年(1428年)戊申始复伍于万安所。万安所和大坵村一衣带水,近在咫尺。

林再望公于洪武十九年丙寅(1386年)登赘于太湖之下溪陈氏,因而家焉。惟玉、珏、珪与晚望四公流为四派。

嘉靖乙酉(1525年)春,林锡公重修族谱。后来倭夷猖獗十余年,乱无宁日,是谱已为煨烬矣。旧谱虽火于兵,但十六世懋尚“独全一帙”。十六世还有古度。从学山公至林章共十五世。林章在隆庆二年(1586年)正月五日写谱序。

2、族谱记载

据《福清林氏大宗谱》载:“太坵林氏属七贤林三房日进公后裔。宋德祐元年(1275年)五世祖高公自上苍迁至太坵定居。”他们的族谱现在保藏很好,世系连贯,没有缺漏。

据族谱记载,林章之父林鑑祖孙的简历如下:林鑑,官名天赐。生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十月初九日午时,卒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二月戌时。寿八十二岁。初选广东长乐尉,剿套贼有功,超擢阳江县主簿,条陈贼籔,添设永安、长宁两县,遂署永安县。三县各祀名宦。子三:漳(章)、渔(万历己卯副榜,名春澍)、泾(庠名春京)。

林漳(章),名春元,万历癸酉科(1573年)举人。生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八月二十二日酉时,卒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己亥三月初九日未时,寿五十四岁。疏破倭,止矿税。宗伯董其昌采入国史,有“初文集”行世。子二:秉会、秉用。

秉会,名懋,又名君迁。词人。生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十月十八日寅时。兄弟俩卒在南京,不知卒年。子三:训、诰、谕。

秉用,名古度,生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正月二十三卯时。子四:谏、谭、诏、誌。

人们看了林章在明隆庆年间撰写的《福清岱丘厦厅林氏重修族谱序》,总感到他们家族祖源不清,世系缺漏很多;但大坵林氏族谱记载的祖源清楚,一脉相承,没有缺漏。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e372ca0102v8wn.html


参见链接:

【明】林章《福清岱丘厦厅林氏重修族谱序》(福建福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