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翠岩和官桥仙都林氏(福建安溪)

2015-05-23 浙南林氏源流网


更多更多精彩林氏信息等您来!

楼霞祖祠遗址



官桥驷马大宗祖祠肇基始祖朴翁八世孙林嗣环,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其《口技》名篇广为传诵,闻名于世。而比他更早的开基官桥仙都村的林翠岩,官居广东按察副使,明皇诰封为“揆事”(掌管政务的人),却鲜为人知。近日,记者走访仙都村,追述那一段属于林翠岩以及仙都林氏的辉煌历史。

感谢 日日升 微友提供的宝贵图片


历三君主诰封“揆事”


林翠岩,名元森,字文秀,号翠岩,生于明成化辛丑年(1481年),是赤岭林氏驷马大宗始祖朴翁之孙,15岁为秀才,后官至太学候选同知,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任广东按察副使,卒于嘉靖已末年,享年七十九岁。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之下,记者来到了该村顶凤山,林翠岩墓就座落于此。这是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墓,墓前空阔,远山环抱,墓地后面厦沙高速穿越而过,墓与周边山色自然融为一体。整个墓形呈“风”字形,主墓墓坵上“趴”着一只形象逼真的龟壳,显得庄重简洁、厚朴无华。


“古墓穴号为‘猫儿洗面’,全由红糖、糯米饭混三合土打造而成,相当牢固,堪称古墓建筑一绝。”据林翠岩十四世孙林烟庭介绍,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古墓曾遭盗贼,盗墓者发现墓中只有木棺残骸,以及油封的王公大臣为林翠岩祭墓的“墓志铭”等,因而放弃。后来,族人及时发现,重新修葺保持原墓风韵。


林烟庭说,林翠岩一生历经明朝“弘治、正德、嘉靖”三个朝代,乐善好施,胸怀百姓,大力鼓励百姓开荒造田,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受朝廷诰封为“揆事”(掌管政务的人)。其后裔衍播到印尼、缅甸、马来西亚、台湾,浙江,单在台湾就有上万人。按照旧例,每年冬至扫墓时,凡是当年新婚、新添丁、就读大学的林翠岩裔孙,都必须参加。


祖分崎兜开基山兜

“分崎兜,买山兜”之说,在林氏后裔中代代相传。据林翠岩十四世孙林万居介绍,先祖林翠岩生有七子,六女,在今官桥镇赤岭村内洋崎兜分得祖业,观其有天盘无地盘,于是带着三弟纳庵,五弟东琳向山兜颜氏买下仙都偌大的地盘,定居繁衍,至今传至二十几世。


如今,在赤岭村,林翠岩分得的祖业——岐山祖祠,在两棵几百年木棍檨树守护下,依稀可见古时河卵石做成的石阶。据崎兜及邻里老者世传口碑:言称崎兜林有白银三石斛,围外山有白银三复鼎,族人好奇,故而破土,不想到挖出一块与众不同、残缺不齐的福德神君碑文:横批为“一方之主”,竖联为“三才二老者,五行幺先生。”族人按原文字,立碑于岐山祖祠后沟崇祀。


颖厝祖祠,位于仙都村月眉山下,是林翠岩迁居后于明弘治末期所建的二进大厝。由于年久失修,已倒塌,只存有墙基、柱础、石阶,以及林氏后裔在原址重建以供奉先祖的一间中厅。古厝前两边各竖有一对旗杆夹,一口500多年的古井仍在滋养着附近村民。


院内有一对“石狮”,其憨态可掬,栩栩如生,非常逼真。更引人注目的祖祠外,还有一只较大的石狮,据说有600斤,造型别致,纹路精美,神态安祥而慈善。林万居介绍,本来还有另外一对石狮,每只约400斤,在90年代失踪,据传是当时林翠岩之孙林慎,在未中武进士前,脚穿木屐,从离颖厝祖祠一百米远的楼霞祖祠,两手各举一只,放在门口的,只是后来不知所踪。


七池八河一门三进士

楼霞祖祠建于明嘉靖中期,系林翠岩及次子林泉谷所建。房前开阔,茶园碧绿,谷尾山尖溪水、善坛圣泉岩水源源不断汇入楼霞溪,绕过茶园而过,最后汇入蓝溪。


楼霞祖祠原有五进,现仅存二进中厅,厅中的木柱保存完好,尚存明代“墨宝”文物楹联,只可惜不全,只有横批“奉先思考”完整。倒是用长条石砌成的厅沿、厅阶、开井埕,用青砖和河卵石铺设的檐廊,别具匠心,古韵犹存。在垄垄碧绿茶园中有一完整无损的石拱门正对铁峰山,林万居介绍,这是楼霞厝的后门,已有400余年历史。


林万居说,先祖要建祖祠时,发现无数白兔窜入刺林丛中,追之,白兔子往地下钻,林氏先祖就地挖出了大量白银,建得五进大厝,共九十九间,有“七池八河” 之称。


所谓“七池”,是指楼霞祖厝周围有大小、形状各一的七个池塘。如今,古厝门前仍有座形似弯月的“月眉池”,有八百平米见方。其下方还有一大池,有一亩多地,右有双糕(扇形)池、正方池,及三个二三十平方得小池,池岸仍然还在,只是水池已成旱地,种上了茶树及农作物。


相传,原来古厝四周还有河沟,建祖祠所用材料,都是从泉州水运,经过八条河道运至此地。“八河”因此得名。林万居说,由于建筑材料沉重,林氏先祖利用楼霞溪水进船,筑水,水涨到一定水位后,再进船,把建筑材料运进到这里。建筑规模之大,所耗人力、财力之多,由此可见一斑。至于古厝建筑时为何设七池至今仍是个迷,族人说或许是地理风水之故。“传说铁峰山属火焰山,正对山峰的厝门前一定要有池塘。”林万居说。


楼霞祖祠还有“一门三进士”美名,林翠岩三子林泉谷,任王官审理,授七品官带诰封宣武大将军加左都督,生有三子,长子林慎,明万历乙末科会试第二十名武进士。(源自安溪报)

关注“浙南林氏源流网”微信公众平台

还可浏览下列林氏信息:

更多林氏信息参见

标题(链接)

创建时间

点击数

《全球林氏信息大全》 590条

2013.12.18

11811

《林氏宗祠家庙汇总》 300 个

2014.01.17

13366

《林氏字辈总汇》 400个

2013.12.24

8312

《林氏家谱目录》 600份

2014.01.14

4021

《林氏宗祠对联》 400对

2014.01.01

3802


《全球林氏信息大全》 包含

第1页 海内外林氏网站汇总

第2页 林氏QQ群号汇总

第3页 林氏微信群汇总

第4页 林氏文集汇总

第5页 林氏刊物汇总

第6页 林氏支派汇总

第7页 林氏人物(状元榜眼探花及其他)

第8页 藏谱单位和文物部门

第9页 全国各地地方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