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林氏·浙南源流》前言

2015-08-04 编委会 浙南林氏源流网

参见:《中华林氏·浙南源流》正式出版发行



《中华林氏·浙南源流》前言

清代学者章学诚曰:“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国史记录以帝王将相级别的名人居多,其记载犹如深海里的珍珠,耀眼但数量有限。府志县志记载区域性名人较多,可借鉴的资料也多。而对于家谱,考虑到编修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保存条件有限等因素,向来为史学家所不屑,但个人认为家谱不宜全盘否定,当然也不可尽信。

明朝苏伯衡在《平阳岭门林氏族谱序》中说:“君子重乎谱者,非以夸门地也,所以慎同异、别亲疏也。故无所据而强加之,是谓诬其祖;可据而反遗之,是谓忽其先。诬祖,不孝也;忽其先,亦不孝也。”可见,诬祖和忽先同样都是大不敬。因此,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便在于反映真实,而非让我们的家谱变成名人堆砌谱。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把祖先的来龙去脉变成一种故事,一种传说。那如何在茫茫谱牒中去伪存真,厘清脉络,正本清源呢?

著名史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二重证法,即将纸上的文献和地下的遗物打成一 片,互相印证,求其可信,补其脱遗,而缺其不可知者,以待后来的学者赓续研究。因此,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了出土和文集中找到的墓志、谱序以及国史、省志、府志、县志中的记载。不可否认,这些资料数量相当有限,尤其是前者,非人工挖掘,非自然露出便不可得。但这些东西却是与墓主同个时代的产物,针对性强,内容可信度高,尤其是其中包含的世系,被称之为茫茫谱海世系中的定海神针一点都不为过。因此,我们是希望以此作为突破口,来逐步推进,以防止进入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族谱迷林,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甚至最后失去了自己。很幸运,有了浙南林氏源流网的平台,各地的墓志资料快速汇集,一篇篇墓志铭让我们的先人活了起来,这些墓志未必给人以归属,但却给人以归属感。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再让这些沉甸甸的文字在博物馆里徜徉着,在文集里寂寞着,他们在悠远地呼唤,呼唤我们这些子孙后代的关注。有时,那些被我们适应了几十年,百来年甚至几百年,似乎早已天经地义的说法,或许仅仅因为一块墓碑,让我们发现还有一片无比辽阔的世界,我们从未接触,甚至一无所知。一方《林南仲墓志铭》让我们知道了早在唐朝中期就有林氏从福建移民至浙南的文献记录,在这些林湾里人面前,那些长发飘飘的宋代、元代移民,也就变成了年轻人。一方《宋吏部侍郎林莲屿墓志铭》和《(永嘉罗浮)林氏家祠记》揭开了乐清芙蓉林氏和永嘉罗浮林氏关系之谜,也揭开了莲屿公上下之谜。一方《敷文阁直学士林公许氏夫人圹志》为我们解答了多年来争论不休的林待聘后裔的身世之谜,也向世人展示了一位孝顺端庄大方的状元孙女形象,一下子将浙南一隅的林待聘家族与远在福清的许将家族和苏州的林希家族串了起来。历史总是如此戏剧,让人应接不暇… …

同样地,我们见到了不少因为同名而乱接的现象,因此在书中我们整理了较常出现的同名系列:林应龙(13人)、林应辰(8人)、林一龙(9人)、林雍(9人)、林昉(9人)和林拱辰(8人),以备修谱时厘清同名之用。此外,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前辈在寻根问祖后整理的心得和体会以供大家借鉴。更为珍贵的是,我们还收集了《论语》、《孟子》、《史记》等古籍资料中有关太始祖比干的记载,以飨读者。

其实,未知和不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已知事物的漠视甚至忽视乃至否认。回顾过去,浙南源流研究经过前面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然而放眼全国,我们的步伐却又略显迟缓,我们的思路又略显原始。民族英雄林则徐在170年前便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在170年后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这些林氏子孙们不能再选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源流,对待我们的祖先。编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投石问路,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为我们林氏文化的推广,林氏源流的研究出点绵薄之力。

巍巍中华五千年,悠悠林氏三千载,济济后裔两千万,这是何等的雄壮!万里长城始于一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结合墓志资料来研究家谱,能成为一门研究新方法、新方向和新课题。

《中华林氏·浙南源流》编委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