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则徐第五代孙 【林心祖】毅然投军报国(93岁抗战老兵)

2015-08-07 浙南林氏源流网

1922年7月出生的林心祖,是林则徐第五代孙,在民族危亡时刻,满腔热血的林心祖报考了黄埔军校。



福州新闻网 (特约撰稿人 陈上元 本网记者 邱陵 实习生 游媛媛)

1922年7月出生的林心祖,是林则徐第五代孙。受家族的爱国传统的鼓舞,在民族危亡时刻,满腔热血的林心祖报考了黄埔军校,走上了参军道路,加入黄埔武冈分校十七期、国民革命军独立50师150团。

  “考的是黄埔军校……好像是1939年在福州招的……冬天招的。”林心祖断断续续回忆说。94岁的林老听力下降,记忆模糊,抗战中的很多细节已记不太清,通过他的儿子,从支离破碎的回忆中,帮忙他还原那段历史。

  顺利考入黄埔军校第17期后,林老走了2个月到湖南武冈,在六中队步科学习。林老回忆,当时在武岗读了两三年,毕业后分配,至于分配到哪里已经记不住了。

  1941年,林心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独立50师陆军150团,50师师长由第五军副军长李以劻兼任。

  由于林老的出色表现,不到半年就担任少尉排长,随后先后担任谍报组长、野战医院副官。“在浙江、湖南那边,还往北跑,哪个省区都有战役,记不住了……”由于年事已高,如今的林老已然记不清抗战的细节。

  “现在好多了些,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脾气。”林老的儿子说,一直以来,老人什么都不肯说,但经常做噩梦,从梦中哭醒。

  据林老回忆,日军投降后,林老便随部队去杭州进行接收。1947年,他进入南京步兵学校继续学习,1949年随部队投诚,后去北京工作。最后调往河北矿务局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回到福州。

  “1989年回到福州,他不愿意重回河北石家庄。对他来说,那里是一个伤心地,当年战事频繁,老百姓死伤不计其数。”林老的儿子说,这是父亲偶尔在生活中说起的片段。

  不论是军歌、《大刀进行曲》,还是黄埔军校的校歌,林老一句歌词都想不起来,在他儿子的多次引导下,林心祖似乎回忆起了什么,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