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名人嫁女择婿趣闻(曹操、林则徐、唐伯虎、郑板桥等)




乘龙快婿


古代名人嫁女择婿趣闻

按照我国的传统婚嫁习俗,女孩子出嫁,父母都要为其置备一份丰厚的嫁妆。在我国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为女儿准备的嫁妆不但别致还富含深意。

明代著名画家唐寅膝下一女,爱如掌上明珠,女儿行将出嫁他却无钱置备嫁妆,特意以梁鸿、孟光的故事为题画了一幅《举案齐眉图》,并在画上配诗相赠:“婚姻何必求奢华,金屋银屏众口夸。持家倘使失勤俭,妆奁卖与别人家。”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虽曾短暂为官,但他为官刚正廉洁,卸任后一贫如洗全靠卖画为生,女儿出嫁时无钱置办嫁妆给女儿陪嫁,只好展纸泼墨,画了一幅兰竹图代替,画上配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得知女儿在备办嫁妆后,特地从京城捎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儿春梅打开箱子一看全家愕然。原来箱内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大字:“勤”。小夫妻顿时领会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一字嫁妆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铭。

名人择婿各有自己的见地。他们或重才、或重德,不管如何他们的择婿观,在今天看来仍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曹操有一个小女儿聪明伶俐,求亲的人很多,可曹操都不中意,却把女儿嫁给了“独眼龙”丁异。众人大惑不解,曹操捋须笑道:“比丁异长得俊的青年多的是,但象这样有才学的后生却很难找!”

有一年除夕,林则徐的部下都回家过年去了,只有一间屋里有人还在伏案疾书,原来是青年书记员沈葆桢在抄写公文,林则徐将一篇万言奏折给他抄写,沈葆桢秉烛夜书直至三更。谁知林则徐看了后说:“字太草,必须重抄。”沈二话没说又抄写一遍,抄完已是次日上午。林则徐见他为人诚实吃苦耐劳,便选他做了女婿。后来这位女婿果然不凡,官至江西巡抚、两江总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03b310100fr42.html


拓展阅读:

林则徐有三个女儿,长女林尘谭,河单南布政使刘齐衔妻,刘家在光禄坊。次女林普睛,两江总督沈葆桢妻,沈家在宫巷11号。三女林金銮,秀才郑葆中妻,郑官人家在宫巷。


话说三个女儿的故事;

1.长女林尘谭

清道光十七年,即1837年,林则徐的长女林尘谭嫁进刘家。但那时,刘齐衔还未发达,仅是一介书生罢了。孤儿出生的他,家中还相当清贫。禁烟禁毒,国事山一样沉甸甸地搁在眼前,令林则徐气愤难平也斗志弥坚,而家事,他又怎么能甩手不管呢?作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的眼角余光也看到了勤勉好学的刘家子弟刘齐衔。 1841年,即林则徐把女儿嫁进刘家的第4年,刘齐衔果然不负所望,与他的哥哥刘齐衢一道考中进士。接下去,户部主事、湖北德安知府、西督粮道陕西布政使又兼按察使、浙江按察使署布政使、河南巡抚,这是后来20多年的时间里刘齐衔历任的官位。林则徐确实没看走眼,虽然国力每况愈下,末世皇朝日显衰败枯萎之象,刘齐衔仕途前程却绸缎般徐徐铺展了。


2.次女林普睛,见上


3.三女林金銮,嫁秀才郑葆中妻,郑官人家在宫巷。林聪彝宅斜对面是林公三女婿郑葆中家,郑父官至江西九江知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